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料管落料观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274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落料管落料观察装置,避免观察口污染和观察口返料的问题,与炉体结合处的落料管末端靠近炉膛,其温度较高极易出现结焦显现,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清除结焦,通过设置的相互配合的挡板和孔沿既能实现观察通路的关闭又能保证观察通路的可视以观察到是否存在结焦的情况及结焦堵塞现象的严重程度,为保障落料的正常投送提供了便于观察的途径,并且在观察通路关闭时无烟气外溢的现象发生。的现象发生。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落料管落料观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颗粒状物料输送领域,尤其是一种落料管落料观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产制造过程中,部分种类的固体颗粒物料采用管道进行输送,例如发电厂的输煤系统,由于原煤仓距离炉膛较远,煤粉在输送过程中通常使用弯折的管道。
[0003]输煤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使用的煤种不断变化,因保存不当也会导致原煤湿度过大,由于原煤中添加劣质煤、煤泥或污泥等物料,使进入炉膛前落煤管运行频繁发生堵煤和接口炼焦现象。尤其是在管道的弯折处或出料口与炉体结合交界处极易堆积物料,尤其是输送湿度较大的物料更容易聚集,从而阻断了物料向下游的流动,严重影响机组的稳定运行。
[0004]因此需要对容易堵料或聚集的位置处设置观察口以及时获知堵料信息,传统观察孔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玻璃观察口,然而其内侧极易被物料或灰尘污染导致无法观察,另一种则是开闭式观察口,由于炉内高温导致输料管道出口处压力较管道外部要高,另外,物料的输送往往还借助压力气体输送,因此开闭式观察口处若关闭不严则极易造成物料泄漏污染周边环境甚至造成安全隐患。另外现有的开闭式观察口极易在开口处形成台阶或折角,物料便会积攒在台阶或折角处,打开观察口时物料便会冒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落料管落料观察装置,避免观察口污染和观察口返料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落料管落料观察装置,与炉体结合处的落料管末端设置有观察窗,观察窗内侧设置有挡板,挡板与贯通于观察窗旁侧的窗沿板上的工艺过孔内外的连接杆的里端固连,连接杆的外端连接有手柄,观察窗的内侧有管口侧孔径大、管内侧孔径小的台阶状或锥孔状的孔沿,挡板的周边轮廓与孔沿轮廓吻合,所述的挡板分别嵌置于孔沿处闭合观察通路或与孔沿脱离并转位至观察窗旁侧的敞开观察通路位置处。
[0007]与炉体结合处的落料管末端靠近炉膛,其温度较高极易出现结焦显现,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清除结焦,上述方案中设置的相互配合的挡板和孔沿既能实现观察通路的关闭又能保证观察通路的可视以观察到是否存在结焦的情况及结焦堵塞现象的严重程度,为保障落料的正常投送提供了便于观察的途径,并且在观察通路关闭时无烟气外溢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0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1]图4是本专利技术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2]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一种落料管落料观察装置,与炉体结合处的落料管1末端设置有观察窗10,观察窗内侧设置有挡板20,挡板20与贯通于观察窗10旁侧的窗沿板11上的工艺过孔内外的连接杆21的里端固连,连接杆21的外端连接有手柄22,观察窗10的内侧有管口处孔径大、管内侧孔径小的台阶状或锥孔状的孔沿11,挡板20的周边轮廓与孔沿11轮廓吻合,所述的挡板20分别嵌置于孔沿11处闭合观察通路或与孔沿11脱离并转位至观察窗10旁侧的敞开观察通路位置处。
[0014]观察窗10通常为短管状,位于观察窗10里端的孔沿11设置成内侧管口处孔径大、管内侧孔径小的台阶状或锥孔状,其靠近炉膛一侧的管口处的孔径可以选择为台阶孔或锥孔形状,且靠近炉膛侧的管孔为孔径大、观察窗10管内侧的孔径小的形状,换句话讲就是观察窗10靠近近炉膛一侧的管口为台阶孔或锥孔形状的扩孔状,这样方便挡板20布置在观察窗10的里端管口处,并且挡板20向炉膛所在侧移动时与观察窗10里端的孔沿11分离以敞开观察通路,当挡板20向观察窗10里端的孔沿11侧位移时可以嵌置于孔沿11处并将观察通路封堵住,由于两者的轮廓相符吻合有利于实现封堵的密封性。孔沿11所采用的台阶状或锥孔状形状,方便挡板20的置入与分离且置入时又具有良好的定位作业,尤其是孔沿11所采用的台阶状孔口形状时,挡板20与孔沿11之间可以构成周向间隙配合、端面密封配合,这样由端面负责密封且又方便挡板20脱离孔沿11。
[0015]若孔沿11采用锥孔形状时,挡板20的外侧边沿设置有倒角形成外小内大的锥台结构,孔沿11的孔口尺寸与挡板20内侧尺寸相符。这样可以实现孔沿11与挡板20的相互适配。
[0016]实际装机状态下,观察窗10的孔芯方向为外高、里低的倾斜状态,也就保证了孔沿11所在面的法线方向与观察窗10的孔芯方向一致且指向炉膛侧,挡板20嵌置于孔沿11处为正常的落料过程,挡板20与孔沿11处均不会粘附物料,确保了挡板20开启、关闭动作的灵活性。
[0017]需要打开挡板20时可以推动手柄22从而带动挡板20脱离孔沿11,这样便能打开观察通路,具体方案是所述的挡板20的中心距离连接杆21杆芯的间距与孔沿11的孔芯距离连接杆21的杆芯的间距相符。当挡板20嵌置于孔沿11状态下需要实施观察时,首先握持手柄22并推动连接杆21连同挡板20向炉膛一侧移动使挡板20脱离孔沿11,然后转动手柄22驱使挡板20偏置于孔沿11的旁侧,此时便可以自观察窗10的外端管孔处观察到炉体与落料管1结合处的结焦状况了。
[001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挡板20和孔沿11的周向轮廓均为圆形,连接杆21偏心连接在挡板20上或连接杆21的杆端通过过渡臂杆23与挡板20相连。挡板20和孔沿11的周向轮廓均为圆形时加工方便,连接杆21和挡板20之间采用过渡臂杆23可以极为方便地将挡板20摆动转位至孔沿11处或孔沿11的旁侧,如图2所示;图4、5是连接杆21偏心连接在挡板20的结构方案。
[0019]所述的窗沿板10a上的工艺过孔外侧连接有短管12供连接杆21穿置通过,短管12
内腔为圆孔、连接杆21的杆身为圆柱形,所述的连接杆21上套设有压簧13,压簧13两端抵至在手柄22和短管12上。
[0020]上述方案中的短管12的作用是对连接杆21实施约束以起到转动与导向的支座,需要打开挡板20时先推动手柄22从而带动挡板20脱离孔沿11,然后转动手柄22带动连接杆21在短管12内转动,而连接杆21与挡板20为偏心布置,这样连接杆21转动时便能使挡板20偏移从而打开观察通路;当挡板20位于关闭位时压簧13可以驱使挡板20贴合孔沿11,防止挡板20松动脱落。需要打开时通过手动的推力克服弹簧弹力使挡板20脱离孔沿11,挡板20转位至孔沿11旁侧时,挡板20与孔沿11旁侧的窗沿板10a预紧式贴合,对挡板20起到适当的约束作用。
[0021]作为优选方案,连接杆21的杆芯位于偏离观察窗10正上方的位置处。上述解决方案关注是,挡板20脱离孔沿11并转位至其旁侧时,挡板20能够稳定的处在避让孔沿11的位置处,这样操作者便无需通过控制手柄22来约束挡板20的位置,此时挡板20依据其自身重力会自然偏置于观察窗10的旁侧,即在重力作用下,挡板20会自动转位至连接杆21的杆芯的正下方位置处,让操作者集中精力实施观察与清礁作业。也就是说,需要进行观察时,操作的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落料管落料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与炉体结合处的落料管(1)末端设置有观察窗(10),观察窗内侧设置有挡板(20),挡板(20)与贯通于观察窗(10)旁侧的窗沿板(10a)上的工艺过孔内外的连接杆(21)的里端固连,连接杆(21)的外端连接有手柄(22),观察窗(10)的内侧有管口处孔径大、管内侧孔径小的台阶状或锥孔状的孔沿(11),挡板(20)的周边轮廓与孔沿(11)轮廓吻合,所述的挡板(20)分别嵌置于孔沿(11)处闭合观察通路或与孔沿(11)脱离并转位至观察窗(10)旁侧的敞开观察通路位置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料管落料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20)的中心距离连接杆(21)杆芯的间距与孔沿(11)的孔芯距离连接杆(21)的杆芯的间距相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料管落料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20)和孔沿(11)的周向轮廓均为圆形,连接杆(21)偏心连接在挡板(20)上或连接杆(21)的杆端通过过渡臂杆(23)与挡板(20)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落料管落料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沿板(10a)上的工艺过孔外侧连接有短管(12)供连接杆(21)穿置通过,短管(12)内腔为圆孔、连接杆(21)的杆身为圆柱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料管落料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21)上套设有压簧(13),压簧(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秋珠赵东楼赵慧娟李鸿儒刘凤丽牛婷婷吕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康迪纳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