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5209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39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层和第一发光器件,多个第一发光器件间隔设置于衬底层的一侧,第一发光器件包括沿平行于衬底层的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一发光元件,各第一发光元件设置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以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能够驱动第一发光元件发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可以使显示面板外部的环境光透过第一发光器件中的透光率较高的膜层透过显示面板,如此,在不降低显示面板的像素排布密度的前提下,即在不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提高显示面板的透光率,便于将感光组件集成在显示面板中。中。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用户对屏占比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显示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0003]传统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需要集成诸如前置摄像头、听筒以及红外感应元件等。现有技术中,可在显示屏上开槽(Notch)或开孔,外界光线可通过屏幕上的开槽或开孔进入位于屏幕下方的感光组件。但是这些电子设备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并不能在整个屏幕的各个区域均进行显示,例如其前置摄像头对应区域不能显示画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实现显示面板的至少部分区域可透光且可显示,便于感光组件的屏下集成。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层;第一发光器件,多个第一发光器件间隔设置于衬底层的一侧,第一发光器件包括沿平行于衬底层的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一发光元件,各第一发光元件设置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以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能够驱动第一发光元件发光。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器件包括一个第二电极、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和多个第一电极,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分别设置于第二电极沿平行于所述衬底层方向的多侧,且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均与第二电极接触,多个第一电极分别设置于多个第一发光元件远离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可选的,一个第一发光器件中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颜色相同;可选地,一个第一发光器件中的两个第一电极相互呈镜像结构设置。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发光器件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可选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器件中的第一电极、第一发光元件以及第二电极沿第三方向层叠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第二发光器件以及第二电极沿第四方向层叠设置,第三方向与第四方向相交;可选的,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垂直。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具有第一倾斜面,第一倾斜面设置于第一电极远离第一发光元件的一侧,第一倾斜面相对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倾斜设置,以使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经第一倾斜面后朝向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出光;可选地,第一倾斜面在衬底层的正投影面积为S1,第一发光器件在衬底层的正投影面积为S2,50%≤S1/S2≤65%。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倾斜面沿远离衬底层的方向倾斜设置,第一倾斜面和衬底层之间形成让位空间;第一发光器件还包括支撑部,支撑部设置于让位空间内;可选的,支撑部在衬底层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极在衬底层上的正投影之内。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包括半透半反膜层,第一倾斜面设置于半透半反膜层
的表面;可选的,第一倾斜面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夹角θ满足:42.5
°
≤θ≤47.5
°
;可选的,第一倾斜面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夹角θ为45
°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包括透光层和光调整层,透光层设置于第一发光元件与光调整层之间,第一倾斜面设置于透光层远离第一发光元件的一侧,光调整层设置于第一倾斜面并用于调整第一发光元件的出光方向;可选地,光调整层包括光反射层和/或光折射层,光反射层用于将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光反射至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光折射层用于将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经过光折射层后朝向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出光。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具有第二倾斜面,第二倾斜面设置于第二电极远离第二发光元件一侧,第二倾斜面相对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倾斜设置,以使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经第二倾斜面后朝向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出光。
[0014]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00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将第一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第一发光元件均设置在衬底层上,可以使显示面板外部的环境光透过第一发光器件中的透光率较高的膜层透过显示面板,如此,在不降低显示面板的像素排布密度的前提下,即在不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提高显示面板的透光率,便于将感光组件集成在显示面板中。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图1沿B

B的剖视示意图;
[0019]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图1沿B

B的剖视示意图;
[0020]图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图1沿B

B的剖视示意图;
[0021]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主视图;
[0022]图6为图5沿C

C的剖视示意图;
[0023]图7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中图1沿B

B的剖视示意图;
[0024]图8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中图1沿B

B的剖视示意图;
[0025]图9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中图1沿B

B的剖视示意图;
[0026]图10本申请再一实施例中图1沿B

B的剖视示意图;
[0027]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主视图;
[0028]图12为图11沿D

D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00、显示面板;110、衬底层;120、第一发光器件;121、第一电极;121a、第一倾斜面;1211、半透半反膜层;1212、透光层;1213、光调整层;122、第一发光元件;123、第二电极;123a、第二倾斜面;124、支撑部;
[0031]130、第二发光器件;131、第三电极;132、第二发光元件;133、第四电极;
[0032]140、封装层;
[0033]150、支撑件;
[0034]200、感光组件;
[0035]10、显示装置;
[0036]AA、显示区;AA1、第一显示区;AA2、第二显示区;NA、非显示区;S1、第一表面;S2、第二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申请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层;第一发光器件,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间隔设置于所述衬底层的一侧,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包括沿平行于所述衬底层的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一发光元件,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以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发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包括一个所述第二电极、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沿平行于所述衬底层方向的多侧,且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均与所述第二电极接触,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远离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优选的,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中的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颜色相同;优选的,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中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相互呈镜像结构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优选的,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中的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沿第三方向层叠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中的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沿第四方向层叠设置,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相交;优选的,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具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倾斜面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倾斜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经所述第一倾斜面后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出光;优选的,所述第一倾斜面在所述衬底层的正投影面积为S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照华郭登环张宏刚安儒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