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2108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系统,属于硫酸烟气换热领域,一种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主体,换热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热能导入管和热能导出管,热能导入管用以传输蓄热体,并将蓄热体内部的热能传输至换热器主体的内部,热能导出管用以传输水,并在传输的过程中通过换热器主体内部的热能进行加热,热能导入管包括有贯穿换热器主体的出料管和进料管,出料管位于换热器主体内部的一端朝上倾斜,进料管位于出料管内部的一端朝下倾斜,出料管位于换热器主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料帽头,它可以实现,能够更大化的将多余的热能传输至水内部,减小热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提升热能的利用率,减少热能的浪费。热能的浪费。热能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硫酸烟气换热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硫酸装置烟气换热器强化的主要途径主要集中在管程的强化换热和壳程的强化换热,管程强化传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改变管子形状或者提高换热面积,如缩放管,缩放管由于壁面的缩放,使管内径向速度增长、湍流强度增大,进而强化换热,然而,缩放管由于其特殊结构形式,导致在设计安装时有较大困难,且更易产生振动等严重问题,另一种就是增强管内的湍流程度,如管内设置各种形状的插入物,然而,该方法大大增加了工艺制造难度,在硫酸行业基本没有使用;
[0003]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8266925B所公开的换热器,其虽然不仅提高换热器的换热系数,而且使换热器换热更加均匀;
[0004]但是并未解决现有技术中回收的热能传输至水的过程中损失较大,导致热能的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换热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系统,它可以实现,能够更大化的将多余的热能传输至水内部,减小热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提升热能的利用率,减少热能的浪费。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主体,所述换热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热能导入管和热能导出管;
[0010]所述热能导入管用以传输蓄热体,并将蓄热体内部的热能传输至换热器主体的内部;
[0011]所述热能导出管用以传输水,并在传输的过程中通过换热器主体内部的热能进行加热。
[0012]进一步的,所述蓄热体的材料为石墨。
[0013]进一步的,所述热能导入管包括有贯穿换热器主体的出料管和进料管,所述出料管位于换热器主体内部的一端朝上倾斜,所述进料管位于出料管内部的一端朝下倾斜,所述出料管位于换热器主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料帽头,所述出料管位于换热器主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料帽头,所述第一传料帽头和第二传料帽头之间设置有提料机构,用以将第二传料帽头内部的蓄热体提升至第一传料帽头内部。
[0014]进一步的,所述提料机构包括有转动连接在第一传料帽头和第二传料帽头之间的热能传料管,所述热能传料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传料螺旋片;
[0015]所述换热器主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以带动热能传料管进行转动的热能传动组件。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料螺旋片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侧且位于第一传料螺旋片的间隙处设置有多个搅料组件;
[0017]所述搅料组件包括有固定连接在传动杆外侧的传动支架,所述传动支架远离传动杆的位置开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移动轮和传动轮,所述移动轮位于传动轮远离传动杆的一侧,且所述移动轮与热能传料管的内壁相抵,所述移动轮和传动轮通过传动带相连,所述传动轮上还固定连接有搅料轮。
[0018]进一步的,所述热能导出管包括有贯穿换热器主体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位于换热器主体内部的一端之间转动连接有与热能传动组件相适配的热能传水管,所述热能传水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传料螺旋片。
[0019]进一步的,所述热能传动组件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换热器主体内部的转动轴杆,所述转动轴杆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热能传动扇,所述热能传料管和热能传水管之间通过齿轮组与转动轴杆的下端连接。
[0020]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组包括有传动齿轮、第一啮齿槽和第二啮齿槽,所述传动齿轮固定连接在转动轴杆的下侧,所述第一啮齿槽开设在热能传料管的外侧,所述第二啮齿槽开设在热能传水管的外侧,且所述第一啮齿槽和第二啮齿槽均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0021]3.有益效果
[002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3](1)本方案通过将蓄热材料从传统的水转换成固体材料,通过固体蓄热材料能够吸收更多的热能,在换热器主体的内部进行释放,并通过换热器主体内部的热能对热能导出管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减小热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从而大大的提升热能的利用率。
[0024](2)本方案通过热能传水管和热能传料管的转动让热能传料管内部蓄热材料含有的热能能够均匀的传输至热能传水管内部的水中,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提升热能的利用率。
[0025](3)本方案通过设置搅拌组件对热能传料管内部的蓄热体进行搅拌,让热能传料管内部的蓄热体和热能传料管的外壁均匀接触,能够更加均匀的使热能传料管内部的热能传输至热能传水管的内部。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剖切正视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热能导入管的剖切正视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搅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标号说明:
[0033]1、换热器主体;2、出料管;3、进料管;4、第一传料帽头;5、热能传料管;6、第二传料帽头;7、进水管;8、出水管;9、热能传水管;10、热能传动扇;11、传动齿轮;12、第一啮齿槽;13、第二啮齿槽;14、传动杆;15、第一传料螺旋片;16、移动轮;17、传动轮;18、传动带;19、搅料轮;20、工作腔;21、传动支架;22、第二传料螺旋片;23、转动轴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实施例:
[0036]请参阅图1

6所示,一种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主体1,换热器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热能导入管和热能导出管;
[0037]热能导入管用以传输蓄热体,并将蓄热体内部的热能传输至换热器主体1的内部;
[0038]热能导出管用以传输水,并在传输的过程中通过换热器主体1内部的热能进行加热。
[0039]在此,我们将蓄热材料从传统的水转换成固体材料,当硫酸烟气排出后我们通过固体蓄热材料对硫酸烟气中含有的热能进行吸收,能够吸收更多的热能,在换热器主体1的内部进行释放,并通过换热器主体1内部的热能对热能导出管内部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大大的提升热能的利用率。
[0040]经多次实验后得知,蓄热体的材料优选为石墨。
[0041]其中,请参阅图2

3所示,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对热能导入管进行说明,在此公开一种热能导入管的具体结构,热能导入管包括有贯穿换热器主体1的出料管2和进料管3,出料管2位于换热器主体1内部的一端朝上倾斜,进料管3位于出料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热能导入管和热能导出管;所述热能导入管用以传输蓄热体,并将蓄热体内部的热能传输至换热器主体(1)的内部;所述热能导出管用以传输水,并在传输的过程中通过换热器主体(1)内部的热能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的材料为石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导入管包括有贯穿换热器主体(1)的出料管(2)和进料管(3),所述出料管(2)位于换热器主体(1)内部的一端朝上倾斜,所述进料管(3)位于出料管(2)内部的一端朝下倾斜,所述出料管(2)位于换热器主体(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料帽头(4),所述出料管(2)位于换热器主体(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料帽头(6),所述第一传料帽头(4)和第二传料帽头(6)之间设置有提料机构,用以将第二传料帽头(6)内部的蓄热体提升至第一传料帽头(4)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料机构包括有转动连接在第一传料帽头(4)和第二传料帽头(6)之间的热能传料管(5),所述热能传料管(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传料螺旋片(15);所述换热器主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以带动热能传料管(5)进行转动的热能传动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料螺旋片(15)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4),所述传动杆(14)的外侧且位于第一传料螺旋片(15)的间隙处设置有多个搅料组件;所述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晖高庆华谈正奎盛赵平闫光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庆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