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跑步状态下基于近零点速度观测的惯性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525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跑步状态下基于近零点速度观测的惯性定位方法,将惯性传感器固定于足跟部,引入下肢“L”形固连刚体旋转模型,基于俯仰角速度衰减特性,采用峰值检测方法确定速度最佳近零点及近零区间,可以准确有效地检测出行人惯性导航系统在跑步状态下的速度修正点,之后在近零区间内估算此时小速度,以此时传感器所处位置的小速度作为观测量进行卡尔曼滤波,可以有效抑制跑步状态下系统误差的发散,提高惯性定位精度。提高惯性定位精度。提高惯性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跑步状态下基于近零点速度观测的惯性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行人自主导航定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跑步状态下基于近零点速度观测的惯性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基于惯性传感器的行人导航定位技术是在卫星拒止情况下实现人员精准定位的关键技术,不加修正的惯性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随时间累积而发散,零速修正算法(Zero Velocity Update ZUPT)利用人员在走路时脚部存在零速区间的特性,采用固定于足部的惯性传感器的配置方案,引入速度为零的观测量进行卡尔曼滤波估计系统误差,修正系统状态,提高定位精度。传统ZUPT算法所采用的固定阈值零速检测方法与零速度观测方法很难适应跑步状态下的高动态特性,进而导致传统ZUPT算法在跑步状态下失效,目前已有相关研究采用自适应阈值、多传感器零速检测、深度学习等方法解决上述问题,然而这些方法虽然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其需要不断地进行参数调整,不够灵活、简洁和方便,同时泛化能力有限,不利于普及应用,因此如何设计一套更为简单、灵活、稳定的跑步状态下的惯性定位算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跑步状态下基于近零点速度观测的惯性定位方法,具有简洁性、方便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抑制跑步状态下惯导系统的误差发散,提高跑步状态下惯性定位精度。
[0004]一种跑步状态下基于近零点速度观测的惯性定位方法,包括:
[0005]步骤一、在落地脚着地过程中,将脚跟与地面的接触点作为旋转中心,将惯性传感器设置在靠近旋转中心的位置;其中,设惯性传感器与旋转中心的距离为ΔR;在人脚落地减速时,将脚部与小腿近似看作为一个“L”形固连刚体;
[0006]步骤二、检测最佳近零点以及近零区间,具体为:
[0007]对于惯性传感器在各个时刻采集的落地脚的俯仰角速度ω
x
(k)序列,当某个时刻的俯仰角速度的值比其前一时刻和后一时刻的值都大时,且该时刻的俯仰角速度为负值时,该时刻的俯仰角速度为峰值点,按照该规则确定各个峰值点,组成最佳近零点的集合Peak;
[0008]取俯仰角速度ω
x
(k)序列中最佳近零点前的若干数据点作为近零区间;
[0009]步骤三、对近零区间中各点小速度进行估计,利用固连刚体圆周运动的特性进行如下计算:
[0010][0011]其中v(k)为k时刻人脚的绝对速度,v
x
(k)、v
y
(k)、v
z
(k)为导航坐标系下k时刻的x、y和z轴方向的速度;导航坐标系定义为东北天坐标系;
[0012]在近零区间的各个采样时刻,利用惯性导航系统解算获得人脚相对于地面的俯仰
角θ,继而获得导航坐标系下人脚在z轴方向的速度分量:
[0013]v
z
(k)≈ε
z
(k)=v(k)sin(θ)
[0014]ε
z
(k)定义为当前k时刻的z轴方向小速度;
[0015]再获得x轴与y轴的合速度,即速度的水平分量为:
[0016][0017]ε
xy
(k)定义为当前k时刻的x轴与y轴的合方向的小速度;
[0018]由此根据速度的水平分量v
xy
(k)得到当前时刻k的导航坐标系下人脚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速度:
[0019][0020][0021]其中,和分别表示当前k时刻之前一段设定时间计算的x方向速度的均值和y方向速度的均值;ε
x
(k)和ε
y
(k)分别定义为当前时刻k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小速度;
[0022]步骤四、在近零区间,以k时刻惯性传感器所处位置的小速度作为观测量进行卡尔曼滤波,对惯性导航系统输出的参数值进行修正,其中,观测量为:
[0023][0024]p
z
(k)表示惯导系统解算得到的自身高度;v

x
(k)、v

y
(k)和v

z
(k)分别表示惯导系统解算得到的k时刻的三个坐标轴方向的速度。
[0025]较佳的,所述步骤一中,ΔR小于10厘米。
[0026]进一步的,在检测最佳近零点时,对惯性传感器在各个时刻采集的落地脚的俯仰角速度ω
x
(k)进行均值滤波,利用滤波后的俯仰角速度进行最佳近零点检测。
[0027]较佳的,所述均值滤波的窗口长度为3。
[0028]较佳的,所述步骤二中,若干个数据点的数为表示向下取整,n表示均值滤波的窗口长度。
[0029]较佳的,所述步骤二中,将对于峰值点小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ω
t
从集合Peak中剔除。
[0030]较佳的,所述步骤三中,设定时间取0.5s以内。
[0031]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跑步状态下基于近零点速度观测的惯性定位方法,将惯性传感器固定于足跟部,引入下肢“L”形固连刚体旋转模型,基于俯仰角速度衰减特性,采用峰值检测方法确定速度最佳近零点及近零区间,可以准确有效地检测出行人惯性导航系统在跑步状态下的速度修正点,之后在近零区间内估算此时小速度,以此时传感器所处位置的小速
度作为观测量进行卡尔曼滤波,可以有效抑制跑步状态下系统误差的发散,提高惯性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跑步状态下基于近零点速度观测的惯性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0034]图2为惯性传感器配置示意图;
[0035]图3脚跟落地起落状态示意图;
[0036]图4为峰值点检测方法示意图;
[0037]图5为本专利技术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效果对比轨迹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9]参见图1,该图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跑步状态下基于近零点速度观测的惯性定位方法的流程图。一种跑步状态下基于近零点速度观测的惯性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0]S1:如图2所示为惯性传感器配置示意图,在落地脚着地过程中,脚跟与地面的接触点即旋转中心为理想零速部位,但是由于惯性传感器尺寸限制与安装限制,惯性传感器将无法被配置到旋转中心,因此目前所配置的位置与理想零速部位存在偏差ΔR(ΔR小于10厘米);
[0041]S2:如图2所示为人体脚跟部落地时起落状态示意图,在落地减速时人体脚部与小腿可近似看作为一个“L”形固连刚体,单脚从落地的减速状态开始到脚掌贴地,可看作是“L”形固连刚体绕O1点旋转的过程,此过程中整个刚体处于减速状态(实际情况中脚跟落地后先加速旋转后快速减速),脚跟部的O1点为刚体旋转的旋转中心点O1为理想零速部位。由于在跑步状态中,“L”形刚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跑步状态下基于近零点速度观测的惯性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在落地脚着地过程中,将脚跟与地面的接触点作为旋转中心,将惯性传感器设置在靠近旋转中心的位置;其中,设惯性传感器与旋转中心的距离为ΔR;在人脚落地减速时,将脚部与小腿近似看作为一个“L”形固连刚体;步骤二、检测最佳近零点以及近零区间,具体为:对于惯性传感器在各个时刻采集的落地脚的俯仰角速度ω
x
(k)序列,当某个时刻的俯仰角速度的值比其前一时刻和后一时刻的值都大时,且该时刻的俯仰角速度为负值时,该时刻的俯仰角速度为峰值点,按照该规则确定各个峰值点,组成最佳近零点的集合Peak;取俯仰角速度ω
x
(k)序列中最佳近零点前的若干数据点作为近零区间;步骤三、对近零区间中各点小速度进行估计,利用固连刚体圆周运动的特性进行如下计算:其中v(k)为k时刻人脚的绝对速度,v
x
(k)、v
y
(k)、v
z
(k)为导航坐标系下k时刻的x、y和z轴方向的速度;导航坐标系定义为东北天坐标系;在近零区间的各个采样时刻,利用惯性导航系统解算获得人脚相对于地面的俯仰角θ,继而获得导航坐标系下人脚在z轴方向的速度分量:v
z
(k)≈ε
z
(k)=v(k)sin(θ)ε
z
(k)定义为当前k时刻的z轴方向小速度;再获得x轴与y轴的合速度,即速度的水平分量为:ε
xy
(k)定义为当前k时刻的x轴与y轴的合方向的小速度;由此根据速度的水平分量v
xy
(k)得到当前时刻k的导航坐标系下人脚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速度:向的速度:其中,和分别表示当前k时刻之前一段设定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志红张平孟之栋李浩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