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聚氨酯的回收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650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的回收利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聚氨酯中加入异氰酸酯封端剂,反应得到的回收产物包括端基为封端异氰酸酯基、羟基、胺基的可熔融/溶解的解交联低聚物;(2)在非密闭或减压条件下,加热回收产物,反应成型为再生产品,同时回收异氰酸酯封端剂;其中,所述异氰酸酯封端剂选自肟、酚、醇、胺、含氮杂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可实现零试剂消耗,回收效率高,成本低,无需改变现有的产品和生产设备,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的回收利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的回收利用,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的回收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材料因其分子结构设计自由度大,性能可调节范围宽,而广泛应用于医疗、电子、交通、建筑、纺织、制鞋等诸多领域。据报道,2016 年其全球消费量已达1800万吨/年,且其消费量还在逐年上涨(Y.Deng,etal.J.Environ.Manage.278,111527,2021)。由于聚氨酯大多为热固性材料,不融不溶,在其使用寿命终止后,所产生的大量废弃物也给环境带来了沉重负担。传统的掩埋法会占用土地资源,焚烧法则会带来二次污染,已逐渐被淘汰。
[0003]回收利用是解决其废弃物处理问题的理想选择。传统的物理回收法通常是通过高温热压成型,或粉碎用作填料,其性能通常会下降,经济价值并不高。传统的化学回收法通常是通过醇解、胺解等方法将其降解为低聚物、小分子化合物,可用于新材料的合成,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如公开号为CN10795520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废旧聚氨酯泡沫降解回收聚醚多元醇的方法。该专利技术通过将小分子醇和助解剂混合复配成醇解液;废旧聚氨酯泡沫加入到醇解液中进行降解反应;将降解后的粗聚醚进行减压脱气处理,得到可再利用的粗聚醚多元醇。但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需要消耗大量的试剂:降解试剂(例如醇解、胺解试剂)和再键合试剂(例如异氰酸酯)。2.其回收产物是羟基、胺基等封端的化合物,而不能回收到价值更高的异氰酸酯。3.其回收产物的再利用率有限:通常仅使用其软段部分(大分子醇链段部分),而硬段部分则难以利用。因此,目前该方法并未实现大规模推广。
[0004]新兴的基于可逆键的回收法可通过固体重塑热压成型,但通常需要特殊的分子结构设计,成本较高,且其稳定性降低。因此,实现聚氨酯废弃物的低成本、高价值、高效率回收是一巨大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氨酯的回收利用方法,该方法具有成本低、回收产物价值高、回收产率高和回收对象不需要特殊的化学结构设计的优点。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聚氨酯的回收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1)在聚氨酯中加入异氰酸酯封端剂,反应得到的回收产物包括端基为封端异氰酸酯基、羟基、胺基的可熔融/溶解的解交联低聚物;
[0009](2)在非密闭或减压条件下,加热回收产物,反应成型为再生产品,同时回收异氰酸酯封端剂;
[0010]所述的异氰酸酯封端剂选自肟、酚、醇、胺、含氮杂环、酯等类别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但不局限于甲乙酮肟、丁醛肟、环己酮肟、丙酮肟、甲酚、甲醇、N

甲基苯胺、己内酰胺、3,5

二甲基吡唑、1,2,4

三氮唑和丙二酸二乙酯等。其用量为聚氨酯质量的0.1~30倍。
[0011]步骤(1)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50~200℃;所述反应的时长为5min~ 12h。
[0012]步骤(1)中,所述反应的机理为:在加热状态下,聚氨酯分子中的氨酯键、脲键可逆动态裂解,释放出异氰酸酯、羟基、胺基。所生成的异氰酸酯基团与封端剂反应,形成封端异氰酸酯基团,从而打断分子中的氨酯键、脲键,打破其交联网络结构,将其降解为可熔融、溶解的小分子、非交联低聚物(线性、支链)。以甲乙酮肟作封端剂为例,其与氨酯键、脲键的反应机理如下所示:
[0013][0014]相应的高分子网络降解示意式如下所示:
[0015][0016]步骤(1)中,优选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反应,以防止封端剂挥发,同时保证反应向分子网络分解方向进行,还可降低副反应的发生。
[0017]步骤(1)中,所述回收产物的端基为羟基、胺基、封端剂封端的异氰酸酯基团。
[0018]步骤(1)中,根据回收条件的不同,所述回收产物的分子主链上会含有不同量的未分解氨酯键、脲键。
[0019]步骤(2)中,所述反应成型的机理为:回收产物分子中的封端异氰酸酯基团在加热下,释放出封端剂和异氰酸酯,封端剂挥发、并被收集装置回收,同时持续不断地产生异氰酸酯基团,所产生的异氰酸酯基团重新与回收产物的端胺基、羟基键合,从而重新恢复其交联网络结构。以甲乙酮肟作封端剂为例,其回收产物的再反应成型机理如下所示:
[0020][0021]相应的高分子网络重构示意式如下所示:
[0022][0023]需要强调的是,步骤(2)中,无需加入额外试剂,回收产物可自身反应成型,同时可回收步骤(1)中使用的封端剂,从而实现整个回收

再利用过程的零试剂消耗。
[0024]步骤(2)中,所述反应成型优选在非密闭或减压条件下进行,并附加回收装置。以便促进封端剂的挥发和回收,同时促进反应向交联网络重构的方向进行。
[0025]步骤(2)中,所述反应成型的温度为50~220℃;所述反应成型的时长为3min

24h。
[0026]步骤(2)中,所述反应成型的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浇注、发泡、刮涂、喷涂等方式。
[0027]步骤(2)中,也可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来调节其性能,或赋予其功能。添加剂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几类:异氰酸酯、环氧、酸酐、碳酸酯、醇、胺等能参与反应的试剂;碳纳米管、硅酸盐、黏土等可促进微相分离、增强硬段之间结合的纳米/微米填料。所述添加剂用量为聚氨酯的0

50%。
[0028]步骤(1)和/或(2)中,可以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来调节其反应;所述催化剂包括锡类、胺类、胍类、脒类等;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聚氨酯的 0%

10%。
[0029]所述封端剂可循环回收利用,从而可实现整个回收过程的零试剂消耗。其回收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冷凝、吸附等。
[0030]其成型后的再生产品可用于弹性体、泡沫、皮革、涂层等。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32]1.成本低:所使用试剂可循环回收利用,从而可实现零试剂消耗。
[0033]2.回收产物价值高:除端基为羟基、胺基的化合物外,还可回收到更高价值的端基为封端异氰酸酯的化合物。
[0034]3.回收产率高(100%)。
[0035]4.回收对象不需要特殊的化学结构设计,无需改变现有的聚氨酯产品配方、工艺和生产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7]实施例1(以甲乙酮肟为封端剂,回收聚氨酯泡沫,用于制备弹性体)
[0038]回收利用:称取10g聚氨酯泡沫(原料来源于永艺公司)并粉碎,置入反应瓶中。加入10g甲乙酮肟,密闭,150℃反应50min后,即可打破其交联网络结构,获得可流动的液体。浇入模具,连接冷凝回收装置,100℃反应6h,回收甲乙酮肟,同时获得聚氨酯弹性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聚氨酯中加入异氰酸酯封端剂,反应得到的回收产物包括端基为封端异氰酸酯基、羟基、胺基的可熔融/溶解的解交联低聚物;(2)在非密闭或减压条件下,加热回收产物,反应成型为再生产品,同时回收异氰酸酯封端剂;其中,所述异氰酸酯封端剂选自肟、酚、醇、胺、含氮杂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封端剂选自甲乙酮肟、丁醛肟、环己酮肟、丙酮肟、甲酚、苯酚、甲醇、N

甲基苯胺、己内酰胺、3,5

二甲基吡唑、1,2,4

三氮唑或丙二酸二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异氰酸酯封端剂的添加量为聚氨酯质量的0.1~30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涛刘增贺郑宁方子正吴晶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