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视觉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588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视觉检测装置,包括:振动盘、送料机构及检测机构,送料机构中的进料端与振动盘的出料口相连,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台,在检测台上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与送料机构的出料端相连,在检测台上设置有第一立杆,在第一立杆上设置有视觉检测仪及环形无影灯,在检测台上前后滑动设置有推杆,推杆与推拉气缸的活塞杆相连,在检测台上设置有第一感应开关和第二感应开关,第一感应开关朝向环形无影灯与输送带之间的间隙,第一感应开关通过中控装置与视觉检测仪电连接,第二感应开关位于输送带上方、并与推杆前后对齐,第二感应开关通过中控装置与视觉检测仪及推拉气缸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自动化检测,提高检测效率。高检测效率。高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视觉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全自动视觉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生产小体积铆接产品时,需要对铆接产品进行质量筛查。传统的筛查方式只能通过人工进行抽检,但是抽检不仅会存在一定的误查率,而且检测效率低下,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检测效率的全自动视觉检测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自动视觉检测装置,包括:振动盘、送料机构及检测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直线导轨及直线振动机,在直线导轨上设置有轨道槽,直线导轨设置在直线振动机上,轨道槽的进料端与振动盘的出料口相连,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台,在检测台上设置有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主动带轮与调速电机相连,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与轨道槽的出料端相连,在检测台上设置有第一立杆,在第一立杆上设置有视觉检测仪,在位于视觉检测仪下方的第一立杆上设置有环形无影灯,视觉检测仪与环形无影灯的中空部相对齐,在位于输送带后侧的检测台上前后滑动设置有推杆,推杆与推拉气缸的活塞杆相连,在检测台上设置有第一感应开关和第二感应开关,第一感应开关朝向环形无影灯与输送带之间的间隙,第一感应开关通过中控装置与视觉检测仪电连接,第二感应开关位于输送带上方、并与推杆前后对齐,第二感应开关通过中控装置与视觉检测仪及推拉气缸电连接。
[0005]进一步的,前述的全自动视觉检测装置,其中,在直线导轨的轨道槽的底壁上设置有通孔,在直线导轨上设置有对射光电开关,对射光电开关对准轨道槽底部上的通孔,对射光电开关通过中控装置与振动盘电连接。
[0006]进一步的,前述的全自动视觉检测装置,其中,在位于输送带前侧的检测台上设置有与推杆前后对齐的废料盒。
[0007]进一步的,前述的全自动视觉检测装置,其中,在位于输送带右端的检测台上设置有落料斗。
[0008]进一步的,前述的全自动视觉检测装置,其中,视觉检测仪与第一立杆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在第一立杆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座,在第一连接座上设置有抱箍孔,第一连接座通过抱箍孔箍紧在第一立杆上,在第一连接座上铰接有直角连接板,直角连接板的水平部与第一连接座水平铰接,直角连接板的垂直部与视觉检测仪相连。
[0009]进一步的,前述的全自动视觉检测装置,其中,环形无影灯与第一立杆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在位于视觉检测仪下方的第一立杆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座,在第二连接座上也设置有抱箍孔,第二连接座通过抱箍孔箍紧在第一立杆上,环形无影灯与第二连接座水平铰接。
[0010]进一步的,前述的全自动视觉检测装置,其中,第一感应开关和第二感应开关与检
测台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在检测台上设置有第二立杆,在第二立杆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座和第四连接座,在第三连接座和第四连接座上均设置有抱箍孔,第三连接座和第四连接座均通过抱箍孔箍紧在第二立杆上,在第三连接座上设置有向前伸出的第一连接杆,在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一感应开关设置在第一支架上,在第四连接座上设置有向前伸出的第二连接杆,在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二感应开关设置在第二支架上。
[0011]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实现自动化检测,从而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全自动视觉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全自动视觉检测装置,包括:振动盘1、送料机构及检测机构,本实施例中,振动盘1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直线导轨2及直线振动机21,在直线导轨2上设置有轨道槽22,直线导轨2设置在直线振动机21上,轨道槽22的进料端与振动盘1的出料口相连,在直线导轨2的轨道槽22的底壁上设置有通孔,在直线导轨2上设置有对射光电开关23,对射光电开关23对准轨道槽22底部上的通孔,对射光电开关23通过中控装置与振动盘1电连接。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台3,在检测台3上设置有主动带轮31和从动带轮32,主动带轮31与调速电机33相连,在主动带轮31和从动带轮32之间设置有输送带34,输送带34与轨道槽22的出料端相连,在检测台3上设置有第一立杆35,在第一立杆35上设置有视觉检测仪4,在位于视觉检测仪4下方的第一立杆35上设置有环形无影灯5,视觉检测仪4与环形无影灯5的中空部相对齐,在位于输送带34后侧的检测台3上前后滑动设置有推杆6,推杆6与推拉气缸61的活塞杆相连,在检测台3上设置有第一感应开关36和第二感应开关37,第一感应开关36朝向环形无影灯5与输送带34之间的空隙,第一感应开关36通过中控装置与视觉检测仪4电连接,第二感应开关37位于输送带34上方、并与推杆6前后对齐,第二感应开关37通过中控装置与视觉检测仪4及推拉气缸61电连接。在位于输送带34前侧的检测台3上设置有与推杆6前后对齐的废料盒38,在位于输送带34右端的检测台3上设置有落料斗39。
[0015]本实施例中,视觉检测仪4与第一立杆35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在第一立杆35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座351,在第一连接座351上设置有抱箍孔,第一连接座351通过抱箍孔箍紧在第一立杆35上,在第一连接座351上铰接有直角连接板3511,直角连接板3511的水平部与第一连接座351水平铰接,直角连接板3511的垂直部与视觉检测仪4相连。环形无影灯5与第一立杆35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在位于视觉检测仪4下方的第一立杆35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座352,在第二连接座352上也设置有抱箍孔,第二连接座352通过抱箍孔箍紧在第一立杆35上,环形无影灯5与第二连接座352水平铰接。第一连接座351和第二连接座352均通过抱箍孔箍紧在第一立杆35上,既方便将第一连接座351和第二连接座352安装在第一立杆35上,又方便调节第一连接座351和第二连接座352在第一立杆35的上下位置,这样在更换不同规格的视觉检测仪4和环形无影灯5时,方便调节视觉检测仪4与环形无影灯5之间的上下间距。视觉检测仪4通过直角连接板3511铰接在第一连接座351上就能方便调节视觉检测仪4的水平位
置,从而保证与环形无影灯5的中空部上下对齐,环形无影灯5与第二连接座352相铰接,方便调节环形无影灯5的水平位置,从而保证环形无影灯5向下对准输送带34。
[0016]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开关36和第二感应开关37与检测台3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在检测台3上设置有第二立杆30,在第二立杆30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座301和第四连接座302,在第三连接座301和第四连接座302上均设置有抱箍孔,第三连接座301和第四连接座302均通过抱箍孔箍紧在第二立杆30上,在第三连接座301上设置有向前伸出的第一连接杆3011,在第一连接杆3011上设置有第一支架3012,第一感应开关36设置在第一支架3012上,在第四连接座302上设置有向前伸出的第二连接杆3021,在第二连接杆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视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盘、送料机构及检测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直线导轨及直线振动机,在直线导轨上设置有轨道槽,直线导轨设置在直线振动机上,轨道槽的进料端与振动盘的出料口相连,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台,在检测台上设置有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主动带轮与调速电机相连,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与轨道槽的出料端相连,在检测台上设置有第一立杆,在第一立杆上设置有视觉检测仪,在位于视觉检测仪下方的第一立杆上设置有环形无影灯,视觉检测仪与环形无影灯的中空部相对齐,在位于输送带后侧的检测台上前后滑动设置有推杆,推杆与推拉气缸的活塞杆相连,在检测台上设置有第一感应开关和第二感应开关,第一感应开关朝向环形无影灯与输送带之间的间隙,第一感应开关通过中控装置与视觉检测仪电连接,第二感应开关位于输送带上方、并与推杆前后对齐,第二感应开关通过中控装置与视觉检测仪及推拉气缸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视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直线导轨的轨道槽的底壁上设置有通孔,在直线导轨上设置有对射光电开关,对射光电开关对准轨道槽底部上的通孔,对射光电开关通过中控装置与振动盘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视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输送带前侧的检测台上设置有与推杆前后对齐的废料盒。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嘉洋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