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防护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6290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震防护架,包括支撑杆、防护架、声光报警器、按钮和收展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防护架表面设置了收展结构,在未发生灾情时,可将固定架与转动架合并,使折叠杆折起并收进凹槽内,同时防护网在发条弹簧卷轴恢复形变的作用力下收卷回收纳仓内,能够大大减小体积,便于布置在室内,从而在灾情发生时能够快速进入避震,通过在转动架外侧设置了全方位防护装置,在转动架翻开时,防护网会从收纳仓内被拉出,使防护网铺设在固定架与转动架之间,能够抵御迸射的碎石,进一步提升防护效果。护效果。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震防护架


[0001]本技术涉及安全防护技术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震防护架。

技术介绍

[0002]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地震防护架具有稳固的结构,能够在地震时为受灾人员提供较为安全的空间。
[0003]现有的地震防护架通常为一体化设计,虽然具有很好的结构强度,但是不易收展,不便布置在室内,在地震发生第一时间难以进入防护架获得保护,并且现有的地震防护架基本由数个架体组成,以抵御大型物体砸落,但不易抵御迸射的碎石,安全风险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地震防护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震防护架,包括支撑杆、防护架、声光报警器、按钮和收展结构,所述防护架两端均与支撑杆相连接,所述支撑杆顶端安装有声光报警器,所述支撑杆外侧表面设置有按钮,并且声光报警器与按钮进行电性连接,所述收展结构设置于防护架表面,所述收展结构包括固定架、转动架、凹槽、折叠杆、连接槽、插销、滑钮和全方位防护装置,所述防护架由固定架和转动架组成,所述固定架上下两端均与支撑杆相固定,所述转动架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支撑杆转动配合,所述固定架和转动架底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折叠杆位于凹槽内侧,并且折叠杆末端与凹槽相铰接,所述折叠杆一侧折叠端开设有连接槽,并且折叠杆另一侧折叠端与插销滑动连接,所述滑钮与折叠杆侧面滑动连接,并且插销随滑钮同步移动,所述转动架外侧设置有全方位防护装置。
[0006]优选的,所述全方位防护装置包括收纳仓、发条弹簧卷轴和防护网,所述转动架外侧安装有收纳仓,所述收纳仓内侧与发条弹簧卷轴转动连接,所述防护网一侧与发条弹簧卷轴相连接,并且防护网另一侧延伸出收纳仓并与固定架侧面相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转动架与固定架的形状大小相等,并且转动架的最大翻转角度为90度。
[0008]优选的,所述转动架与固定架合并时,所述折叠杆完全收折进凹槽内侧。
[0009]优选的,所述转动架翻转至最大角度时,所述折叠杆展开至笔直状态。
[0010]优选的,所述折叠杆处于笔直状态时,所述连接槽与插销处于同一水平方向上。
[0011]优选的,所述插销末端和连接槽内壁均安装有强磁铁,并且两组强磁铁相互吸附。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通过在防护架表面设置了收展结构,在未发生灾情时,可将固定架与转动架合并,使折叠杆折起并收进凹槽内,同时防护网在发条弹簧卷轴恢复形变的作用力
下收卷回收纳仓内,能够大大减小体积,便于布置在室内,从而在灾情发生时能够快速进入避震。
[0014]本技术通过在转动架外侧设置了全方位防护装置,在转动架翻开时,防护网会从收纳仓内被拉出,使防护网铺设在固定架与转动架之间,能够抵御迸射的碎石,进一步提升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防护网拆除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折叠杆局部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转动架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收纳仓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支撑杆

1、防护架

2、声光报警器

3、按钮

4、收展结构

5、固定架

51、转动架

52、凹槽

53、折叠杆

54、连接槽

55、插销

56、滑钮

57、全方位防护装置

58、收纳仓

581、发条弹簧卷轴

582、防护网

583、强磁铁

59。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0023]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地震防护架,包括支撑杆1、防护架2、声光报警器3、按钮4和收展结构5,防护架2两端均与支撑杆1相连接,支撑杆1顶端安装有声光报警器3,支撑杆1外侧表面设置有按钮4,并且声光报警器3与按钮4进行电性连接,收展结构5设置于防护架2表面。
[0024]本技术中收展结构5包括固定架51、转动架52、凹槽53、折叠杆54、连接槽55、插销56、滑钮57和全方位防护装置58,防护架2由固定架51和转动架52组成,固定架51上下两端均与支撑杆1相固定,转动架52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支撑杆1转动配合,固定架51和转动架52底部均开设有凹槽53,折叠杆54位于凹槽53内侧,并且折叠杆54末端与凹槽53相铰接,折叠杆54一侧折叠端开设有连接槽55,并且折叠杆54另一侧折叠端与插销56滑动连接,滑钮57与折叠杆54侧面滑动连接,并且插销56随滑钮57同步移动,转动架52外侧设置有全方位防护装置58,转动架52与固定架51的形状大小相等,并且转动架52的最大翻转角度为90度,使转动架52与固定架51之间能够形成三角空间,以提升稳定性,转动架52与固定架51合并时,折叠杆54完全收折进凹槽53内侧,以缩小体积,收纳便捷,转动架52翻转至最大角度时,折叠杆54展开至笔直状态,能够撑在转动架52与固定架51之间,以提升稳定性,折叠杆54处于笔直状态时,连接槽55与插销56处于同一水平方向上,能够将插销56插入连接槽55确保折叠杆54保持笔直,插销56末端和连接槽55内壁均安装有强磁铁59,并且两组强磁铁59相互吸附,避免插销56受震轻易脱离连接槽55从而影响结构牢固性。
[0025]本技术中全方位防护装置58包括收纳仓581、发条弹簧卷轴582和防护网583,转动架52外侧安装有收纳仓581,收纳仓581内侧与发条弹簧卷轴582转动连接,防护网583一侧与发条弹簧卷轴582相连接,并且防护网583另一侧延伸出收纳仓581并与固定架51侧
面相连接。
[0026]工作原理如下:
[0027]第一,使用前,需要将支撑杆1安装至室内墙角处,因墙角呈三角形,在力学上是最能承重的,不容易坍塌,使支撑杆1能够为防护架2提供稳固支撑,然后为声光报警器3替换新的电池,以确保声光报警器3在灾时有足够的电量续航。
[0028]第二,在地震发生时,如果贸然离开室内,被砸死、砸伤的概率很高,因此首先选择室内避震,可去往室内墙角处躲避,进入墙角后,将转动架52翻开,使转动架52与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防护架,包括支撑杆(1)、防护架(2)、声光报警器(3)和按钮(4),所述防护架(2)两端均与支撑杆(1)相连接,所述支撑杆(1)顶端安装有声光报警器(3),所述支撑杆(1)外侧表面设置有按钮(4),并且声光报警器(3)与按钮(4)进行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展结构(5),所述收展结构(5)设置于防护架(2)表面,所述收展结构(5)包括固定架(51)、转动架(52)、凹槽(53)、折叠杆(54)、连接槽(55)、插销(56)、滑钮(57)和全方位防护装置(58),所述防护架(2)由固定架(51)和转动架(52)组成,所述固定架(51)上下两端均与支撑杆(1)相固定,所述转动架(52)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支撑杆(1)转动配合,所述固定架(51)和转动架(52)底部均开设有凹槽(53),所述折叠杆(54)位于凹槽(53)内侧,并且折叠杆(54)末端与凹槽(53)相铰接,所述折叠杆(54)一侧折叠端开设有连接槽(55),并且折叠杆(54)另一侧折叠端与插销(56)滑动连接,所述滑钮(57)与折叠杆(54)侧面滑动连接,并且插销(56)随滑钮(57)同步移动,所述转动架(52)外侧设置有全方位防护装置(58)。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康现栋张剑玺刘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地震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