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控阵雷达数字阵列模块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824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雷达结构领域,特涉及一种相控阵雷达数字阵列模块的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腔上部设置两个发射端功能区域,内腔下部设置接收端和控制功能区域,内腔两端分别设置自卸压水冷接头和松不脱螺钉,内腔前端设置防水透气阀;内腔隔板上设置为液冷微通道,液冷微通道为蛇形液冷流道,液冷微通道两侧与自卸压水冷接头连接;上盖板和下盖板与内腔连接处设置复合导电密封条;上盖板、下盖板和内腔的隔腔壁形成外层屏蔽腔体;腔体内部由隔墙和小盖板组成中层屏蔽腔室;腔室内的功能模块使用独立焊接密封构成内层屏蔽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升了固定装置的电磁屏蔽性能。升了固定装置的电磁屏蔽性能。升了固定装置的电磁屏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控阵雷达数字阵列模块的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雷达结构领域,特涉及一种相控阵雷达数字阵列模块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数字阵列模块是新型数字相控阵雷达的核心部件,数字阵列模块安装固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数字阵列模块随天线一起转动,其固定装置大小和重量对雷达抗风、防倾覆性能和整体稳定性起关键作用,也会影响天线翻转折叠和车载机动、运输性能,数字阵列模块及其固定装置作为整个天线阵面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形式是控制天线阵面的大小和重量关键技术点;(2)数字阵列模块及其固定装置在天线阵面的柜体中,极端环境和恶劣气候带来的湿热,盐雾,高、低温,温度冲击和太阳辐射会直接影响柜体内设备的电气性能,组件柜提供外围防护的情况下,数字阵列模块及其固定装置内部优异的环境密封能力也至关重要;(3)数字阵列模块内部集成较多功能模块,包括滤波器、隔离器、限幅器、放大器和收发模块等高频模块,时钟、波形产生器等低频模块,以及监测模块、A/D、电源等控制模块,高集成度带来的高热流密度容易导致组件发热部位局部温度累积,导致芯电子器件性能衰减,电路损坏造成产品失效,因此其固定装置的散热性要求较高,需要选用有效的散热方式和设计合理的冷却结构,快速将内部热量导出,控制芯片温度,保证电子器件在良好的热环境中工作,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4)数字阵列模块内部高频、低频电路与控制电路等并存,电磁环境复杂,容易相互干扰,影响信号传输和电路控制,因此其固定装置的电磁屏蔽性能要求较高。现有数字阵列模块的固定装置还存在体积和重量较大,恶劣环境中可能引起密封失效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相控阵雷达数字阵列模块的固定装置。本技术通过优化内腔结构,提升了固定装置的电磁屏蔽性能。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相控阵雷达数字阵列模块的固定装置,包括内腔、上盖板、下盖板和小盖板,内腔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上盖板和下盖板,其特征在于:内腔隔板和上盖板之间设置小盖板,内腔隔板与小盖板之间设置两个发射端功能区域,内腔下部设置接收端和控制功能区域,内腔两端分别设置自卸压水冷接头和松不脱螺钉,内腔前端设置防水透气阀;内腔隔板上设置为液冷微通道,液冷微通道为蛇形液冷流道,液冷微通道两侧与自卸压水冷接头连接;上盖板和下盖板与内腔连接处设置复合导电密封条;上盖板、下盖板和内腔的隔腔壁形成外层屏蔽腔体;腔体内部由隔墙和小盖板组成中层屏蔽腔室;腔室内的功能模块使用独立焊接密封构成内层屏蔽模块。
[0005]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相控阵雷达数字阵列模块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水透气阀通过自带的螺纹固定在内腔后部。
[0006]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相控阵雷达数字阵列模块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内腔长
540mm、宽340mm、高50mm。
[0007]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相控阵雷达数字阵列模块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内腔后部设置导向销,复合导电密封条为“B形”结构形式的复合导电密封条。
[0008]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相控阵雷达数字阵列模块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复合导电密封条利用上盖板、下盖板与内腔之间紧固螺钉压缩在的内腔的沟槽内。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是增强了换热效果。二是减小信号损失,增强固定装置内部元器件的抗干扰性能。三是提高固定装置的环境密封能力和电磁屏蔽能力。四是解决了固定装置因“呼吸效应”引起的密封失效问题。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固定装置结构俯视图(正面腔体视图,去除上盖板)。
[0011]图2为固定装置结构仰视图(背面腔体视图,去除下盖板)。
[0012]图3为固定装置A向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固定装置B向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三层屏蔽”结构。
[0015]图6为防水透气阀安装图。
[0016]图7为复合导电密封条安装图。
[0017]图8为液冷微通道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内腔1、上盖板2、下盖板3、小盖板4、发射端功能区域5、接收端和控制功能区域6、外层屏蔽腔体7、中层屏蔽腔室8、内层屏蔽模块9、导向销10、松不脱螺钉11、自卸压水冷接头12、复合导电密封条13、防水透气阀14、液冷微通道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相控阵雷达数字阵列模块的固定装置,包括内腔1、上盖板2、下盖板3和小盖板4,内腔1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上盖板2和下盖板3,内腔1隔板和上盖板2之间设置小盖板4,内腔1隔板与小盖板4之间设置两个发射端功能区域5,内腔1下部设置接收端和控制功能区域6,内腔1两端分别设置自卸压水冷接头12和松不脱螺钉11,内腔1前端设置防水透气阀14。防水透气阀14通过自带的螺纹固定在内腔1后部气流通畅的位置,防水透气阀14作为重要部件安装在埋头内腔1后部的凹槽内,不影响导向销和盲插接头的同时有效保护阀体,壳体与透气阀之间使用O形圈密封连接。
[0021]本技术的内腔1可以为长540mm、宽340mm、高50mm的壳体,整体采用“双面三腔体”结构形式,一个固定装置内配置两个发射通道,双发射端共用一组接收端,从而从整体上可减小体积约为70%。
[0022]如图4所示,本技术内腔1后部设置导向销10,在安装固定时,导向销10起到导向定位的作用。
[0023]如图5和图8所示,内腔1隔板上设置为液冷微通道15,液冷微通道15为蛇形液冷流道,蛇形液冷流道使用精密机械加工方法,在热流密度较大的器件下方设置液冷微通道,增加换热面积,保证元器件的散热需求。液冷微通道15两侧与自卸压水冷接头12连接,这样通
过内腔1的金属板对两侧的元器件进行冷却,可以确保发射端功能区域5和控制功能区域6电子元器件工作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带走,避免内部产生高温。
[0024]如图5和图7所示,上盖板2和下盖板3与内腔1连接处设置复合导电密封条13,复合导电密封条13利用上盖板2、下盖板3与内腔1之间紧固螺钉压缩在的内腔1的沟槽内。本技术的复合导电密封条13为“B形”结构形式的复合导电密封条,外圈硅橡胶防水,内圈为导电橡胶,使固定装置同时具备密封、屏蔽功能,增强了抗湿热和抗盐雾腐蚀的性能。
[0025]如图5所示,上盖板2、下盖板3和内腔1的隔腔壁形成外层屏蔽腔体7,外层屏蔽腔体7避免强电磁辐射的发射单元对接收和控制单元的干扰。腔体内部由隔墙和小盖板4组成中层屏蔽腔室8,避免不同频段的功能模块相互干扰。腔室内的功能模块使用独立焊接密封构成内层屏蔽模块9,减小信号损失。“三层屏蔽”设计保证数字阵列模块不受外部干扰源的影响的同时,内部具有良好电磁屏蔽环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控阵雷达数字阵列模块的固定装置,包括内腔、上盖板、下盖板和小盖板,内腔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上盖板和下盖板,其特征在于:内腔隔板和上盖板之间设置小盖板,内腔隔板与小盖板之间设置两个发射端功能区域,内腔下部设置接收端和控制功能区域,内腔两端分别设置自卸压水冷接头和松不脱螺钉,内腔前端设置防水透气阀;内腔隔板上设置为液冷微通道,液冷微通道为蛇形液冷流道,液冷微通道两侧与自卸压水冷接头连接;上盖板和下盖板与内腔连接处设置复合导电密封条;上盖板、下盖板和内腔的隔腔壁形成外层屏蔽腔体;腔体内部由隔墙和小盖板组成中层屏蔽腔室;腔室内的功能模块使用独立焊接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仙锦文思钊王进军赵世杰涂中华陈浩陈兴沈小川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滨湖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