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刀具精细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浮动刀柄及安装该刀柄的车床,包括车床、刀柄主体、联结片、刀套、垫片和外套,车床设有连接杆;外套轴向设有阶梯孔,外套位于刀柄主体外,且与刀柄主体螺纹连接;刀柄主体靠近外套一端设有轴孔,刀套一端插入轴孔与刀柄主体间隙配合,刀套与刀柄主体接触面销接有联结片,刀套与联结片间隙配合,刀套另一端伸出阶梯孔,刀套与外套的轴向接触面设有垫片。本方案中浮动刀柄对径向误差和轴向误差分别调控,便于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的精度控制,显著提升工件加工良品率。件加工良品率。件加工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动刀柄及安装该刀柄的车床
[0001]本技术涉及刀具精细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浮动刀柄及安装该刀柄的车床。
技术介绍
[0002]一般车床在对工件孔道进行加工时,通常采用车床主轴旋转与刀具进给同步,以匹配特定工件的孔内精加工需要。然而,实际生产中,车床在循环进给和回位的过程中,偶有回位误差使得与车床同步进给的刀具具有回位误差;从而使得所加工工件的孔与刀具不在同一中轴线上,存在细微的差异,并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这种差异也会随之增大,正因为这个细微的差异,而使得加工得到的产品与实际预设的产品孔径之间存在差异,这在精加工
上将严重影响产品的成品率,导致加工产品作废,无法使用。
[0003]现有技术CN210435794U公布了一种带轴向微补偿的攻丝夹头刀柄,包括刀柄主体、转换轴和螺母,转换轴的一端插入刀柄主体的轴孔并与轴孔间隙配合,螺母和转换轴的另一端配合以锁紧刀具。刀柄主体与转换轴通过钢球传递扭矩并径向定位,还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进行密封,设有第一弹性环和第二弹性环进行缓冲定位;增设垫片协助固定转换轴和刀柄主体,垫片、刀柄主体和转换轴均间隙配合以实现转换轴的径向缓冲。然而现有技术仍然存在如下缺点:
[0004]1)现有技术只有径向误差补偿措施,并无刀具的轴向制造误差补偿措施,刀具的制造误差易导致工件产品的加工深度不一致,降低加工成品率;
[0005]2)现有技术中垫片和刀柄主体间依赖若干螺钉实现轴向固定,螺钉的安装和拆卸需要借助工具操作,比较麻烦;
[0006]3)现有技术中刀柄主体与转换轴通过钢球传递扭矩并径向定位,然而钢球位于刀柄主体和转换轴的间隙配合中,为了实现转换轴径向缓冲,刀柄主体和转换轴之间存在空隙,使得钢球具有活动空间;然而在加工过程时,钢球随刀具转动可能使得钢球碰撞刀柄主体和转换轴而发生异响,久而久之影响操作者对工件加工过程的判断,从而影响刀具对工件的精加工,降低了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浮动刀柄及安装该刀柄的车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刀具对工件的孔进行精加工的过程中,缺少集合径向和轴向浮动补偿功能的刀柄的技术问题。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浮动刀柄,包括刀柄主体、刀套和外套,外套轴向设有阶梯孔,所述外套位于刀柄主体外,且与刀柄主体螺纹连接;所述刀柄主体靠近外套一端设有轴孔,刀套一端插入轴孔与刀柄主体间隙配合,刀套与刀柄主体间销接有联结片,刀套与联结片间隙配合,刀套另一端伸出阶梯孔,刀套与外套间安装有垫片。
[0009]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0010]1、与现有技术中刀柄缺乏轴向缓冲相比,本方案在外套和刀套间安装有垫片,垫片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厚度,充分适应和补偿刀柄各组件的制造误差,使得刀具每次均能到达轴向预定位对工件进行加工,减少工件加工的误差,从而提升工件加工的精度。
[0011]2、本方案中外套螺纹连接在刀柄主体外,使得刀套固定在外套和刀柄主体间,使得本方案的浮动刀柄相比于现有技术更加小巧,结构更加简单;安装刀柄时,刀套能直接拧在刀柄主体外实现刀柄的稳定安装,无需借助任何工具;与现有技术中需要借助工具方能将垫片和刀柄主体间固定连接,本方案更加便于浮动刀柄的安装、使用和移动。
[0012]3、与现有技术钢球传递扭矩并径向定位不同,本方案采用销钉将联结片和刀柄主体、刀套连接为一体,实现销钉将车床的旋转扭矩传递给刀具,且在旋转扭矩传递过程中,因刀套与刀柄主体间隙配合,使得刀柄主体在回位存在误差时,刀套具有360
°
的缓冲间隙,能够补偿刀具的径向位移,使得刀具每次均能到达径向预定位加工工件;同时,本方案中刀柄在加工过程中不会产生异响,有利于操作者进行加工过程的检测和判断,便于实现刀具对工件的精加工,提升工件加工良品率。
[0013]优选的,轴孔孔壁开有第一密封腔,第一密封腔内设有第一密封圈;外套在与刀套的径向接触面设有第二密封腔,第二密封腔内设有第二密封圈。采用上述方案,有效防止刀柄主体或车床内部润滑油的外漏,同时有效防止外部灰尘进入刀柄主体内部,增加刀具浮动的摩擦阻力。
[0014]优选的,所述联结片径向设有多个定位孔,与联结片接触的刀套和刀柄主体端面设有与定位孔对应的销孔。采用上述方案,销钉插入定位孔和销孔,实现联结片、刀套和刀柄主体接触端面的销接,从而将车床的旋转扭矩传递给刀具,便于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
[0015]优选的,所述联结片设有四个定位孔,四个定位孔沿联结片的中心对称;刀套和刀柄主体均包括两个中心对称的销孔。采用上述方案,便于销钉交替插入定位孔和销孔,实现联结片、刀套和刀柄主体的稳固销接和传递车床的旋转扭矩。
[0016]优选的,所述阶梯孔包括大孔端和小孔端,刀套依次穿过外套的大孔端和小孔端;所述大孔端内壁设有内螺纹,刀柄主体外壁设有外螺纹。采用上述方案,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实现刀柄外套和外套的螺纹连接,同时将刀套定位在刀柄主体和外套之间。
[0017]优选的,所述刀套远离刀柄主体一端轴向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孔壁设有内螺纹。采用上述方案,刀具通过旋转即可快速安装和拆卸,便于刀具的维修和更换。
[0018]优选的,安装孔孔壁径向开有固定孔,固定孔为螺纹通孔;固定孔外螺纹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与固定孔对应设有径向螺纹通孔。采用上述方案,刀具螺纹连接在安装孔后,通过螺钉可二次固定刀具,提升刀具的安装和使用稳定性。
[0019]优选的,所述刀柄主体远离刀套的一端轴向设有连接孔。采用上述方案,便于刀柄与车床的连接固定。
[0020]优选的,所述刀柄主体和刀套间的间隙为0.05~0.08mm。申请人实验证明,当间隙过大时,刀具高速旋转加工工件的过程中容易发生颤动,使得刀具加工的精度降低;当间隙过小时,刀具的径向浮动范围过小,不能补偿因车床回位误差造成的工件加工精度差异;采用上述方案,充分补偿车床在循环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回位误差,同时刀具还能稳定运行,进一步提升产品加工的精度。
[0021]优选的,一种安装该刀柄的车床,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上述浮动刀柄固定连
接。采用上述方案,实现刀具加工过程的径向和轴向调节,提升工件加工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面视图一。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面视图二。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联结片的主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剖面视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刀柄主体1、轴孔11、第一销孔12、连接孔13、第一密封腔14、第一密封圈141、联结片2、定位孔21、刀套3、第二销孔31、安装孔32、固定孔33、第一垫片41、第二垫片42、大孔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刀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主体、刀套和外套,外套轴向设有阶梯孔,所述外套位于刀柄主体外,且与刀柄主体螺纹连接;所述刀柄主体靠近外套一端设有轴孔,刀套一端插入轴孔与刀柄主体间隙配合,刀套与刀柄主体接触面销接有联结片,刀套与联结片间隙配合,刀套另一端伸出阶梯孔,刀套与外套的间安装有垫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刀柄,其特征在于:轴孔孔壁开有第一密封腔,第一密封腔内设有第一密封圈;外套在与刀套的径向接触面设有第二密封腔,第二密封腔内设有第二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动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片径向设有多个定位孔,与联结片接触的刀套和刀柄主体端面设有与定位孔对应的销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浮动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片设有四个定位孔,四个定位孔沿联结片的中心对称;刀套和刀柄主体均包括两个中心对称的销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渝江压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