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管制扇区岗位的动态配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2196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管制扇区岗位的动态配置方法,涉及民航空中交通管理技术领域,能够对空域扇区进行结构优化,同时减少各扇区管制员配置数量,显著降低管制人员配置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建立针对管制员的工作负荷评估模型,通过所述工作负荷评估模型统计空域内的各个扇区的管制员的工作负荷值,其中,各个时段对应各自的工作负荷值;根据扇区划分原则,从所述空域中获取扇区组合;建立用于管制扇区岗位模式的动态配置模型;利用步骤1中所得到的工作负荷值和所述动态配置模型,获取扇区组合和岗位模式配置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民航的扇区岗位的动态配置。的扇区岗位的动态配置。的扇区岗位的动态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管制扇区岗位的动态配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民航空中交通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管制扇区岗位的动态配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空管事业的发及管制工作职责的细化,扇区和席位越来越多,管制员的培养速度已经无法满足扇区的扩张速度。同时,由于中小机场对人才的吸引力有限,管制培训能力不足,因此,无论是在空管系统内的各单位还是在各中小机场管制单位,管制员短缺已成为焦点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扇区与席位增设的瓶颈,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在管制岗位管理方面,我国现有的管制扇区划分和管制岗位模式存在僵化、灵活性不高等缺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空中管制的实际需求。如何探索更为灵活的扇区与岗位模式之间的适应性配置关系,并利用技术手段来代替传统的人工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
[0003]目前,大多数的空域结构优化研究中无论是静态扇区划分还是动态扇区优化,均以平衡管制员工作负荷或扇区复杂度为目标函数,建立扇区划分模型。然而通过扇区的动态组合与拆分,频繁改变扇区边界以平衡每个扇区工作负荷的方法,反而会额外增加管制员协调工作负荷。因此,如何通过数学建模以及实时分析的技术手段,获取优扇区组合和人员数量配置上的最优解,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管制扇区岗位的动态配置方法,能够对空域扇区进行结构优化,同时减少各扇区管制员配置数量,显著降低管制人员配置成本。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步骤1、建立基于随机森林的管制员工作负荷评估模型,通过所述工作负荷评估模型统计空域内的各个扇区的管制员的工作负荷值,其中,各个时段对应各自的工作负荷值;
[0007]步骤2、根据扇区划分原则,从所述空域中获取扇区组合;
[0008]步骤3、建立用于管制扇区岗位模式的动态配置模型;
[0009]步骤4、利用步骤1中所得到的工作负荷值和所述动态配置模型,获取扇区组合和岗位模式配置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管制扇区岗位的动态配置方法,通过建立管制员工作负荷模型,统计指定空域内,不同时间段各扇区管制员工作负荷值;在原有空域结构基础上,将各扇区抽象为扇区基元,并基于扇区相邻约束条件,获取可行的扇区组合;建立管制扇区岗位模式动态配置模型;将统计得到的不同繁忙时段下各扇区管制员工作负荷值输入管制扇区岗位模式动态配置模型,求解管制扇区岗位模式动态配置模型,得到各时段内最优扇区组合与岗位模式配置方案。实现了动态组合扇区与配置岗位模式提供一种方法,可以合理分配空中交通流降低管制员人员成本为目标,综合考虑管制员工作负荷限制和扇区划分
约束条件,建立管制扇区岗位模式动态配置模型,降低了管制员人员成本,提升了管制单位运行绩效水平。可对空域扇区进行结构优化,同时减少各扇区管制员配置数量,显著降低管制人员配置成本。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体实例的逻辑流程流程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示例中的某空域扇区相邻网络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管制扇区岗位的动态配置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
[0017]步骤1、建立管制员工作负荷评估模型,通过所述工作负荷评估模型统计空域内的各个扇区的管制员的工作负荷值。
[0018]其中,各个时段对应各自的工作负荷值。具体可以统计指定空域内,不同繁忙时段各扇区的管制员工作负荷值。例如:不同繁忙时段是通过选取某日,指定空域较繁忙时期和较空闲时期各4个时间周期,每个周期为2h,作为时间段统计周期。
[0019]具体的,可以先从数据库中提取管制员的工作内容数据,从中提取管制员的工作负荷。具体可以将管制员的工作负荷分为两类,所述管制员的工作内容包括:通信工作和非通信工作,管制员的工作负荷分为:通信工作负荷和非通信工作负荷。通信工作负荷主要是指挥席管制员陆空对话所产生的负荷。非通信工作负荷包括填写进程单、鼠标点按、移动标
牌等操作负荷。
[0020]步骤2、根据扇区划分原则,从所述空域中获取扇区组合。
[0021]其中,在原有空域结构基础上,依据扇区划分原则,获取可行的扇区组合。
[0022]步骤3、建立用于管制扇区岗位模式的动态配置模型。
[0023]步骤4、利用步骤1中所得到的工作负荷值和所述动态配置模型,获取扇区组合和岗位模式配置方案。
[0024]其中,可以将统计得到的不同繁忙时段下各扇区管制员工作负荷值,输入管制扇区岗位模式动态配置模型,求解管制扇区岗位模式动态配置模型,得到各时段内最优扇区组合与岗位模式配置方案。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包括:
[0026]获取扇区的空中交通流数据,建立扇区的管制员的工作负荷与扇区的交通流特征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利用所述映射关系建立针对管制员的工作负荷评估模型,其中,所述交通流特征从扇区的空中交通流数据中提取。之后,获取空域内的各个扇区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空中交通流数据并输入所述工作负荷评估模型,得到空域内的各个扇区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管制扇区岗位的动态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建立管制员工作负荷评估模型,通过所述工作负荷评估模型统计空域内的各个扇区的管制员的工作负荷值,其中,各个时段对应各自的工作负荷值;步骤2、根据扇区划分原则,从所述空域中获取扇区组合;步骤3、建立用于管制扇区岗位模式的动态配置模型;步骤4、利用步骤1中所得到的工作负荷值和所述动态配置模型,获取扇区组合和岗位模式配置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获取扇区的空中交通流数据,建立扇区的管制员的工作负荷与扇区的交通流特征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利用所述映射关系建立针对管制员的工作负荷评估模型,其中,所述交通流特征从扇区的空中交通流数据中提取;获取空域内的各个扇区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空中交通流数据并输入所述工作负荷评估模型,得到空域内的各个扇区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管制员工作负荷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利用指挥席管制员和其他席位管制员的工作任务,对扇区的管制员的工作负荷进行量化,其中,wl
R
=wl
com
+wl
strip
,wl
R
表示指挥席管制员工作负荷值,wl
com
表示陆空通话负荷、wl
strip
表示填写进程单移动标牌的负荷;并且wl
D
=wl
co
+wl
op
wl
D
表示其他席位管制员工作负荷值,wl
co
为协调通话负荷、wl
op
为对雷达屏幕的操作负荷。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空域内的各个扇区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空中交通流数据并输入所述工作负荷评估模型,得到空域内的各个扇区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管制员工作负荷值,包括:对于每一个扇区:对不同时间段内的航班的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思洁刘继新杨磊赵征胡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