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小模具表面冲蚀的压铸模具流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8165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减小模具表面冲蚀的压铸模具流道结构,包括清洁组件,清洁组件包括底板、下模壳体、上模壳体、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连接板、L管形流道、通孔、固定板、方杆、卡杆、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拉块通过柔性钢绳带动方块移动,方块带动卡杆在方杆上滑动,卡杆与卡槽相分离,移动橡胶塞,橡胶塞带动限位块与上模壳体分离,通过电动推杆带动连接板移动,连接板带动第二支撑杆在第一支撑杆上滑动,连接板带动上模壳体与下模壳体分离,通过水泵的进水管从水箱内抽水,排水管通过软管将水排入至喷水管内,手握住把手并拉动,把手通过矩形块带动喷水管移动并插入通孔内,喷水管对L管形流道进行清理,防止长时间使用出现被物料冲蚀现象。被物料冲蚀现象。被物料冲蚀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减小模具表面冲蚀的压铸模具流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压铸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可减小模具表面冲蚀的压铸模具流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压铸模具是铸造金属零部件的一种工具, 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压铸工艺的工具。压铸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毛坯的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0003]目前现有大多浇筑操作通过向模具添加原料,然后成型,当注射流道管长时间使用时,易产生污垢,模具表面易被物料冲蚀,易出现设备损坏的情况,维修成本高,为此,提出一种可减小模具表面冲蚀的压铸模具流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可减小模具表面冲蚀的压铸模具流道结构,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0005]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减小模具表面冲蚀的压铸模具流道结构,包括清洁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减小模具表面冲蚀的压铸模具流道结构,包括清洁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1)包括底板(2)、下模壳体(3)、上模壳体(4)、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连接板(7)、L管形流道(8)、通孔(9)、固定板(10)、方杆(11)、卡杆(12)、第一弹簧(13);所述底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模壳体(3),所述下模壳体(3)的顶部活动接触有上模壳体(4),所述底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第一支撑杆(5),所述第一支撑杆(5)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6),所述第二支撑杆(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下表面与上模壳体(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壳体(4)上设有L管形流道(8),所述L管形流道(8)上开设有通孔(9),所述上模壳体(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方杆(11),所述方杆(11)上滑动连接有卡杆(12),所述卡杆(12)的端部与固定板(10)的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弹簧(13)活动套设在方杆(11)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减小模具表面冲蚀的压铸模具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方块(14),所述方块(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柔性钢绳(15),所述柔性钢绳(15)的端部延伸至固定板(10)的右侧并固定安装有拉块(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减小模具表面冲蚀的压铸模具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坡
申请(专利权)人:维亘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