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厚规格FH690级超高强度海工钢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504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厚规格FH690级超高强度海工钢板及其制备方法,组分如下:C0.08%~0.16%、Si0.15%~0.35%、Mn0.80%~1.50%、Cr0.40%~0.60%、Ni1.00%~1.65%、Mo0.20%~0.50%、Cu0.10%~0.35%、Nb0.02%~0.04%、V0.04%~0.06%、Zr0.01%~0.03%、B0.001%~0.002%、Alt0.02%~0.05%、P≤0.015%、S≤0.005%、N≤0.006%,余量为Fe。所生产的钢板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匹配,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满足船级社对FH690级钢板的要求,制造工艺简单,适应性广。适应性广。适应性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厚规格FH690级超高强度海工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材料
,涉及一种厚规格FH690级超高强度海工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厚度50mm~100mm的FH690级超高强度海洋工程结构用调质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今世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战略储备已成为制约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地球上绝大部分资源蕴藏在海洋,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各自的海域,建造了多种海洋工程装备。多变复杂的海洋服役环境决定了海洋工程用钢必须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抗疲劳、抗层状撕裂、良好的焊接性以及好的加工性等性能,这对于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提高海洋工程装备的使用寿命及开发海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F级高强韧大厚度海工钢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也是目前国内高端板材市场的紧缺品种。其中FH690级别海工钢要求屈服强度≥690MPa,抗拉强度≥770MPa,低温冲击要通过

60℃考核,具备极高的强韧性,在整个厚度上具有组织和性能均匀性,这对材料的成分和工艺设计提出了很高的挑战。
[0003]目前很多钢厂公布了690MPa级海工钢的生产工艺,公开号CN113549827A的专利文件“一种低温韧性优异的FH690级海工钢及其制造方法”、公开号CN101984119A的专利文件“NV

F690超高强度船板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公开号CN109055657A的专利文件“690MPa级低成本高强韧性贝氏体钢板及其生产工艺”,采用在线淬火方式生产的690MPa级别钢板,最大厚度只有40mm~60mm,生产的规格范围受限,此材质需求量较大的反而是厚度≥50mm的厚规格钢板。
[0004]公开号CN103710640A的专利文件“一种经济节约型调质处理690MPa级高强高韧钢板”采用连铸坯只能生产小于80mm钢板,更厚规格需采用模铸锭开坯生产,成材率较低,应用受限;且此专利技术并未介绍具体的生产工艺。
[0005]公开号CN111455256A的专利文件“一种690MPa易焊接耐蚀高强钢及其制造方法”,采用调质工艺生产690MPa易焊接耐蚀高强钢,但只保证

40℃冲击性能,不能满足FH690级钢板要求的

60℃冲击标准。
[0006]针对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合金成分设计

冶炼

加热

控制轧制

控制冷却

淬火

回火工艺,得到最大厚度100mm各项性能优异的FH690级海工钢。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厚规格FH690级超高强度海工钢板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厚规格FH690级超高强度海工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C:0.08%~0.16%、Si:0.15%~0.35%、Mn:0.80%~1.50%、Cr:0.40%~0.60%、Ni:1.00%~1.65%、Mo:0.20%~0.50%、Cu:0.10%~0.35%、Nb:0.02%~0.04%、V:0.04%~0.06%、Zr:
0.01%~0.03%、B:0.001%~0.002%、Alt:0.02%~0.05%、P:≤0.015%、S:≤0.005%、N:≤0.006%,余量为Fe和少量不可避免的杂质。
[0009]进一步的:所述海工钢厚度为50mm~100mm,屈服强度≥690MPa,抗拉强度≥770MPa~940MPa,断后伸长率≥14%,屈强比≤0.94,

60℃横向冲击功≥46J,Z向拉伸断面收缩率≥35%,具有超高强度、低温韧性优异、组织性能均匀的特点。
[0010]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厚规格FH690级超高强度海工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冶炼和浇铸过程、加热过程、轧制过程、冷却过程和热处理过程;其特征在于:1)冶炼和浇铸过程:采用转炉冶炼、炉外精炼、真空处理和连铸工艺进行生产,O含量控制在30ppm以下,N含量控制在60ppm以下,H含量控制在2ppm以下,中包钢水过热度≤25℃,投用电磁搅拌和轻压下,全程保护浇铸,连铸后得到连铸坯,连铸坯厚度250~350mm,宽度2000~2400mm;连铸坯内部低倍检验结果满足:中心偏析≤C类1.5级,中间裂纹≤1.0级,无其它裂纹缺陷;2)加热过程:钢坯加热温度1220
±
30℃,加热系数≥11min/cm,出炉后进行高压水除鳞;3)轧制过程:采用两阶段控轧工艺,一阶段开轧温度≥1020℃,保证最后一道次压下率≥18%,二阶段终轧温度为820
±
30℃;4)冷却过程:对轧后钢板进行在线冷却,返红温度为630
±
30℃,冷速≥8℃/s,后空冷至室温;5)热处理过程:将空冷至室温的热轧钢板加热至870℃~910℃进行充分奥氏体化,在炉时间3.0*t分钟后出炉水淬冷却至室温;将淬火后的钢板加热至620℃~680℃进行回火,在炉时间(3.5~4.0)*t分钟;其中t为钢板厚度,单位为mm。
[001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针对目前船舶海洋工程对厚规格FH690级超高强海工钢的大量需求,优化合金成分,采用控轧控冷和后续热处理工艺相结合,创新地采用Zr元素来替代Ti元素,通过添加一定量的Zr元素和合理的热加工工艺来确保大厚度海工钢的组织均匀性,效果显著,强韧性匹配良好,从而制备出组织均匀稳定、具有超高强韧性匹配的厚规格海工钢,满足船级社对FH690海工钢的认证要求,厚度可达50mm~100mm。
[0012]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钢板,优点如下:(1)制定优化的化学成分,通过适量的C、Mn、Si固溶强化;采用稳定的Zr氧化物和析出物达到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的目的,使组织均匀稳定,保证强度与低温冲击韧性的良好匹配;合理控制Cr、Ni、Mo贵金属元素含量,降低成本;适当添加B元素,提高钢板淬透性,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0013](2)本专利技术采用350mm厚铸坯生产具有厚度大、强度高、强韧性匹配综合性能优异的FH690海工钢,提高了再结晶区粗轧阶段压下率,保证粗轧最后一道次压下率大于18%,在压缩比低的条件下保证了钢板的组织均匀性和低温冲击韧性。
[0014](3)本专利技术设计工艺条件下生产的50mm~100mm厚规格海工钢,力学性能优异,屈服强度≥690MPa,抗拉强度≥770MPa,断后延伸率≥14%,屈强比≤0.94,

60℃横纵向冲击功≥46J,Z向拉伸断面收缩率≥35%。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100mm厚钢板厚度1/2处金相组织;图2是100mm厚钢板厚度1/4处金相组织;图3是拉伸断口形貌及典型夹杂物分析;图4是50mm厚钢板厚度1/4处金相组织;图5是50mm厚钢板厚度1/4处金相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厚规格FH690级超高强度海工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C:0.08%~0.16%、Si:0.15%~0.35%、Mn:0.80%~1.50%、Cr:0.40%~0.60%、Ni:1.00%~1.65%、Mo:0.20%~0.50%、Cu:0.10%~0.35%、Nb:0.02%~0.04%、V:0.04%~0.06%、Zr:0.01%~0.03%、B:0.001%~0.002%、Alt:0.02%~0.05%、P:≤0.015%、S:≤0.005%、N:≤0.006%,余量为Fe和少量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规格FH690级超高强度海工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工钢厚度为50mm~100mm,屈服强度≥690MPa,抗拉强度≥770MPa~940MPa,断后伸长率≥14%,屈强比≤0.94,

60℃横向冲击功≥46J,Z向拉伸断面收缩率≥35%,具有超高强度、低温韧性优异、组织性能均匀的特点。3.一种厚规格FH690级超高强度海工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冶炼和浇铸过程、加热过程、轧制过程、冷却过程和热处理过程;其特征在于:1)冶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国张游游王川武会宾杨海峰李志超王东明曲之国张友建于浩
申请(专利权)人:日钢营口中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