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先张预应力轨道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795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先张预应力轨道板,包括,轨道板和一体形成在轨道板上的承轨台、限位凸台孔和灌浆孔;轨道板采用单元板式结构,轨道板内部钢筋通过双向张拉产生预应力;限位凸台孔和灌浆孔自轨道板顶面至底面开孔半径线性增加。有益效果是,采用单元板式结构,力学模型及受力清晰,方便施工和维修;轨道板采用双向预应力设计,减少结构裂纹,耐久性好;轨道板预埋排流端子,有效消除杂散电流不良影响;轨道板和自密实混凝土之间利用限位凸台孔进行结构限位,结构简单,易于养护维修;轨道板对不同道床形式适应性强,合理调整板下结构,达到减振降噪效果,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用板式无砟轨道,有效解决现浇混凝土无砟道床的问题。无砟道床的问题。无砟道床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先张预应力轨道板


[0001]本技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先张预应力轨道板。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世界各国轨道交通地下线几乎都采用了无砟道床。目前常用于地铁地下线的道床型式主要包括有以下几类,其一是钢筋混凝土长轨枕式无砟道床,但长轨枕式无砟道床突出的问题是长轨枕与道床板分界面上的大量裂纹以及轨枕对道床板的分割,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并增加无砟道床裂纹修补等养护维修工作量。其二是短轨枕式无砟道床,但短轨枕式无砟道床突出的问题是轨底坡不易保证,导致运营中轮轨关系不良,影响列车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并增加钢轨打磨和扣件调整等养护维修工作量。其三是双块式无砟道床,双块式轨枕中部钢桁架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一旦被磕碰,将产生变形,从而影响轨道铺设精度,而且双块枕与道床板新老混凝土结合面也往往会出现一些裂纹。
[0003]综上,上述几种无砟道床存在的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均采用现浇道床结构,现场调整工作量大,施工质量不易控制;(2)均采用现场浇筑施工,轨道施工精度低;(3)均采用非预应力道床结构,道床板裂纹较多且难于控制;(4)一旦出现病害,可维修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已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施工、维护方便,耐久性好,限位结构简单的先张预应力轨道板。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先张预应力轨道板,包括,轨道板和一体形成在轨道板上的承轨台、限位凸台孔和灌浆孔;所述轨道板采用单元板式结构,轨道板内部钢筋通过双向张拉产生预应力;所述限位凸台孔和灌浆孔自轨道板顶面至底面开孔半径线性增加。
[0006]所述灌浆孔和限位凸台孔处形成有自密实混凝土层的凸台,所述凸台的高度与轨道板的高度相同,凸台用于轨道板的结构限位;所述限位凸台孔、灌浆孔和弹性缓冲装置与自密实混凝土凸台形成受力体系。
[0007]所述轨道板四角各设置一个排流端子,与轨道板内预应力钢筋焊接连接,引出道床内的杂散电流;轨道板中间设置有参比电极。
[0008]所述承轨台为无挡肩承轨台,承轨台表面设置1/40轨底坡,承轨台右上角和左下角设置两个预埋套筒用于固定扣件系统。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单元板式结构,力学模型及受力清晰,方便施工和维修;轨道板采用双向预应力设计,减少结构裂纹,耐久性好;轨道板预埋排流端子,有效消除杂散电流的不良影响;轨道板和自密实混凝土之间利用限位凸台孔进行结构限位,结构简单,易于养护维修;轨道板采用工厂预制制造方法,加工精度高、产品质量好、改善现场施
工环境、提高施工效率、增强轨道结构稳定性;轨道板对不同道床形式适应性强,可以根据减振需求合理调整板下结构,达到减振降噪的效果,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用板式无砟轨道,有效解决目前现浇混凝土无砟道床所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0]图1a、图1b是本技术先张预应力轨道板平面示意图和俯视图;
[0011]图2 a、图2b是本技术承轨台结构示意图和俯视图;
[0012]图3是本技术限位凸台孔与弹性缓冲装置结合位置剖视图;
[0013]图4是本技术灌浆孔与弹性缓冲装置结合位置剖视图。
[0014]图中:
[0015]1. 轨道板
ꢀꢀꢀꢀꢀꢀꢀꢀꢀ
2. 限位凸台孔
ꢀꢀꢀꢀ
3. 灌浆孔
ꢀꢀꢀꢀꢀꢀꢀꢀꢀꢀꢀ
4. 板面标志
[0016]5. 排流端子
ꢀꢀꢀꢀꢀꢀꢀ
6. 起吊套管
ꢀꢀꢀꢀꢀꢀꢀ
7. 承轨台
ꢀꢀꢀꢀꢀꢀꢀꢀꢀꢀꢀ
8. 参比电极
[0017]9. 预埋套管
ꢀꢀꢀꢀꢀꢀꢀ
10. 弹性缓冲装置
ꢀꢀ
11. 自密实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如图1a和图1b所示,本技术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先张预应力轨道板,包括,轨道板1、限位凸台孔2、灌浆孔3、板面标志4、排流端子5、起吊套管6、承轨台7、参比电极8和预埋套管9;轨道板1采用模具支护浇筑成型,内部钢筋通过双向张拉产生预应力。在轨道板1的两侧分别预埋有排流端子5以及起吊套管6,其中排流端子5用于排出杂散电流,满足轨道交通工程的排流要求,起吊套管6作为轨道板的吊装位,便于轨道板的吊装。
[0020]如图2a和图2b所示,承轨台7为无挡肩承轨台,设置1/40轨底坡,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扣件系统。轨道板1通过调整模具承轨台位置和高度实现曲线地段轨道空间线形和缓和曲线地段超高渐变,减少现场调整工作量和施工误差,提高现场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0021]如图3和图4所示,轨道板1上设置有用于灌注自密实混凝土的灌浆孔3和限位凸台孔2,现场施工时,从灌浆孔3处灌注混凝土,从而得到自密实混凝土层11,并自下而上将限位凸台孔2、灌浆孔3填平,使得自密实混凝土层11相应在限位凸台孔2、灌浆孔3中形成混凝土凸台,凸台与限位凸台孔2、灌浆孔3形状相同,凸台穿过轨道板面作为轨道板1的限位装置,保持轨道正确的几何形位,保证列车荷载、温度荷载等的有效传递,并且可获得轨道板1与自密实混凝土层11之间的无粘结设计,进一步提高了轨道结构的稳定性。限位凸台孔2、灌浆孔3自轨道板顶面至底面开孔半径线性增加,并配合弹性缓冲装置10与自密实混凝土凸台形成良好的受力体系,减少轨道结构病害,同时有利于特殊情况下轨道结构的养护维修。
[0022]轨道结构用于有减振要求的地段时,轨道板1下可铺设减振垫层,形成减振道床结构。
[0023]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的技术人士能够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先张预应力轨道板,包括,轨道板和一体形成在轨道板上的承轨台、限位凸台孔和灌浆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采用单元板式结构,轨道板内部钢筋通过双向张拉产生预应力;所述限位凸台孔和灌浆孔自轨道板顶面至底面开孔半径线性增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用先张预应力轨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孔和限位凸台孔处形成有自密实混凝土层的凸台,所述凸台的高度与轨道板的高度相同,凸台用于轨道板的结构限位;所述限位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科伍卫凡张中安郑晓练刘锦辉柯铁峰王伟华甘灿赵华卫王奇胜刘云亮张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