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车辆用辅助驻车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8471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程车辆用辅助驻车制动装置,包括:差动式继动阀、旋钮式排气阀以及两根连接气管,两根连接气管分别为第一气管以及第二气管。在工程车辆上增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辅助驻车制动装置,不改变现有前桥结构的前提下将前桥的制动力加以利用,在需要使用时进行开启,进而增大整车驻车制动力,以满足车辆在特殊路况下的驻车需求,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增加可控,很好解决过载工程车辆驻车力不足的技术问题,为车辆实际运营提供了简单实用的解决方案。的解决方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车辆用辅助驻车制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制动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工程车辆用辅助驻车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程车辆实际运营时易存在过载工况,在一定坡道上驻车时,车辆后桥所提供的驻车力无法满足车辆过载驻坡的使用要求。
[0003]工程车辆驱动形式一般为4
×
2、6
×
4、8
×
4,驻车制动采用后桥储能弹簧结构,驻车力可满足GB12676中车辆满载18%驻车坡度的要求。但车辆在坡度较大的矿区、山区、城建等恶劣路况运营时,目前后桥提供驻车制动力则略显不足,易产生溜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工程车辆用辅助驻车制动装置。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工程车辆用辅助驻车制动装置,包括:差动式继动阀、旋钮式排气阀、第一气管以及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一端与辅助储气筒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钮式排气阀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旋钮式排气阀的出气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差动式继动阀的其中一个控制口连接;所述差动式继动阀的出气口与ABS电磁阀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差动式继动阀的另一个控制口与制动总阀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差动式继动阀的出气口为两个,所述差动式继动阀的其中一个出气口通过ABS电磁阀与前桥右气室连接,所述差动式继动阀的另一个出气口通过ABS电磁阀与前桥左气室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差动式继动阀的进气口与前桥储气筒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差动式继动阀的排气口连通外界大气。
[0011]优选的,所述旋钮式排气阀的气压不超过8.5Bar,且所述第一气管的外径≤8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差动式继动阀设置在车架横梁处,所述旋钮式排气阀设置在驾驶室或底盘上。
[0013]本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工程车辆上增加本技术的辅助驻车制动装置,不改变现有前桥结构的前提下将前桥的制动力加以利用,在需要使用时进行开启,进而增大整车驻车制动力,以满足车辆在特殊路况下的驻车需求,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增加可控,很好解决过载工程车辆驻车力不足的技术问题,为车辆实际运营提供了简单实用的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工程车辆用辅助驻车制动装置的管路原理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差动式继动阀的原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旋钮式排气阀处于行车状态时的原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旋钮式排气阀处于驻车状态时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
[0019]如图1所示,在一些说明性的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一种工程车辆用辅助驻车制动装置,加装于工程车辆前桥控制回路上,不改变现有前桥结构,具体包括:差动式继动阀101、旋钮式排气阀102以及两根连接气管,两根连接气管分别为第一气管103以及第二气管104。
[0020]差动式继动阀101采用现有的差动式继动阀即可,如图2所示,其上具有差动阀进气口1、差动阀排气口3、两个差动阀控制口以及两个差动阀出气口。差动式继动阀1为双控制口,两个差动阀控制口分别为第一控制口41及第二控制口42,均可独立控制差动阀出气口的出气量。两个差动阀出气口分别为第一出气口21及第二出气口22。上文中,差动阀进气口1即为差动式继动阀101的进气口,差动阀排气口3即为差动式继动阀101的排气口。
[0021]旋钮式排气阀102采用现有的旋钮式排气阀即可,通过旋转旋钮实现充气排气以及气路的切换。如图3

4所示,旋钮式排气阀102上具有充放气阀进气口1021、充放气阀出气口1022以及充放气阀排气口1023。其中,充放气阀进气口1021即为旋钮式排气阀102的进气口;充放气阀出气口1022即为旋钮式排气阀102的出气口,充放气阀排气口1023即为旋钮式排气阀102的排气口。
[0022]第一气管103的一端与辅助储气筒105连接,另一端与充放气阀进气口1021连接。第二气管104的一端与充放气阀出气口1022连接,另一端与差动式继动阀101的其中一个控制口连接,即与第二控制口42连接。
[0023]如图3所示,当处于行车状态时,充放气阀进气口1021关闭,充放气阀出气口1022和充放气阀排气口1023导通,对差动式继动阀101无控制。如图4所示,当处于驻车状态时,充放气阀进气口1021与充放气阀出气口1022导通,充放气阀排气口1023关闭,控制差动式继动阀101进行辅助驻车制动。
[0024]优选的,旋钮式排气阀102的气压不超过8.5Bar,且第一气管103的外径≤8mm,保证控制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025]差动式继动阀101的另一个控制口与制动总阀106连接,即第一控制口41与制动总阀106连接。差动式继动阀101的出气口为两个,差动式继动阀101的其中一个出气口通过ABS电磁阀107与前桥右气室108连接,即第一出气口21通过ABS电磁阀107与前桥右气室108连接。差动式继动阀101的另一个出气口通过ABS电磁阀107与前桥左气室109连接,即第二出气口22通过ABS电磁阀107与前桥左气室109连接。差动阀进气口1与前桥储气筒110连接。
差动阀排气口3连通外界大气。
[0026]正常行车制动时,第一控制口41与第二控制口42通气打开差动阀膜片,气体通过第一出气口21与第二出气口22进入ABS电磁阀107,最后进入前桥右气室108与前桥左气室109进行制动。差动阀较继动阀多一个可独立控制口。
[0027]本技术的差动式继动阀101设置在车架横梁处。旋钮式排气阀102设置在驾驶室或底盘上,具体的,可以设置在驾驶室或底盘较为隐蔽的地方,且应有使用警示标识,避免误操作。第一气管103与第二气管104的走向跟随整车主管束即可,便于安装维修,简化线束布置。
[0028]综上,本技术仅需要在制动系统原有的辅助储气筒105上增加一路气连接至旋钮式排气阀102的进气口,再将差动式继动阀101的其中一个控制口与旋钮式排气阀102的出气口用管路连接即可。如原车已配置快放阀或继动阀,只需将其更换为差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车辆用辅助驻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差动式继动阀、旋钮式排气阀、第一气管以及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一端与辅助储气筒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钮式排气阀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旋钮式排气阀的出气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差动式继动阀的其中一个控制口连接;所述差动式继动阀的出气口与ABS电磁阀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用辅助驻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动式继动阀的另一个控制口与制动总阀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用辅助驻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动式继动阀的出气口为两个,所述差动式继动阀的其中一个出气口通过ABS电磁阀与前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从军曲友辉沈晓丰叶红军杨帆陈润峰张安青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