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熵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506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熵储氢合金,分子通式为T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熵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氢材料,特别涉及一种高熵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能源是人类社会生产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到现在为止,全球的能源主 要是来自于化石能源的燃烧和加工,而与此同时引起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因此清洁能源的开发也就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氢能、风能以及 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讨论和研究也热火朝天起来。其中,关于氢的存储问题 是氢能研究方面的关键。
[0003]氢气的存储主要分为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气态储氢主要是通 过高压气罐,通过这种方法储存氢气,虽然其储氢密度较高,但是在运输过程 中有较大的安全隐患。液态储氢是通过超低温的方式将氢气冷却成液态,但是 这种方式耗能较大,仅此过程消耗的能量要占到存储能量的25

45%左右,同时 还要增加隔热层,应用受限。由此可见,固态储氢是较为合适的方式。在一定 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通过储氢合金将氢吸附到金属的间隙中形成金属氢化物, 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而在一定条件下,储氢合金在吸收热量的同时又会释 放出吸收的氢气。但作为储氢介质,从可应用的前景来看,也需要满足具有高 且可逆的储氢容量,吸放氢平台适中,吸放氢平台小且滞后较小,合金易于活 化,具有较好的吸放氢动力学,同时资源丰富,成本较低等。
[0004]储氢合金的种类主要有稀土系、钛铁系、锆系、钒系和镁系。稀土类的储 氢合金储氢容量较低并且成本高;钛铁系储氢合金能够可逆的大量吸放氢,并 且元素资源丰富,但是活化比较困难;锆系放氢温度太高;钒系储氢合金动力 学性能差,放氢压力低,并且难于活化;镁系吸放氢动力学较差。
[0005]由于以上原因,现有的储氢合金难以满足应用要求,也就阻碍了储氢材料 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储氢材料吸放氢量小、活化性能不好、吸放氢温度较 高、滞后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熵储氢合金,具有高储氢 量、室温下可逆吸放氢同时滞后较小;同时不含稀土元素,成本低并且使用前 无需活化。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高熵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种高熵储氢合金,分子通式为Ti
a
Zr
b
Cr
c
Mn
d
Fe
x
Co
y
V
z

[0010]其中16≤a≤28at%,5≤b≤16at%,5≤c≤23at%,16≤d≤30at%,5≤x≤12at%, 5≤y≤16at%,5≤z≤8at%,且a+b+c+d+x+y+z=100。
[0011]具体的,本专利技术的高熵储氢合金的工作条件为常温常压。
[0012]优选的,18≤a≤24at%,10≤b≤15at%,18≤d≤30at%,5≤x≤8at%,7≤y≤17at%, 5≤z≤7at%。
[0013]优选的,所述高熵储氢合金分子通式为Ti
18
Zr
15
Cr
17
Mn
18
Fe8Co
17
V7。
[0014]优选的,所述高熵储氢合金分子通式为Ti
20
Zr
13
Cr
17
Mn
25
Fe5Co
13
V7。
[0015]优选的,所述高熵储氢合金分子通式为Ti
24
Zr
10
Cr
17
Mn
30
Fe5Co7V7。
[0016]所述的高熵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在氩气的保护下,将单质元素Ti、Zr、Cr、Mn、Fe、Co、V进行合金化熔 炼,完全熔融后形成块状合金,然后将合金翻转之后再进行二次熔炼,将合金 翻转多次之后,得到高熵储氢合金。
[0018]优选的,所述的高熵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19](1)按分子式称量各组分原料;
[0020](2)将称量好的各组分原料放入高真空的电弧熔炼炉中的水冷坩埚中,打 开冷却水,充入氩气;
[0021](3)开启电流,对原料进行熔炼;待原料熔炼至溶汤状时,开启磁搅拌, 时间控制在2.5~3.5min;
[0022](4)停止电流后,将合金翻面,并重复步骤(3);
[0023](5)翻面4~5次后,待合金块完全冷却后取出,得到高熵储氢合金。
[0024]优选的,步骤(2)中,各组分原料按照成分的挥发难易程度由下至上放置 在水冷坩埚中。
[0025]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充入氩气,具体为:
[0026]先打开粗抽阀1~2分钟后关闭,充入氩气将管道残留的空气排出,再打开 粗抽阀和分子泵,待熔炉内的真空度低于2*10
‑3Pa后,充入氩气作为保护气体。
[0027]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高熵储氢合金中Ti、Zr、V摩尔比为(2.6~3.5):(1.5~2.2): 1,有利于保证容量的同时降低吸放氢平台。
[0028]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为:本专利技术的高熵储氢合金为BCC结构合金,主要为C14 Laves相,具有较好的储氢性能和动力学性能。本专利技术利用高熵合金本有的结构 和性能,通过成分的调控,主要通过调控Ti

Zr元素的相对比例使得合金具有较 低的吸放氢平台;同时加入适当量的V、Mn、Co、Cr、Fe。V、Mn元素能够增 大储氢容量但同样会降低平台,而Co、Cr、Fe在一定的比例下可以在不损失容 量的情况下降低前面两种元素的不利性;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高熵合金可以不用 经过活化就能直接应用。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30](1)本专利技术的高熵储氢合金能够实现在室温下的吸放氢活动,并且可以将 吸收的氢气完全的释放出来,具有良好的吸放氢平台,滞后较小,同时应用前 不需要经过活化。
[0031](2)本专利技术的高熵储氢合金,具有较高的储氢容量(1.7wt%以上),并且 吸放氢速度快,具有优异的吸放氢动力学。
[0032](3)本专利技术的高熵储氢合金,不含稀土元素,成本低。
[0033](4)本专利技术的高熵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3的Ti
18
Zr
15
Cr
17
Mn
18
Fe8Co
17
V7、 Ti
20
Zr
13
Cr
17
Mn
25
Fe5Co
13
V7、Ti
24
Zr
10
C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熵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分子通式为Ti
a
Zr
b
Cr
c
Mn
d
Fe
x
Co
y
V
z
;其中16≤a≤28at%,5≤b≤16at%,5≤c≤23at%,16≤d≤30at%,5≤x≤12at%,5≤y≤16at%,5≤z≤8at%,且a+b+c+d+x+y+z=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熵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工作条件为常温常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熵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18≤a≤24at%,10≤b≤15at%,18≤d≤30at%,5≤x≤8at%,7≤y≤17at%,5≤z≤7a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熵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分子通式为Ti
18
Zr
15
Cr
17
Mn
18
Fe8Co
17
V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熵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分子通式为Ti
20
Zr
13
Cr
17
Mn
25
Fe5Co
13
V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熵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文王胤涂兵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