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炉窑污染处理用冷却水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798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循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炉窑污染处理用冷却水循环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速冷却循环水,且冷却效率高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工业炉窑污染处理用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一水箱上部设置有支撑架;第二水箱,支撑架上部内侧壁设置有第二水箱;活动水塞,第二水箱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活动水塞,活动水塞贯穿第二水箱底部;第一水泵,第一水箱下部右侧偏心位置设置有第一水泵;支撑环,第二水箱中部设置有支撑环;排水环,支撑环顶部设置有排水环。工作人员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风扇进行旋转,风扇旋转使第二水箱内的热水更快冷却。风扇旋转使第二水箱内的热水更快冷却。风扇旋转使第二水箱内的热水更快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炉窑污染处理用冷却水循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循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炉窑污染处理用冷却水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炉窑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工业炉窑如电力、石化、钢铁等需要对机械或者介质进行冷却,目前最常用的工业冷却方式是循环水冷却,水吸收炉窑热量温度上升然后导出热水引入冷水经过循环对炉窑降温,从而防止炉窑过热导致热量超负荷。
[0003]目前市场上的工业炉窑进行冷却时多是利用水的蒸发原理进行冷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水的蒸发冷却炉窑冷却慢、效率低且不能循环,因此需设计一种快速冷却炉窑且能够循环冷却水的工业炉窑污染处理用冷却水循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目前工业炉窑污染处理用冷却水循环装置,进行冷却的过程时多是利用水的蒸发原理进行冷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水的蒸发冷却效率较低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加速冷却循环水,且冷却效率高的装置。
[0005]技术方案:一种工业炉窑污染处理用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一水箱上部设置有支撑架;第二水箱,支撑架上部内侧壁设置有第二水箱;活动水塞,第二水箱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活动水塞,活动水塞贯穿第二水箱底部;第一水泵,第一水箱下部右侧偏心位置设置有第一水泵;支撑环,第二水箱中部设置有支撑环;排水环,支撑环顶部设置有排水环,排水环底部开有4个出水口;第一水管,第一水泵顶部设置有第一水管,第一水管顶部连接排水环,第一水管贯穿第一水箱顶部和第二水箱底部;第二水泵,第二水箱左侧偏心位置设置有第二水泵;第二水管,第二水泵底部设置有第二水管,第二水管贯穿第二水箱底部和第一水箱顶部。
[0006]可选地,还包括:安装盖,第二水箱顶部设置有安装盖;电机,安装盖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电机;风扇,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风扇;把手,安装盖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把手。
[0007]可选地,所述活动水塞的材质为橡胶。
[0008]可选地,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防滑套。
[0009]可选地,所述支撑架的材质为不锈钢。
[0010]可选地,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工作人员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风扇进行旋转,风扇旋转使第二水箱内的热水更快冷却。
[0012]2、把手上设置有防滑套,防滑套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因手掌出汗从而导致打滑。
[0013]3、撑架的材质为不锈钢,防止遇水生锈,更耐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

第一水箱,2

支撑架,3

第二水箱,4

活动水塞,5

第一水泵,6

支撑环,7

排水环,8

第一水管,9

第二水泵,10

第二水管,11

安装盖,12

电机,13

风扇,14

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说的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本文中为零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如: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工业炉窑污染处理用冷却水循环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有第一水箱1、支撑架2、第二水箱3、活动水塞4、第一水泵5、支撑环6、排水环7、第一水管8、第二水泵9和第二水管10,第一水箱1上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设置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上部内侧壁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设置有第二水箱3,第二水箱3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活动水塞4,活动水塞4贯穿第二水箱3底部,第一水箱1下部右侧偏心位置设置有第一水泵5,第二水箱3中部设置有支撑环6,支撑环6顶部设置有排水环7,排水环7底部开有4个出水口,第一水泵5顶部设置有第一水管8,第一水管8顶部连接排水环7,第一水管8贯穿第一水箱1顶部和第二水箱3底部,第二水箱3左侧偏心位置设置有第二水泵9,第二水泵9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设置有第二水管10,第二水管10贯穿第二水箱3底部和第一水箱1顶部。
[0021]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时,工作人员启动第一水泵5,第一水箱1内有左右两个腔体,第一水箱1左右均设置有水管贯穿左右箱壁,工作人员通过左右两个水管进行冷却水的循环,第一水泵5将第一水箱1右边腔体内的热水抽到排水环7内,排水环7通过4个出水口排出热水,热水掉落在第二水箱3内,工作人员等待第二水箱3内的热水冷却后,继而启动第二水泵9,第二水泵9将第二水箱3内的冷却水抽到第一水箱1左边的腔体内由第一水箱1左边的水管流出,因水箱内的水会有杂质进入,所以工作人员可将冷却水在第二水箱3时拔出活动水塞4,第二水箱3内的冷却水就会通过第二水箱3底部圆孔排出,工作人员等待第二水箱3内的冷却水全部排出后,工作人员将活动水塞4重新堵住第二水箱3然后将冷水从第二水箱3顶部倒入,工作人员启动第二水泵9,将第二水箱3内的冷水抽到第一水箱1内,所述支撑架2的材质为不锈钢,防止遇水生锈,更耐用,所述活动水塞4的材质为橡胶,橡胶具有一定的柔软度,可以将水堵住,防止漏水,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0022]实施例2
[0023]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3所示,还包括有安装盖11、电机12、风扇13和把手14,第二水箱3顶部设置有安装盖11,安装盖11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电机12,电机1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风扇13,安装盖11顶部左右两侧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把手14。
[0024]工作人员启动电机12,电机12的输出轴带动风扇13进行旋转,风扇13旋转使第二
水箱3内的热水加速冷却,第二水箱3内的热水蒸汽会通过安装盖11上的圆孔蒸发,工作人员可将安装盖11上的两个把手14向上拉起,随后工作人员可添加冷水进行一个循环,工作人员将安装盖11上的两个把手14向下复位,方便下一次工作人员操作,所述电机12为伺服电机12,输出稳定可以使风扇13平稳运行,所述把手14上设置有防滑套,防滑套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因手掌出汗从而导致打滑。
[0025]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炉窑污染处理用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架(2),第一水箱(1)上部设置有支撑架(2);第二水箱(3),支撑架(2)上部内侧壁设置有第二水箱(3);活动水塞(4),第二水箱(3)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活动水塞(4),活动水塞(4)贯穿第二水箱(3)底部;第一水泵(5),第一水箱(1)下部右侧偏心位置设置有第一水泵(5);支撑环(6),第二水箱(3)中部设置有支撑环(6);排水环(7),支撑环(6)顶部设置有排水环(7),排水环(7)底部开有4个出水口;第一水管(8),第一水泵(5)顶部设置有第一水管(8),第一水管(8)顶部连接排水环(7),第一水管(8)贯穿第一水箱(1)顶部和第二水箱(3)底部;第二水泵(9),第二水箱(3)左侧偏心位置设置有第二水泵(9);第二水管(10),第二水泵(9)底部设置有第二水管(10),第二水管(10)贯穿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伟彬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知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