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吞咽障碍病人口咽分泌物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涉及一种吞咽障碍病人口咽分泌物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吞咽障碍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生于不同部位的吞咽时咽下困难。发生吞咽障碍的病人往往伴随口腔及咽喉积痰,一旦痰液往外流,可引起患者局部皮肤潮湿、损伤和患者衣服和床单位脏污;如果痰液往内流,由于吞咽障碍病人常伴咳嗽反射差,会使得痰液易进入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可堵塞气道引起窒息,危及患者生命。传统的吸痰方式采用负压吸球连接管道的形式进行,需要医务人员进行定时吸痰操作,耗费较多人力;同时传统吸痰方法产生的吸力会引起口腔内皮肤的不适,部分患者无法适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吞咽障碍病人口咽分泌物引流装置,该装置可以持续自动缓慢吸痰,保证口腔内积痰量低,同时还可自动快速吸痰,迅速减少口腔积痰,并能调节快速吸痰的吸力,降低对口腔皮肤的刺激,也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吞咽障碍病人口咽分泌物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球(1)、接痰瓶(2)、自动夹(3)、管Ⅰ(4)、管Ⅱ(5)及控制系统;所述管Ⅱ(5)的下端连接吸球(1)的上方;所述接痰瓶(2)连接吸球(1)的下方;所述管Ⅰ(4)的下端穿过吸球(1),并直通入接痰瓶(2)内;在所述管Ⅰ(4)内设有吸痰棉条(6);所述管Ⅰ(4)及管Ⅱ(5)的上端均连接有疏孔海绵(22);所述自动夹(3)包括固定夹块(16)、活动夹块(17)及控制部(7);所述固定夹块(16)固定连接在控制部(7)上;所述活动夹块(17)活动连接在控制部(7)上;所述吸球(1)位于在固定夹块(16)及活动夹块(17)之间;所述控制部(7)内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连接控制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吞咽障碍病人口咽分泌物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7)设有机壳(14);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15)及弧形齿条(19);所述电机(15)设置在机壳(14)内;所述电机(15)的转子伸出机壳(14)并连有齿轮(20);所述固定夹块(16)上设有通孔(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建华,江巧莉,胡琼燕,赵露露,李彩虹,赖玫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