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6409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该车辆控制系统包括动力单元、第一电磁阀、至少一个第一控制组件,以及第二控制组件,动力单元用于输送油箱内的液压油。其中,第一控制组件包括第二电磁阀和液压缸,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能够控制动力单元和液压缸连通,第二电磁阀还通过第一油路和油箱连通,液压缸的输出端与被翻转结构机械连接;第二控制组件包括接头,第一电磁阀还能够控制动力单元和接头连通,接头通过第二油路和制动器的输入油口连通。该车辆控制系统,既能用于控制翻转车辆的驾驶室和/或底护板,又能用于控制拖车,通用性和实用性好。通用性和实用性好。通用性和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对于车辆而言,当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时,有时会需要拆卸车辆的驾驶室或底护板等结构,但由于车辆的驾驶室或底护板等结构的重量和体积一般都比较大,故通常采用液压控制系统完成驾驶室或底护板等结构的翻转,具体地,液压控制系统是以液压为动力,通过液压缸的伸缩,使驾驶室绕翻转轴有限度的转动,从而完成驾驶室或底护板等结构的翻转。但现有的液压控制系统仅能用于控制翻转驾驶室或底护板等结构,通用性和实用性差。
[0003]当车辆故障严重,在故障现场无法修复时,则需要将车辆转运至维修车间维修,但此时车辆的制动器处于抱死状态,需要拔出车辆的中央传动输出轴才可以拖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液压控制系统仅能用于控制翻转驾驶室或底护板等结构,而不能用于解除车辆制动的问题。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br/>[00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单元(1)、第一电磁阀(2)、至少一个第一控制组件,以及第二控制组件,所述动力单元(1)用于输送油箱(100)内的液压油;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第二电磁阀(31)和液压缸(33),所述第一电磁阀(2)和所述第二电磁阀(31)能够控制所述动力单元(1)和所述液压缸(33)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31)还通过第一油路(34)和所述油箱(100)连通,所述液压缸(33)的输出端与被翻转结构机械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接头(41),所述第一电磁阀(2)还能够控制所述动力单元(1)和所述接头(41)连通,所述接头(41)通过第二油路和制动器的输入油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2)包括第一进油口、第一输油口和第二输油口,所述动力单元(1)通过第三油路(5)和所述第一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31)包括第二进油口,所述第一输油口通过第四油路(35)和所述第二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输油口通过第五油路(42)和所述接头(4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34)和所述第五油路(42)通过第一溢流阀(43)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

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还包括液压锁(32),所述第二电磁阀(31)还包括第三输油口、第四输油口和第五输油口,所述第三输油口通过第六油路(36)和所述液压锁(32)连通,所述第四输油口通过第七油路(37)和所述液压锁(32)连通,所述第五输油口通过所述第一油路(34)和所述油箱(100)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33)包括有杆腔(332)、无杆腔(331)和液压杆(333),所述无杆腔(331)通过第八油路(38)和所述液压锁(32)连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秦贞沛
申请(专利权)人: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