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区室外高回填区域给排水管道基础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3100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区室外高回填区域给排水管道基础施工方法,属于管道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改变高回填区域的沉降对给排水管道基础的影响,将给排水管道基础的稳定性传递到刚性面层或原土上,采用中粗砂回填,解决后期素土回填沉降后与给排水管道基础之间的缝隙自动填充,即使回填土沉降也不影响给排水管道正常使用,消除了给排水管道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变形、脱节、堵塞等现象,既节约后期维修成本,又能确保小区给排水管道工程质量,从而实现竣工后长期无须维修的高质量目标,取得了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和社会信誉。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和社会信誉。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和社会信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区室外高回填区域给排水管道基础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施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区室外高回填区域给排水管道基础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人民对居住环境、小区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小区规模越来越大,而特殊区域、高落差地形情形下的小区室外工程,如何有针对性采取并使用正确的相关工艺,直接关乎小区给排水管道工程的安装质量,对避免后期因管道变形堵塞、脱节返修非常必要。
[0003]在小区给排水管道基础施工前,都会通过计算,设计出既经济又符合现场条件的给排水管道基础施工图,一般都设计成回填土分层压实、铺设沙子垫层,再进行管道安装,中粗砂管道两侧回填至管高的三分之一,最后再进行素土回填。这种方法针对常规的小区回填环境非常实用,但用于高回填区域的场地有一定的瑕疵,因回填层较厚,加之人、机的因素,往往造成过厚的回填土无法满足压实度要求,再者回填土无论如何压实,在后期都会有沉降的可能,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极容易影响小区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后期给排水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沉降、脱节、损坏、堵塞。故此,只有专利技术一种小区室外高回填区域给排水管道基础施工方法,消除回填土的沉降因素对给排水管道基层的影响,确保小区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区室外高回填区域给排水管道基础施工方法,杜绝因措施不到位造成高回填区域的回填土沉降而影响给排水管道后期的使用质量,最大程度减少了因沉降引起的给排水管道脱节、甚至堵塞而造成返修的经济损失和企业名誉受损,提升了施工企业的知名度,以解决现有常规的小区给排水管道过程施工方法方案,无法满足后期的使用要求等问题。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小区室外高回填区域给排水管道基础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一:依据小区室外图纸要求,在施工场地或施工道路上素土回填分层压实;
[0010]步骤二:依据给排水管道图纸定位放线,开挖管道沟槽,沟槽底标高低于排水管道150

,且符合图纸设计的给排水管道坡度;
[0011]步骤三:沿管道沟槽的中心线上按2m间距钉入RD50圆形防腐杉木,直接钉至施工场地或施工道路上,RD50圆形防腐杉木顶部距离给排水管底部100


[0012]步骤四:沿管道沟槽的中心线上浇筑150

厚等边倒三角形C25钢筋混凝土,内配φ8双向钢筋,间距250

,将RD50圆形防腐杉木浇筑在内;
[0013]步骤五:依次安装给排水管,隐蔽验收后采用中粗砂回填,分层夯实至给排水管顶
部150

处;
[0014]步骤六:剩余管道沟槽素土回填分层夯实。
[0015]3、有益效果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小区室外高回填区域给排水管道基础施工方法,利用改变高回填区域的沉降对给排水管道基础的影响,将给排水管道基础的稳定性传递到刚性面层或原土上,采用中粗砂回填,解决后期素土回填沉降后与给排水管道基础之间的缝隙自动填充,即使回填土沉降也不影响给排水管道正常使用,消除了给排水管道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变形、脱节、堵塞等现象,既节约后期维修成本,又能确保小区给排水管道工程质量,从而实现竣工后长期无须维修的高质量目标,取得了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和社会信誉。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施工结构侧面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施工结构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

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小区室外高回填区域给排水管道基础施工方法,其步骤为:
[0023]步骤一:依据小区室外图纸要求,在施工场地或施工道路1上素土回填分层压实2;
[0024]步骤二:依据给排水管道5图纸定位放线,开挖管道沟槽8,管道沟槽8底标高低于排水管道5150

,且符合图纸设计的给排水管道5坡度;
[0025]步骤三:沿管道沟槽8的中心线上按2m间距钉入RD50圆形防腐杉木3,直接钉至施工场地或施工道路1上,RD50圆形防腐杉木3顶部距离给排水管5底部100


[0026]步骤四:沿管道沟槽8的中心线上浇筑150

厚等边倒三角形C25钢筋混凝土4,内配φ8双向钢筋,间距250

,将RD50圆形防腐杉木浇3筑在内;
[0027]步骤五:依次安装给排水管5,隐蔽验收后采用中粗砂回填6,分层夯实至给排水管5顶部150

处;
[0028]步骤六:剩余管道沟槽5素土回填分层夯实7。
[0029]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改变高回填区域的沉降对给排水管道基础的影响,将给排水管道基础的稳定性传递到刚性面层或原土上,采用中粗砂回填,解决后期素土回填沉降后与给排水管道基础之间的缝隙自动填充,杜绝了即使回填土沉降也能确保给排水管道正常使用,既节约后期维修成本,又能确保小区给排水管道工程质量。
[003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小区室外高回填区域给排水管道基础施工方法,利用改变高回填区域的沉降对给排水管道基础的影响,将给排水管道基础的稳定性传递到刚性面层或原土上,采用中粗砂回填,解决后期素土回填沉降后与给排水管道基础之间的缝隙自动填充,即使回填土沉降也不影响给排水管道正常使用,消除了给排水管道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变形、脱节、堵塞等现象,既节约后期维修成本,又能确保小区给排水管道工程质量,从而实现竣
工后长期无须维修的高质量目标,取得了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和社会信誉。
[0031]以上示意性的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方法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区室外高回填区域给排水管道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步骤一:依据小区室外图纸要求,在施工场地或施工道路上素土回填分层压实;步骤二:依据给排水管道图纸定位放线,开挖管道沟槽,沟槽底标高低于排水管道150

,且符合图纸设计的给排水管道坡度;步骤三:沿管道沟槽的中心线上按2m间距钉入RD50圆形防腐杉木,直接钉至施工场地或施工道路上,RD50圆形防腐杉木顶部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玉光李延春张勋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