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与故障诊断用提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7506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与故障诊断用提取装置,包括过滤机构,包括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设置于所述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后侧的第一输油泵,设置于所述第一输油泵输入端的第一传输管,设置于所述第一输油泵输出端的第二传输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一输油泵与第一传输管,便于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内腔的绝缘油抽出,并配合第二传输管输出至过滤框架的内腔,通过设置拦截网,配合过滤框架对绝缘油进行过滤作业,通过设置真空脱气装置,便于对绝缘油进行油气分离作业,通过设置第二输油泵与第三传输管,将过滤框架内腔的绝缘油配合第四传输管输出至真空脱气装置的内腔。脱气装置的内腔。脱气装置的内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与故障诊断用提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特别是一种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与故障诊断用提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油浸式变压器有几个互相隔离的独立油系统,在油浸式变压器运行时,这些独立油系统内的油是互不相通的,油质与运行工况也不相同,要分别做油中含气色谱分析以判断有无潜在故障,主体内油系统,与绕组周围的油相通的油系统都是主体内系统,包括冷却器或散热器内的油,储油柜内的油,35kV及以下注油式套管内油,注油时必须将这个油系统内存储的气体放气塞放出,一般而言,上述部件都应有各自的放气塞,主体内油主要起绝缘与冷却作用,油还可增加绝缘纸或绝缘纸板的电气强度,在真空注油时,如有些部件不能承受与主体油箱能承受的相同真空强度时,应用临时闸隔离,如储油柜与主油箱间的闸阀,冷却器上潜油泵扬程要够,以免由于负压而吸入空气,这个油系统要有释压装置的保护系统,以排除器身有故障时所产生的压力。
[0003]目前由于变压器内的绝缘油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在热和电的长期作用下会逐渐老化和分解,并产生极少量的气体,这些有中溶解气体包括氢气、甲烷、乙烯、乙炔、乙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但是,当变压器内部出现故障时,油中气体的含量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当产气量大于溶解量时,便有一部分气体以游离气体的形态释放出来,增加了装置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与故障诊断用提取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6]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目前由于变压器内的绝缘油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在热和电的长期作用下会逐渐老化和分解,并产生极少量的气体,这些有中溶解气体包括氢气、甲烷、乙烯、乙炔、乙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但是,当变压器内部出现故障时,油中气体的含量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当产气量大于溶解量时,便有一部分气体以游离气体的形态释放出来,增加了装置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与故障诊断用提取装置,其包括,过滤机构,包括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设置于所述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后侧的第一输油泵,设置于所述第一输油泵输入端的第一传输管,设置于所述第一输油泵输出端的第二传输管,设置于所述第二传输管远离所述第一输油泵一端的过
滤框架,以及设置于所述过滤框架内腔底部的拦截网;
[0008]检测装置,包括真空脱气装置,设置于所述真空脱气装置右侧的第二输油泵,设置于所述第二输油泵输入端的第三传输管,设置于所述第二输油泵输出端的第四传输管,设置于所述真空脱气装置输出端的第五传输管,以及设置于所述真空脱气装置远离所述第四传输管一端的气相色谱装置。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与故障诊断用提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传输管远离所述第一输油泵的一端与所述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内腔连通。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与故障诊断用提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连接块、设置于所述拦截网的两侧,所述拦截网配合螺栓与所述过滤框架的内壁螺纹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与故障诊断用提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仓门、设置于所述过滤框架的顶部,所述仓门通过铰链与所述过滤框架的顶部铰接。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与故障诊断用提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密封条、设置于所述仓门的底部,所述密封条与所述仓门配合。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与故障诊断用提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管的表面,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一传输管配合。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与故障诊断用提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真空脱气装置的表面。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与故障诊断用提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五传输管的表面,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五传输管配合。
[0016]作为本技术所述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与故障诊断用提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三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三传输管的表面,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第三传输管配合。
[0017]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一输油泵与第一传输管,便于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内腔的绝缘油抽出,并配合第二传输管输出至过滤框架的内腔,通过设置拦截网,配合过滤框架对绝缘油进行过滤作业,通过设置真空脱气装置,便于对绝缘油进行油气分离作业,通过设置第二输油泵与第三传输管,将过滤框架内腔的绝缘油配合第四传输管输出至真空脱气装置的内腔,通过设置第五传输管,将进行油气分离后的气体传输至气相色谱装置内腔,并使用气相色谱装置对气体进行分析。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9]图1为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与故障诊断用提取装置的结构图。
[0020]图2为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与故障诊断用提取装置的仓门立体结构图。
[0021]图3为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与故障诊断用提取装置的过滤框架剖视结构图。
[0022]图4为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与故障诊断用提取装置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5]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26]实施例1
[0027]参照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与故障诊断用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机构(100),包括油浸式电力变压器(101),设置于所述油浸式电力变压器(101)后侧的第一输油泵(102),设置于所述第一输油泵(102)输入端的第一传输管(103),设置于所述第一输油泵(102)输出端的第二传输管(104),设置于所述第二传输管(104)远离所述第一输油泵(102)一端的过滤框架(105),以及设置于所述过滤框架(105)内腔底部的拦截网(106);检测装置(200),包括真空脱气装置(201),设置于所述真空脱气装置(201)右侧的第二输油泵(202),设置于所述第二输油泵(202)输入端的第三传输管(203),设置于所述第二输油泵(202)输出端的第四传输管(204),设置于所述真空脱气装置(201)输出端的第五传输管(205),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五传输管(205)远离所述真空脱气装置(201)一端的气相色谱装置(20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与故障诊断用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管(103)远离所述第一输油泵(102)的一端与所述油浸式电力变压器(101)的内腔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与故障诊断用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100)还包括连接块(107)、设置于所述拦截网(106)的两侧,所述拦截网(106)配合螺栓与所述过滤框架(105)的内壁螺纹连接。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风军索占潮
申请(专利权)人:锡林郭勒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