一种软阀型实时检测球囊压力的快速灌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947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阀型实时检测球囊压力的快速灌注系统,包括注射装置和检测装置,注射装置内部通过依次配合设置的注射器、灌注三通管、输液袋、压力表三通管和压力表形成一注射通道,检测装置内部通过依次配合设置的填塞球囊注射接头、导管和填塞球囊形成一检测通道,注射装置与检测装置连接处配合设置有软阀套筒,软阀套筒为中空腔体且由套筒前端与套筒后端组成,套筒前端与套筒后端配合连接,套筒前端配合连接导管,套筒后端配合连接压力表三通管;通过设置的软阀套筒,能够实现快速输注液体进入球囊,减少更换注射器造成的浪费时间,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性价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阀型实时检测球囊压力的快速灌注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软阀型实时检测球囊压力的快速灌注系统。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医疗手术,尤其是妇科手术中,病理填塞球囊用于产后出血已经得到大家共识。作为这种检测子宫内压力的检测球囊压力快速灌注系统,目前,公知的有各种构造,(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江苏中林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技术“一种宫腔压迫球囊”,其具备:球囊本体,其作为宫腔压迫球囊的主体,用于向子宫内输送液体;注水管,其设置在球囊本体外部并固定在球囊本体外部,用于形成子宫输液的通道;三通管,其一端与注水管连接,另外两端分别与注射器接口和贮水壶接口连接,用于向注水管以及球囊本体内部注入液体;第一止回流装置,其设置在三通管与注水管的连接处,用于防止液体回流到三通管内;第二止回流装置,其设置在三通管与贮水壶的连接处,用于防止液体回流到三通管外和贮水壶内;其中,第一止回流装置和第二止回流装置均为单向阀,用于防止液体回流;其中,注水管与三通管可拆卸式连接,用于方便拆卸、组装。采用这种结构,由于构成为球囊本体提供液体的注水管与设置在注水管、注射器接口和贮水壶接口连接处的三通管,可以轻、准、快地置宫腔压迫球囊于子宫腔内,疼痛刺激极小,迅速发挥止血作用,此外,由于分别设置在三通管与注水管的连接处与三通管与贮水壶的连接处的第一止回流装置和第二止回流装置,避免管内液体倒流,球囊本体受到压迫,球囊本体中的液体不会回流。专利文献1:授权公告CN204600577U号专利文献。然而,上述现有的一种宫腔压迫球囊存在如下问题,即,存在球囊本体、注水管、三通管、第一止回流装置和第二止回流装置等构成部件向宫腔内输入液体时不能实时监控宫腔内压力大小,导致临床医生通过经验总结,注入多少容量液体能达到止血效果,这样就存在与实际需要注水量偏少或偏多的问题,因为实际上宫内压力大于子宫动脉压即可完成压迫止血。作为这种检测子宫内压力的检测球囊压力快速灌注系统的另一种现有技术构造,(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技术“一种可监测子宫内压的抗感染子宫填塞球囊导管”,其具备:管体,其作为子宫填塞球囊导管输液的主体,用于将液体输送至球囊内;球囊腔,其设置于管体内部并与球囊相通,用于形成向球囊内输送液体的输液通道;引流腔,其设置在管体内部,用于一端连接外部输液接口,另一端连接球囊并形成向球囊内输送液体的输液通道,球囊,其设置在管体前端,用于将子宫填塞球囊导管中的液体输送至子宫内;注液接头和引流接头,其设置于导管连接座上并与导管连接座固定连接,且注液接头和引流接头分别与球囊腔、引流腔相通;电缆接头,其设置于导管连接座上并与导管连接座固定连接,用于连接固定在管体前端的压力检测头,导管连接座,其设置在管体远离球囊的一端并与管体固定连接,用于将注液接头、引流接头和电缆接头集合汇总;抗感染层,其设置于球囊表面,用于阻绝外部细菌感染子宫表面;其中压力检测头由以下部件构成,即导管套,其设置于压力检测头外部并固定在管体前端,用于保护压力探测头;压力传感器,其设置于导管套上并与导管套固定连接,用于探测子宫内压力的大小。专利文献2:授权公告CN106237483A号专利文献。然而,上述现有的检测球囊压力的快速灌注系统存在如下问题,即存在管体、球囊腔、引流腔、注液接头、引流接头、电缆接头、导管连接座、导管套和压力传感器等构成部件在检测子宫内压力时,没有考虑产后子宫出血进展迅速,宫内器械越简单越有利于手术操作,进而造成灌注时间上的浪费,而且,这样的现有装置,由于电缆接头、注射接头和引流接头与导管连接座为硬阀连接,因此在组装作业中容易出现耗材易损的现象,进而增加经济成本,此外,由于电缆接头、注射接头和引流接头与导管连接座长时间硬阀连接,导致其作业部件会出现破损,进而使得外部气压影响压力探头所检测到的压力值,如果出现破损,则需要整体性更换作业部件,造成成本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软阀型实时检测球囊压力的快速灌注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具备单向阀是软阀结构,方便接入压力检测装置和持续灌注、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实时观察注入球囊后产生的压力、快速输注液体进入球囊,降低更换注射器所造成的浪费时间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软阀型实时检测球囊压力的快速灌注系统,包括注射装置和检测装置,注射装置内部通过依次配合设置的注射器、灌注三通管、输液袋、压力表三通管和压力表形成一注射通道,检测装置内部通过依次配合设置的填塞球囊注射接头、导管和填塞球囊形成一检测通道,所述注射装置与检测装置连接处配合设置有软阀套筒,所述软阀套筒为中空腔体且由套筒前端与套筒后端组成,所述套筒前端与套筒后端配合连接,所述套筒前端配合连接导管,所述套筒后端配合连接压力表三通管。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填塞球囊注射接头、导管和填塞球囊,所述填塞球囊注射接头一端通过软阀套筒与所述压力表三通管连接,所述填塞球囊注射接头与导管一端连接,所述导管远离填塞球囊注射接头的一端与填塞球囊连接。作为对本技术中所述一种软阀型实时检测球囊压力的快速灌注系统的改进,所述导管曲面上固定开设有填塞球囊排液口。作为对本技术中所述一种软阀型实时检测球囊压力的快速灌注系统的改进,所述灌注三通管垂直方向通过第一鸭嘴阀连接有输液袋,所述灌注三通管水平方向通过第二鸭嘴阀连接有压力表三通管,所述压力表三通管一端通过转换接头连接压力表,所述第一鸭嘴阀和第二鸭嘴阀均为单向阀,所述第一鸭嘴阀的开口方向与输液袋向灌注三通管的流通方向一致,所述第二鸭嘴阀的开口方向与灌注三通管向填塞球囊注射接头流通方向一致。作为对本技术中所述一种软阀型实时检测球囊压力的快速灌注系统的改进,所述套筒前端直径小于套筒后端直径。作为对本技术中所述一种软阀型实时检测球囊压力的快速灌注系统的改进,所述软阀套筒为硅胶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的压力表三通管,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实时观察注入球囊后产生的压力,避免注液过少或注液过量;2、通过设置的软阀套筒,能够实现快速输注液体进入球囊,减少更换注射器造成的浪费时间,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本技术的性价比;3、通过设置的通过软阀套筒将填塞球囊注射接头与压力表三通管连接的方式,保证外部气压不会影响压力表检测结果,由于套筒前端与导管紧密连接,进一步保证外部气压对压力表的影响最低,保证医护人员对填塞球囊压力评估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参照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软阀型实时检测球囊压力的快速灌注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阀型实时检测球囊压力的快速灌注系统,包括注射装置和检测装置,注射装置内部通过依次配合设置的注射器、灌注三通管、输液袋、压力表三通管和压力表形成一注射通道,检测装置内部通过依次配合设置的填塞球囊注射接头、导管和填塞球囊形成一检测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装置与检测装置连接处配合设置有软阀套筒,所述软阀套筒为中空腔体且由套筒前端与套筒后端组成,所述套筒前端与套筒后端配合连接,所述套筒前端配合连接导管,所述套筒后端配合连接压力表三通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阀型实时检测球囊压力的快速灌注系统,包括注射装置和检测装置,注射装置内部通过依次配合设置的注射器、灌注三通管、输液袋、压力表三通管和压力表形成一注射通道,检测装置内部通过依次配合设置的填塞球囊注射接头、导管和填塞球囊形成一检测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装置与检测装置连接处配合设置有软阀套筒,所述软阀套筒为中空腔体且由套筒前端与套筒后端组成,所述套筒前端与套筒后端配合连接,所述套筒前端配合连接导管,所述套筒后端配合连接压力表三通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阀型实时检测球囊压力的快速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三通管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茜茜张星星孙丽冯素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奥博金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