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浇筑方法及用于浇筑的模具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204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模具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用软件对浇注体进行曲率分析和区域分割,对分割好的区域称为工艺区,对工艺区内浇筑体针对浇注体的曲面复杂程度选择不同模具;S2、使用合适模数对不同工艺区的模型进行分割;S3、对表面单元进行二次建模,并输出加工图纸进行加工;S4、每个拼接单元和/或特殊单元对应自己的表面模组;S5、使用数控设备加工表面模组零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依据曲面复杂程度选择不同模具,采用不同的材料层进行拼接,可提供精准的浇注体表面,做出的清水面比现有施工方法效果好,后期处理简单。堆方块结构对拟合面层各种变化的曲面进行全面支撑,无需进行人工放样,大幅降低了人工工作量,提高了施工效率。了施工效率。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浇筑方法及用于浇筑的模具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曲面混凝土浇筑


技术介绍

[0002]清水现浇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表现手法,可创造出典雅朴素、浑厚庄重的效果。清水混凝土成型后基本不做后期修饰处理,因此模具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最终清水混凝土的质量。传统现浇清水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尤其是双曲面施工,由于模具工艺过于复杂,拼接难度高,很难做出完美的清水立面效果,产生错面、漏浆、曲面走形等质量缺陷;同时大曲率部分的模具多为人工小片拼接,费时费力,造成工期,成本严重上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解决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应用于变化形态面的混凝土浇筑模具及浇筑方法,改善了施工质量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效率。
[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模具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用软件对浇注体进行曲率分析和区域分割,对分割好的区域称为工艺区,对工艺区内浇筑体针对浇注体的曲面复杂程度选择不同模具:1.1)小曲率部分或单曲面部分采用现有模具;1.2)大曲率部分或双曲面部分采用复合模具;1.3)细碎部分及纹理部分使用精细模具;
[0007]S2、使用合适模数对不同工艺区的模型进行分割,分割好后的部分称为表面单元;对于接合点、曲面拼接处等复杂的无法使用模数尺寸分割的部分单独分割出来;
[0008]S3、对表面单元进行二次建模,并输出加工图纸进行加工;每个表面单元由多个拼接单元组成,对上述S2中单独分割出的部分称为特殊单元;
[0009]S4、每个拼接单元和/或特殊单元对应自己的组立体系,称为表面模组,构成该表面模组且要被加工出来的部件称为模组零件;模组零件中,用于成型的表面部分称为表面零件,用以支撑表面零件的部分称为拟合零件,其余支撑部件称为组立零件;
[0010]S5、使用数控设备对模组零件进行加工,按照S1分类的模具类型为:
[0011]5.1)如有1.1)所述的工艺区,现有模具的表面零件和拟合零件采用木模板;
[0012]5.2)如有1.2所述的工艺区,复合模具的表面零件采用泡沫块,拟合零件采用木模板;
[0013]5.3)如有1.3)所述的工艺区,精细模具的表面零件用高分子3D打印,拟合零件采用木模板;
[0014]上述5.1)现有模具的组立零件采用现有支撑结构,5.2)复合模具和5.3)精细模具的组立零件为交叉立方体。
[0015]步骤S5的1.1工艺区现有模具的表面零件和拟合零件采用木模板,实木、胶合木、密度板等材料均可加工使用。为更好的进行曲面拼接,可以在木模板上切割V型槽,确保较
轻松弯曲拼接。
[0016]步骤S5的1.2工艺区复合模具的表面零件采用泡沫块,所述的泡沫块优选采用EPS、聚氨酯或PIR泡沫切割、表面铣削加工而成。拟合零件采用的木模板选材和加工方式同1.1工艺区拟合零件木模板的选材和拼接方式。
[0017]步骤S5的1.3工艺区拟合零件采用的木模板选材和加工方式同1.1工艺区拟合零件木模板的选材和拼接方式。高分子3d打印材料可选用pla、光敏树脂、硅胶等。
[0018]进一步,在拼接前对表面零件进行预处理,根据表面零件的材料种类分别用不同的预处理方式。打印材料可根据需求做表面纹理。泡沫材料根据混凝土的浇筑压强大小以及振捣的需求,铺设1

10mm厚的硬化材料,所述的硬化材料选用原子灰、石膏、环氧树脂等硬质材料。更进一步,为适应浇筑时水泥膨胀等应力影响,在铺设的硬化材料层间隔设置1

3mm的缝隙,缝隙内填充密封料,所述的密封料选择原子灰、白炭黑、木粉与环氧树脂拌和物等硬质材料;也可以是聚脲、聚氨酯等柔性材料。在曲率比较大的结合处间隙,如超过3mm,则使用木纤维或玻璃纤维等材料预先在缝隙内打底再填充。打底部分抹平修整为内凹形状,然后在内凹形状内使用密封料填平并打磨光滑。拼缝处理完成后做整体检查修补打磨,确保模具表面质量符合要求。另外,如需形成带纹理的水泥面,还可以在硬化材料层表面做纹理。
[0019]进一步,步骤S5所述的组立零件交叉立方体由全部十字交叉邻接的立板构成,所述的立板为20

40mm厚的木模板,相对的两张立板间距150

300mm。更进一步,立板上设有卯榫结构用于与拟合零件精准对接。
[0020]进一步,所述的组立零件还包括支撑框架,所述的交叉立方体固定于支撑框架上。更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框架包括立柱、横梁、支撑肋、底板和背板,所述的立柱和横梁组成模具外围空间的固定框架,所述的立柱上设置垂直支撑肋,所述的横梁上设置水平支撑肋,所述的底板固定于水平支撑肋上,所述的背板固定于垂直支撑肋上;所述的组立零件与底板和背板固接,位于固接面的立板通过卯榫结构与底板或背板对接。
[0021]所述的组立零件设于拟合零件与底板和背板之间,组立零件的立板全部填充于拟合零件与底板和背板之间形成的空间。立板通过卯榫结构与底板或背板对接后,进一步采用栓接或钉子固定或配置角码固定。
[0022]更进一步,所述的立柱和横梁设置成60

120cm间距的盘扣脚手架,脚手架单元格中至少布置有两根支撑肋。
[0023]更进一步,所述的底板和背板与支撑肋采用打钉的方式固定牢靠,固定前使用全站仪校准位置。
[0024]更进一步,所述的支撑肋截面高60mm以上;所述的底板和背板采用20mm

40mm厚度的木模板,底板和背板尺寸在60*60cm以上。
[0025]进一步,需要制作双面模具,中间通道用于混凝土浇筑。更进一步,为抵抗混凝土涨模,在双面模具横向穿插设置多根对拉螺栓。
[0026]一种混凝土浇筑方法,步骤如下:
[0027]1)采用本专利的混凝土浇筑用模具制作方法拼接好模具;
[0028]2)在模具浇筑面铺设或涂刷脱模材料;
[0029]3)在单面模具浇筑面或双面模具之间的通道内浇筑混凝土。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浇筑用模具制作方法,用软件对浇注体进行曲率分析和区域分割,然后对分割好的浇筑体针对曲面复杂程度选择不同模具,最后采用不同的材料层进行拼接,无论单面还是双面的曲率变化,都可以提供精准的浇注体表面,不容易错面、漏浆,做出的清水面比现有使用的施工方法效果好,后期处理简单。
[0032]同时,本专利在脚手架基础上固定十字立板组合连接,形成稳定的堆方块结构,只要方块堆到了一起就可对拟合面层各种变化的曲面进行全面支撑,无需进行人工放样,大幅降低了人工工作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0033]另外,分类后可标准化的模具零件和搭配结构可实现高度化机加工,也进一步提高了精度保障。
[00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举例说明:
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模具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用软件对浇注体进行曲率分析和区域分割,对分割好的区域称为工艺区,对工艺区内浇筑体针对浇注体的曲面复杂程度选择不同模具:1.1)小曲率部分或单曲面部分采用现有模具;1.2)大曲率部分或双曲面部分采用复合模具;1.3)细碎部分及纹理部分使用精细模具;S2、使用合适模数对不同工艺区的模型进行分割,分割好后的部分称为表面单元;对于接合点、曲面拼接处等复杂的无法使用模数尺寸分割的部分单独分割出来;S3、对表面单元进行二次建模,并输出加工图纸进行加工;每个表面单元由多个拼接单元组成,对上述S2中单独分割出的部分称为特殊单元;S4、每个拼接单元和/或特殊单元对应自己的组立体系,称为表面模组,构成该表面模组且要被加工出来的部件称为模组零件;模组零件中,用于成型的表面部分称为表面零件,用以支撑表面零件的部分称为拟合零件,其余支撑部件称为组立零件;S5、使用数控设备对模组零件进行加工,按照S1分类的模具类型为:5.1)如有1.1)所述的工艺区,现有模具的表面零件和拟合零件采用木模板;5.2)如有1.2所述的工艺区,复合模具的表面零件采用泡沫块,拟合零件采用木模板;5.3)如有1.3)所述的工艺区,精细模具的表面零件用高分子3D打印,拟合零件采用木模板;上述5.1)现有模具的组立零件采用现有支撑结构,5.2)复合模具和5.3)精细模具的组立零件为交叉立方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用模具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的1.1工艺区现有模具的表面零件和拟合零件采用木模板,在木模板上切割V型槽进行弯曲拼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用模具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的1.2工艺区复合模具的表面零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恉豪秦川胡雨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界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