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内镜清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443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6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式内镜清消系统,包括包括清洗舱,清洗舱上设有进水管和设备连接管口,设备连接口连接有侧漏管、进气管和内灌流管路,清洗舱的底部设有循环管,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泵,循环管上设有第一电动球阀,循环管连接有排水管和连接管,连接管连接进水管,进水管、排水管和连接管上分别设有第二电动球阀、第三电动球阀、第四电动球阀,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循环泵的进口连接有酶液原液进管和消毒液进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合为一套适用于软式内镜再处理的综合管路系统,大大减少了零部件的应用,杜绝了由于多套管路组成时,存在大量感控死角造成设备自身清洗消毒不到位,镜再处理失败造成的交叉感染等现象。失败造成的交叉感染等现象。失败造成的交叉感染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式内镜清消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清洁
,具体涉及一种软式内镜清消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软式内镜在使用完后需要进行清洗消毒,这样就需要把待清洗的器械放在清洗托盘上,清洗托盘的底部为网格状,然后托盘放入清洗舱进行清洗,清洗舱的顶部和底部设有喷淋器,可以喷淋消毒液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在常规的软式内镜再处理自动设备中,由供水管路系统、排水管路系统、供液管路系统、自消毒管路系统等多套管路系统组成,使用较多的管路零件,增加管道成本造成资金浪费,且内部感控死角较多,容易造成设备自消毒失败、内镜再处理失败造成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式内镜清消系统,解决现有的清消系统使用较多的管路零件,增加管道成本造成资金浪费,且内部感控死角较多,容易造成设备自消毒失败、内镜再处理失败造成交叉感染的问题。
[0004]本技术涉及一种软式内镜清消系统,包括包括清洗舱,清洗舱的顶部设有上部喷淋器,清洗舱的下部设有下部喷淋器,清洗舱上设有进水管和设备连接管口,设备连接口连接有侧漏管、进气管和内灌流管路,清洗舱的底部设有连接上部喷淋器、下部喷淋器和内灌流管路的循环管,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泵,循环管上设有第一电动球阀,循环管连接有排水管和连接管,连接管连接进水管,进水管、排水管和连接管上分别设有第二电动球阀、第三电动球阀、第四电动球阀,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测漏管上设有测漏阀、卸压阀和压差变送器,测漏管连接有测漏泵,清洗舱内设有液位传感器,循环泵的进口连接有酶液原液进管和消毒液进管,酶液原液进管和消毒液进管上分别设有第一蠕动泵和第二蠕动泵,
[0005]上述所有的阀门、泵、液位传感器和压差变送器连接有控制器。
[0006]优选的,循环管连接有分别连接上部喷淋器和下部喷淋器的上喷淋管和下喷淋管。方便进行快速喷淋冲洗。
[0007]优选的,内灌流管路上设有单向阀和流量计,进水管上也设有单向阀。防止液体和气体逆流,流量计可以对内灌流流量进行实时监测,防止管道堵塞造成内镜损伤,或因流量较小造成清洗消毒不彻底。
[0008]优选的,进水管上还设有过滤型净水器和末洗水取样管,未洗水取样管上设有连接控制器的电磁阀。过滤型净水器可以保证进水的干净。
[0009]优选的,循环管上连接有消毒液取样管,消毒液取样管上设有第三蠕动泵。可以对消毒液进行取样,方便取样检测消毒液的浓度。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1]清消系统的管路系统将供水管路系统、排水管路系统、供液管路系统、自消毒管路系统整合为一套适用于软式内镜再处理的综合管路系统,大大减少了零部件的应用,杜绝
了由于多套管路组成时,存在大量感控死角造成设备自身清洗消毒不到位,使残留的微生物滋生所造成的设备自身消毒失败;镜再处理失败造成的交叉感染等现象。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
[0013]图2为各管路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各管路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测漏阀,2、卸压阀,3、第二电动球阀,4、内灌流管路,5、第一电动球阀, 6、进气阀,7、第三电动球阀,8、第四电动球阀,9、电磁阀,10、排水管,11、进气管, 12、进水管,13、过滤型净水器,14、上喷淋管,15、上部喷淋器,16、下部喷淋器,17、消毒液取样管,18、消毒液进管,19、酶液原液进管,20、下喷淋管,21、循环管,22、清洗舱,M1、循环泵,M2、测漏泵,M3、第一蠕动泵,M4、第二蠕动泵,M5、第三蠕动泵,FE、流量计,AP、压差变送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对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如图1

3所示,本技术为软式内镜清消系统,包括清洗舱22,清洗舱22的顶部设有上部喷淋器15,清洗舱22的下部设有下部喷淋器16,清洗舱22上设有进水管12和设备连接管口,设备连接口连接有侧漏管、进气管11和内灌流管路4,清洗舱22的底部设有连接上部喷淋器15、下部喷淋器16和内灌流管路4的循环管21,循环管21上设有循环泵M1,循环管21上设有第一电动球阀5,循环管21连接有排水管10和连接管,连接管连接进水管 12,进水管12、排水管10和连接管上分别设有第二电动球阀3、第三电动球阀7、第四电动球阀8,进气管11上设有进气阀6,测漏管上设有测漏阀1、卸压阀2和压差变送器AP,测漏管连接有测漏泵M2,清洗舱22内设有液位传感器,循环泵M1的进口连接有酶液原液进管 19和消毒液进管18,酶液原液进管19和消毒液进管18上分别设有第一蠕动泵M3和第二蠕动泵M4。
[0018]上述所有的阀门、泵、液位传感器和压差变送器AP连接有控制器。
[0019]循环管21连接有分别连接上部喷淋器15和下部喷淋器16的上喷淋管14和下喷淋管20。
[0020]内灌流管路4上设有单向阀和流量计FE,进水管12上也设有单向阀。
[0021]进水管12上还设有过滤型净水器13和末洗水取样管,末洗水取样管上设有连接控制器的电磁阀9。
[0022]循环管21上连接有消毒液取样管17,消毒液取样管17上设有第三蠕动泵M5。
[0023]工作时,
[0024]测漏阶段:测漏泵M2开启,测漏阀1开启通过压差变送器AP开始对内镜进行实时测漏,经过增压、保压阶段后泄漏量在允许范围内测漏通过,卸压阀2开启泄出镜体内压力,转入下一阶段,如经过增压、保压阶段后泄漏量不在允许范围内,设备停止并报警。
[0025]初洗阶段:此时,总进水第二电动球阀3打开,通过过滤型净水器13向清洗舱22内进水,到达工作液位时,第一电动球阀5开启,同时循环泵M1开启,通过上部喷淋器15与下部喷淋器16对软式内镜外表面进行冲洗,通过循环管路通过单向阀,进入内灌流管路4再通过流量计FE对内灌流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在通过设备连接口进入内镜内管腔;到达高水位液
位后,第二电动球阀3关闭,液体喷淋、内灌流时间到达预设定时间后,进入注气阶段,此时进气阀6打开,气体由内灌流管路4进入内镜内管腔将镜内液体排出,第一电动球阀5关闭,第三电动球阀7开启排水,到达下水位液位排空后,第三电动球阀7关闭,自动转入下一阶段。
[0026]清洗阶段:此时,第二电动球阀3打开,通过过滤型净水器13向清洗舱22内进水,第一蠕动泵M3开启抽取酶液原液至清洗舱22内部,到达工作液位时,第一电动球阀5开启,同时循环泵M1开启,通过上部喷淋器15与下部喷淋器16对软式内镜外表面进行冲洗,通过循环管路通过单向阀,进入内灌流管路4再通过流量计FE对内灌流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在通过设备连接口进入内镜内管腔;到达高水位液位后,第二电动球阀3关闭,液体喷淋、内灌流时间到达预设定时间后,进入注气阶段,此时进气阀6打开,气体由内灌流管路4进入内镜内管腔将镜内液体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式内镜清消系统,包括清洗舱(22),清洗舱(22)的顶部设有上部喷淋器(15),清洗舱(22)的下部设有下部喷淋器(16),其特征在于:清洗舱(22)上设有进水管(12)和设备连接管口,设备连接口连接有侧漏管、进气管(11)和内灌流管路(4),清洗舱(22)的底部设有连接上部喷淋器(15)、下部喷淋器(16)和内灌流管路(4)的循环管(21),循环管(21)上设有循环泵(M1),循环管(21)上设有第一电动球阀(5),循环管(21)连接有排水管(10)和连接管,连接管连接进水管(12),进水管(12)、排水管(10)和连接管上分别设有第二电动球阀(3)、第三电动球阀(7)、第四电动球阀(8),进气管(11)上设有进气阀(6),测漏管上设有测漏阀(1)、卸压阀(2)和压差变送器(AP),测漏管连接有测漏泵(M2),清洗舱(22)内设有液位传感器,循环泵(M1)的进口连接有酶液原液进管(19)和消毒液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凯宋光琪徐伟刘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金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