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相交流电机的电子启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610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单相交流电机的电子启动电路,它包括检测电路(2)、整流滤波电路(3)、触发电路(4)和电子开关电路(5),其中检测电路(2)与电机主绕组(1)串联在一起,电子开关电路(5)与电机启动绕组(6)串联在一起,检测电路(2)将电机主绕组(1)电流参数转换成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经过整流滤波电路(3)处理送到触发电路(4)的输入端,触发电路(4)根据该检测信号控制电子开关电路(5)的开闭,从而控制电机启动绕组(6)的通电或者断电。它工作可靠、寿命较长、成本低、体积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相交流电机的电子启动电路
技术介绍
:单相交流电动机由于其结构简单,强度好和高性能而被广泛使用于冰箱,冷冻机,空调,洗衣机,干衣机,电扇,泵等家庭器具或工业应用.一般的三相交流电动机在接通三相交流电后,电动机定子绕组通过交变电流后产生旋转磁场并感应转子使转子转动.而单相交流电动机通单相交流电后只能产生极性和强度交替变化的磁场,不能产生旋转磁场,因此单相交流电动机必须另外设计使它产生旋转磁场,转子才能转动,即单相交流电动机都不能自启动.一般按使用的启动方法分为分相式,电容式和罩极式等类型这些单相交流电动机通常装有笼式转子和两个绕组的绕线定子,主绕组作为运行绕组,副绕组作为启动绕组。在电动机启动阶段,对主绕组提供交变电压,并对启动绕组暂时提供交变电压,使启动绕组电流相对于主绕组线圈的电流接近90度的相位差,从而使定子在气隙中生成旋转磁场.电容启动式即是在启动绕组上串联大容量的电容器实现主,副绕组的电相角成90度。为了在电动机启动阶段对启动绕组暂时提供电压,通常是在启动绕组上串联机械离心开关,电动机启动阶段,当转速达到同步转速的70-85%时,离心开关依靠离心力断开启动绕组,由主绕组持续运行。由于机械离心开关有机械触点,开关通断时产生电弧火花,使离心开关使用寿命变短,可靠性降低;同时机械离心开关必须安装在电动机内部,增加了电动机的体积和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可靠、寿命较长、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的单相交流电机的电子启动电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相交流电机的电子启动电路,它包括检测电路、整流滤波电路、触发-->电路和电子开关电路,其中检测电路与电机主绕组串联在一起,电子开关电路与电机启动绕组串联在一起,检测电路将电机主绕组电流参数转换成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经过整流滤波电路处理送到触发电路的输入端,触发电路根据该检测信号控制电子开关电路的开闭,从而控制电机启动绕组的通电或者断电。它的电路结构简单,无触点,不受开关次数限制,工作可靠,寿命较长,体积小,成本较低。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检测电路为一个串联在电机主绕组上的精密无感电阻R1,精密无感电阻R1的阻值范围为:20毫欧至100毫欧,依据电动机额定工作电流的大小和启动时要求启动绕组的切换时间选择合适的电阻值,电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触发电路主要由光电双向可控硅驱动器IC1组成,通过光电双向可控硅驱动器对主绕组和启动绕组所加电压的极性进行隔离,使主绕组回路的采样控制信号和启动绕组回路完全分开,不因施加在启动绕组上电压极性的改变而受到影响,当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在实现电动机正向或反向启动时,能够与启动绕组接线无关,而由所加控制电压的极性控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包括一双向可控硅BG,电路结构更加简单。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电子开关电路还可以包括一个压敏电阻R5.压敏电阻R5与双向可控硅BG并联,压敏电阻R5与双向可控硅并联,用于吸收可能加在双向可控硅BG上的高压,保护元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机启动绕组的工作回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有电源极性切换装置,可以简单方便地改变所加在启动绕组工作回路上控制电压的极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一个二极管D1、电容C1、电容C2,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方框图;-->图2是图1对应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检测电路2、整流滤波电路3、触发电路4和电子开关电路5,其中检测电路2与电机主绕组1串联在一起,电子开关电路5与电机启动绕组6串联在一起,检测电路2将电机主绕组1电流参数转换成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经过整流滤波电路3处理送到触发电路4的输入端,触发电路4根据该检测信号控制电子开关电路5的开闭,从而控制电机启动绕组6的通电或者断电。所述检测电路2为一个串联在电机主绕组1上的精密无感电阻R1,精密无感电阻R1的阻值范围为:20毫欧至100毫欧。所述触发电路4包括光电双向可控硅驱动器IC1和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所述电子开关电路5包括一双向可控硅BG和一个压敏电阻R5.压敏电阻R5与双向可控硅BG并联。所述电机启动绕组6的工作回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有电源极性切换装置。所述整流滤波电路3包括一个二极管D1、电容C1、电容C2。电源极性切换装置是转换开关K,转换开关K上拨和下拨可以转换电机启动绕组6的工作回路的电源输入端的极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电机主绕组1的工作回路两端分别连接W-Bk端和BU端,当电机主绕组1启动时,电动机在启动阶段流过电机主绕组1的电流由大变小,在精密无感电阻R1上产生的压降是由大变小,启动刚开始,当精密无感电阻R1上产生的压降足够大,该压降信号通过整流滤波电路3驱动触发电路4,触发电路4控制电子开关电路5中的一双向可控硅BG导通,电机启动绕组6的工作回路开始工作,使电机转子转动,当转速达到同步转速的70-85%时,流过电机主绕组1的电流较小,使精密无感电阻R1上产生的压降足够小,该压降信号通过整流滤波电路3无法启动触发电路4,触发电路4使电子开关电路5中的一双向可控硅BG截止,电机启动绕组6的工作回路断开。当要改变电机的转动方向时,将电源极性切换装置对电机启动绕组6的工作回路所加电压的极性进行变换就可以,无须改变电机主绕组1的工作回路所加电压的极性进行变换,操作简单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相交流电机的电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检测电路(2)、整流滤波电路(3)、触发电路(4)和电子开关电路(5),其中检测电路(2)与电机主绕组(1)串联在一起,电子开关电路(5)与电机启动绕组(6)串联在一起,检测电路(2)将电机主绕组(1)电流参数转换成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经过整流滤波电路(3)处理送到触发电路(4)的输入端,触发电路(4)根据该检测信号控制电子开关电路(5)的开闭,从而控制电机启动绕组(6)的通电或者断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相交流电机的电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检测电路(2)、整流滤波电路(3)、触发电路(4)和电子开关电路(5),其中检测电路(2)与电机主绕组(1)串联在一起,电子开关电路(5)与电机启动绕组(6)串联在一起,检测电路(2)将电机主绕组(1)电流参数转换成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经过整流滤波电路(3)处理送到触发电路(4)的输入端,触发电路(4)根据该检测信号控制电子开关电路(5)的开闭,从而控制电机启动绕组(6)的通电或者断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相交流电机的电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2)为一个串联在电机主绕组(1)上的精密无感电阻R1,精密无感电阻R1的阻值范围为:20毫欧至100毫欧。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楚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