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磁瓦的智能卸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3663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磁瓦的智能卸模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卸料部分、中继部分、装料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主体框架包括底座、中继座、卸料座和装料座;底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一;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底板上设置一长方形通孔一;中继座设置于底座上;中继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二;长方体中空容器二上底板上设置一条形通孔一和两个圆形安装孔;卸料座设置于底座上。可实现对压模机工作台上的磁胚自动卸模,并转移磁胚。显著降低劳动强度,磁瓦的综合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其不占用压模机的操作空间,适配性高,方便操作人员操作。方便操作人员操作。方便操作人员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磁瓦的智能卸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磁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磁瓦的智能卸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永磁材料的迅猛发展,永磁材料逐渐进入现代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磁瓦常用作永磁电机的励磁,是将锶铁氧体作为原料经过搅拌、压模、烧制、打磨、测量、筛选、充磁和复检包装等工艺流程后,制成的瓦片状的磁体。
[0003]压模工艺流程,是将锶铁氧体粉末等原料的压缩成型工艺。磁胚的压缩成型工艺具体是将钕铁硼磁粉粉碎分级后和粘结树脂(或其它加工助剂)充分混合,利用干压机或者油压机将混合后的磁粉复合物,压制成圆环状或者瓦片状的粘结钕铁硼磁体生坯。
[0004]此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专用模具,每次压模后需要卸模,传统卸模采用手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现有卸模机械占用空间大,适配性低,不利于操作人员后续操作,严重限制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磁瓦的智能卸模装置,解决了传统卸模方式中存在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占用空间大和不利于操作等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适用于磁瓦的智能卸模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卸料部分、中继部分、装料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
[0008]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底座、中继座、卸料座和装料座。
[0009]所述底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一。
[0010]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底板上设置一长方形通孔一。
[0011]所述中继座设置于底座上。/>[0012]所述中继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二。
[0013]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上底板上设置一条形通孔一和两个圆形安装孔。
[0014]所述卸料座设置于底座上。
[0015]所述卸料座包括圆柱体中空容器一和“T”形支架一。
[0016]所述“T”形支架一设置于圆柱体中空容器一上底板上。
[0017]所述装料座设置于底座上。
[0018]所述装料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三。
[0019]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三前侧板上设置两个条形通孔二。
[0020]所述卸料部分包括一级调整机构、二级调整机构和抓取机构。
[0021]所述一级调整机构包括环状承载板、调整板一、伺服电机一和齿环。
[0022]所述环状承载板通过圆锥滚子轴承设置于圆柱体中空容器一上。
[0023]所述调整板一上设置一个圆形销孔二和两个圆形销孔三。
[0024]所述圆形销孔二位于两个圆形销孔三之间。
[0025]所述调整板一通过圆形销孔二和圆锥滚子轴承设置于圆柱体中空容器一侧壁上。
[0026]所述调整板一和环状承载板间通过可调节连接杆固连。
[0027]所述伺服电机一设置于“T”形支架一上,且伺服电机一通过一减速齿轮箱设置一齿轮一,所述齿轮一与齿环啮合。
[0028]所述齿环设置于环状承载板上。
[0029]所述二级调整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二、调整板二和定位夹。
[0030]所述伺服电机二设置于调整板一上,且伺服电机二的转轴通过一减速齿轮箱设置于调整板二上。
[0031]所述定位夹设置四个,位于调整板二下底面上,且四个定位夹呈矩形分布。
[0032]所述抓取机构可拆卸连接于二级调整机构上。
[0033]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抓取板和弧形电磁铁。
[0034]所述抓取板上设置四个“L”形开口槽,“L”形开口槽和定位夹相适配。
[0035]所述弧形电磁铁通过连接杆等距设置于抓取板下底面上。
[0036]所述中继部分包括定位机构和中转机构。
[0037]所述中转机构包括辊轴一和伺服电机三。
[0038]所述辊轴一设置若干个,通过安装架销轴连接于长方形通孔一内。
[0039]所述伺服电机三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内;伺服电机三和辊轴一间传动连接。
[0040]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步进电机和限位板。
[0041]所述步进电机通过安装架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内,步进电机的转轴穿过圆形安装孔后设置于限位板上。
[0042]所述装料部分包括输送机构、暂存机构和调节机构。
[0043]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电动升降装置、固定框一、辊轴二、伺服电机四。
[0044]所述电动升降装置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内;电动升降装置的活动端通过两根连接柱设置于固定框一上。
[0045]所述固定框一位于条形通孔二前方。
[0046]所述辊轴二设置若干个,销轴连接于固定框一内。
[0047]所述伺服电机四通过安装架设置于固定框一上;伺服电机四和辊轴二之间通过减速齿轮箱传动连接。
[0048]所述暂存机构包括固定框二和辊轴三。
[0049]所述固定框二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前侧板上。
[0050]所述辊轴三设置若干个,销轴连接于固定框二内。
[0051]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推杆电机一、承载板、运输板和双动子线性电机。
[0052]所述推杆电机一通过安装架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内。
[0053]所述承载板设置于推杆电机一的活动端上;承载板位于长方形通孔一上方。
[0054]所述双动子线性电机设置于承载板上。
[0055]所述运输板设置于双动子线性电机的动子上;所述运输板上设置两个“U”形开口槽。
[0056]所述智能控制部分包括监测机构、控制机构和反馈机构。
[0057]所述监测机构包括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一和光电计数传感器模块一。
[0058]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一设置于“T”形支架一上。
[0059]所述光电计数传感器模块一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上底板上,且光电计数传感器模块一位于圆形安装孔左侧。
[0060]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启动按钮、暂停按钮和微处理器。
[0061]所述启动按钮、暂停按钮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前侧板上。
[0062]所述微处理器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内。
[0063]所述反馈机构包括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二、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三、压力传感器模块一、压力传感器模块二、可变色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
[0064]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二设置于固定框一上。
[0065]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三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前侧板上,且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三位于固定框二上方。
[0066]所述压力传感器模块一设置于限位板上。
[0067]所述压力传感器模块二设置于“U”形开口槽内。
[0068]所述可变色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前侧板上。
[0069]所述伺服电机一、伺服电机二、弧形电磁铁、伺服电机三、电动升降装置、伺服电机四、推杆电机一、双动子线性电机、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一、光电计数传感器模块一、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二、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三、压力传感器模块一、压力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磁瓦的智能卸模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卸料部分、中继部分、装料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底座、中继座、卸料座和装料座;所述卸料部分包括一级调整机构、二级调整机构和抓取机构;所述一级调整机构包括环状承载板、调整板一、伺服电机一和齿环;所述环状承载板通过圆锥滚子轴承设置于圆柱体中空容器一上;所述调整板一上设置圆形销孔二和圆形销孔三;所述调整板一通过圆形销孔二和圆锥滚子轴承设置于圆柱体中空容器一侧壁上;所述调整板一和环状承载板间通过可调节连接杆固连;所述伺服电机一设置于“T”形支架一上,且伺服电机一通过减速齿轮箱设置齿轮一,所述齿轮一与齿环啮合;所述齿环设置于环状承载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调整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二、调整板二和定位夹;所述伺服电机二设置于调整板一上,且伺服电机二的转轴通过减速齿轮箱设置于调整板二上;所述定位夹设置于调整板二下底面上;所述抓取机构可拆卸连接于二级调整机构上;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抓取板和弧形电磁铁;所述抓取板上设置四个“L”形开口槽,“L”形开口槽和定位夹相适配;所述弧形电磁铁通过连接杆设置于抓取板下底面上;所述中继部分包括定位机构和中转机构;所述装料部分包括输送机构、暂存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智能控制部分包括监测机构、控制机构和反馈机构;所述反馈机构包括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二、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三、压力传感器模块一、压力传感器模块二、可变色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二设置于固定框一上;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三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前侧板上,且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三位于固定框二上方;所述压力传感器模块一设置于限位板上;所述压力传感器模块二设置于“U”形开口槽内;所述可变色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前侧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磁瓦的智能卸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一;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底板上设置长方形通孔一;所述中继座设置于底座上;所述中继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二;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上底板上设置条形通孔一和圆形安装孔;所述卸料座设置于底座上;所述卸料座包括圆柱体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毅邵陈邵帅
申请(专利权)人:宣城市美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