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压机用的多功能轴头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8885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压机用的多功能轴头油泵,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有齿轮泵,且齿轮泵设有齿轮泵进油口及齿轮泵出油口,所述壳体设有壳体进油孔及第三孔洞,且壳体进油孔与齿轮泵进油口相连通及第三孔洞与齿轮泵出油口相连通,所述壳体设有第四孔洞且第四孔洞与第三孔洞在壳体外通过单向阀连接,壳体设有油滤出油口、油滤进油口、压力检测孔、温度检测孔、油滤及调压装置,所述齿轮泵设有调压出油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温度检测孔及压力检测孔,可以安装压力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通过调压装置的设置,可以调节壳体孔洞内部的最大压力,通过单向阀的设置,可以防止齿轮泵的润滑油反向流动。滑油反向流动。滑油反向流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压机用的多功能轴头油泵


[0001]本技术属于空气压缩机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空压机用的多功能轴头油泵。

技术介绍

[0002]轴头泵轴头泵的作用一般是通过主轴的转动带动轴头泵的主轴转动然后对主轴及机器部分部位进行润滑,传统的轴头油泵功能单一,不能安装压力温度传感器等,也没有调压泄压功能。
[0003]本技术特意提供一种空压机用的多功能轴头油泵,整体体积小,且设置有温度检测孔、压力检测孔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空压机用的多功能轴头油泵。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压机用的多功能轴头油泵,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有齿轮泵,且齿轮泵设有齿轮泵进油口及齿轮泵出油口,所述壳体设有壳体进油孔及第三孔洞,且壳体进油孔与齿轮泵进油口相连通及第三孔洞与齿轮泵出油口相连通,所述壳体设有第四孔洞且第四孔洞与第三孔洞在壳体外通过单向阀连接,壳体设有滤油进油口、滤油出油口、压力检测孔、温度检测孔、中心出油口、油滤及调压装置,所述齿轮泵设有调压出油口。
[0006]进一步地,所述滤油进油口与温度检测孔连通,同时压力检测孔及第二出油孔与滤油进油口及温度检测孔相连通,且压力检测孔内安装压力传感器及温度检测孔内安装温度传感器。
[0007]进一步地,所述调压装置与滤油出油口相连通,且调压装置设有弹簧、螺栓及钢珠,所述钢珠位于调压装置与滤油进油口相连通的连接处。
[0008]进一步地,所述齿轮泵内设有内齿轮及外齿轮,且润滑油通过齿轮泵从齿轮泵进油口输送至齿轮泵出油口。
[0009]进一步地,所述螺栓底部与弹簧接触,且弹簧底部与钢珠接触,使钢珠压紧调压装置与滤油出油口相连通的连接处,通过转动螺栓,调节螺栓在所述壳体内的深度,使所述的弹簧压缩量改变,钢珠受到压力改变。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有温度检测孔及压力检测孔,可以安装压力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通过调压装置的设置,可以调节壳体孔洞内部的最大压力,通过单向阀的设置,可以防止齿轮泵的润滑油反向流动。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2]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3]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4]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5]图5是本技术的局部透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6]图6是本技术的局部透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7]图7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三。
[0018]图8是本技术的图7的A

A截面图。
[0019]图9是本技术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齿轮泵;2、内齿轮;3、外齿轮;4、齿轮泵进油口;5、齿轮泵出油口;6、壳体;7、壳体进油口;8、中心出油口;9、压力检测孔;10、温度检测孔;11、第二出油孔;12、调压装置;13、滤油出油口;14、滤油进油口;15、第三孔洞;16、第四孔洞;17、调压出油口;18、弹簧;19、钢珠;20、油滤。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如附图1至附图9所示的一种空压机用的多功能轴头油泵,包括壳体6,壳体6一侧设有齿轮泵1,且齿轮泵1设有齿轮泵进油口4及齿轮泵出油口5,壳体6设有壳体进油孔7及第三孔洞15,且壳体进油孔7与齿轮泵进油口4相连通及第三孔洞15与齿轮泵出油口5相连通,壳体6设有第四孔洞16且第四孔洞16与第三孔洞15在壳体6外通过单向阀连接,壳体6设有滤油进油口14、滤油出油口13、压力检测孔9、温度检测孔10、中心出油口8、油滤20及调压装置12,齿轮泵1设有调压出油口17。
[0026]在本实施例中,滤油进油口14与温度检测孔10连通,同时压力检测孔9及第二出油孔11与滤油进油口14及温度检测孔10相连通,且压力检测孔9内安装压力传感器及温度检测孔10内安装温度传感器。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压装置12与滤油出油口13相连通,且调压装置12设有弹簧18、螺栓及钢珠19,钢珠19位于调压装置12与滤油进油口14相连通的连接处。
[0028]在本实施例中,齿轮泵1内设有内齿轮2及外齿轮3,且润滑油通过齿轮泵1从齿轮泵进油口4输送至齿轮泵出油口5。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底部与弹簧18接触,且弹簧18底部与钢珠19接触,使钢珠19压紧调压装置12与滤油出油口13相连通的连接处,通过转动螺栓,调节螺栓在壳体6内的深度,使的弹簧18压缩量改变,钢珠19受到压力改变。
[0030]调压装置12孔洞与调压出油口17相通,调压出油口17孔洞位置位于钢珠19一侧之上,且在弹簧18一侧。
[0031]工作原理:本技术中,润滑油从壳体进油口7进入,壳体进油口7与齿轮泵进油口4相通,润滑油从齿轮泵出油口5送出至第三孔洞15,第三孔洞15连接单向阀将润滑油输送至第四孔洞16,第四孔洞16与油滤20的进油口连接,润滑油从油滤20至滤油进油口14送出,滤油进油口14与温度检测孔10、压力检测孔9、第二出油孔11相连通,温度检测孔10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压力检测孔9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润滑油从中心出油口8流出,第二出油孔11通过管道连接用于其他润滑部件,调压装置12孔洞下方通过钢珠19堵住,钢珠19被弹簧18弹力下压,弹簧18的压缩量通过螺栓与调压装置12孔洞螺纹连接,螺栓的上下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压机用的多功能轴头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6),所述壳体(6)一侧设有齿轮泵(1),且齿轮泵(1)设有齿轮泵进油口(4)及齿轮泵出油口(5),所述壳体(6)设有壳体进油孔(7)及第三孔洞(15),且壳体进油孔(7)与齿轮泵进油口(4)相连通及第三孔洞(15)与齿轮泵出油口(5)相连通,所述壳体(6)设有第四孔洞(16)且第四孔洞(16)与第三孔洞(15)在壳体(6)外通过单向阀连接,壳体(6)设有滤油进油口(14)、滤油出油口(13)、压力检测孔(9)、温度检测孔(10)、中心出油口(8)、油滤(20)及调压装置(12),所述齿轮泵(1)设有调压出油口(1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压机用的多功能轴头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油进油口(14)与温度检测孔(10)连通,同时压力检测孔(9)及第二出油孔(11)与滤油进油口(14)及温度检测孔(10)相连通,且压力检测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睿
申请(专利权)人:太科机械技术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