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1904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0:43
本公开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金属双极板包括金属基板和覆盖在所述金属基板上的涂层;所述涂层包括覆盖在所述金属基板上的第一涂层和覆盖在所述第一涂层上的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为具有孔洞的石墨烯层;所述第二涂层含有氧化石墨烯和聚四氟乙烯;所述孔洞中填充有所述氧化石墨烯和所述聚四氟乙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石墨烯复合涂层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环境中具有价格低、机械性能良好、耐腐蚀和导电性能优异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石墨烯复合涂层还适合大批量生产。明的石墨烯复合涂层还适合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具体地,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日趋发展,以再生能源氢气为主要燃料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因其在能源、环境问题上具备的巨大潜力而受到广泛的重视。
[0003]双极板是PEMFC的核心组件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电池堆输出功率的大小和使用寿命的长短。金属双极板因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成为当前PEMFC双极板研究中关注的焦点,但是,纯金属双极板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环境中易受腐蚀,金属板腐蚀后,释放出可能毒害催化剂的金属离子,或形成可增加界面接触电阻的致密氧化膜,从而影响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和使用寿命。
[0004]也就是说,已有的双极板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和导电性能仍然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已有的双极板的上述不足,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6]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所述金属双极板包括金属基板和覆盖在所述金属基板上的涂层;所述涂层包括覆盖在所述金属基板上的第一涂层和覆盖在所述第一涂层上的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为具有孔洞的石墨烯层;所述第二涂层含有氧化石墨烯和聚四氟乙烯;所述孔洞中填充有所述氧化石墨烯和所述聚四氟乙烯。
[0007]可选地,所述具有孔洞的石墨烯层中,所述孔洞的孔径为0.5~1nm。所述第二涂层中,所述氧化石墨烯与所述聚四氟乙烯的重量比为0.003~0.1:1,优选为0.08~0.1:1。
[0008]可选地,所述金属基板的厚度为1~1.1mm,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为25~67nm,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为2~15nm。
[0009]可选地,所述金属基板包括金属铝、铝合金、不锈钢和金属钛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金属铝和/或铝合金。
[0010]可选地,所述氧化石墨烯中的氧碳原子比O/C为1:2.5~3.5,优选为1:3;所述聚四氟乙烯的分子量为5000~20000。
[0011]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1)将金属基板在第一浸渍液中进行第一浸渍,得到表面附着有凝胶层的金属基板;所述第一浸渍液为含有氧化石墨烯和交联剂的水溶液;所述交联剂为基板表面离解的金属阳离子;
[0013](2)将所述表面附着有凝胶层的金属基板在还原气氛中进行还原处理,得到表面附着有石墨烯层的金属基板;
[0014](3)将所述表面附着有石墨烯层的金属基板在第二浸渍液中进行第二浸渍,得到所述金属双极板;所述第二浸渍液为含有氧化石墨烯和聚四氟乙烯的混合液;所述第二浸渍液的溶剂为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DMF和/或NMP。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浸渍液中,所述氧化石墨烯与所述水的重量比为30~70:100,优选为50:100;所述第一浸渍温度50~100℃,优选为50~80℃;所述第一浸渍时间5~20h,优选为5~10h。
[0016]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还原处理的条件包括:还原时间为1~12h,还原温度为40~60℃,气压为0.7~0.9Pa,还原气氛为CH4和/或H2;所述还原处理的条件优选包括:还原时间为2~6h,还原温度为50~60℃,气压为0.8~0.9Pa,还原气氛为H2。
[0017]可选地,所述第二浸渍液中,所述氧化石墨烯与所述聚四氟乙烯的重量比为0.003~0.1:1,优选为0.08~0.1:1;所述第二浸渍液中,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5

50g/L,优选为10

30g/L;所述第二浸渍温度为50~150℃,优选为80~150℃;所述第二浸渍压力为0.5~0.9Pa,优选为0.7~0.9Pa;所述第二浸渍时间为0.3~3h,优选为2~3h。
[0018]可选地,所述金属基板包括金属铝、铝合金、不锈钢和金属钛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金属铝和/或铝合金。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石墨烯复合涂层用于改性的金属双极板具有价格低、机械性能良好、耐腐蚀和导电性能优异的优点,可以满足燃料电池双极板的使用要求。
[0020]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0022]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所述金属双极板包括金属基板和覆盖在所述金属基板上的涂层;所述涂层包括覆盖在所述金属基板上的第一涂层和覆盖在所述第一涂层上的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为具有孔洞的石墨烯层;石墨烯层为非晶碳涂层,其中,碳原子具有sp2和sp3两种杂化类型,所以涂层同时具有石墨和金刚石的性能,通过调节非晶碳涂层中sp2与sp3杂化的比例,可提高非晶碳涂层的导电性能和抗腐蚀性能,满足金属双极板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使用要求。所述第二涂层含有氧化石墨烯和聚四氟乙烯;所述孔洞中填充有所述氧化石墨烯和所述聚四氟乙烯,使得基板表面的涂层结构致密,化学稳定性得以显著提高。
[0023]可选地,所述具有孔洞的石墨烯层中,所述孔洞的孔径为0.5~1nm;所述第二涂层中,所述氧化石墨烯与所述聚四氟乙烯的重量比为1:20~25,优选为1:23。
[0024]可选地,所述金属基板的厚度为1~1.1mm,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为25~67nm,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为2~15nm。
[0025]可选地,所述金属基板包括金属铝、铝合金、不锈钢和金属钛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金属铝和/或铝合金。所述不锈钢可以包括316L不锈钢和304不锈钢;金属铝基板一方面比不锈钢基板重量轻,另一方面金属铝基板的制造成本也大大低于不锈钢基板,同时,所述金属铝的导电率是不锈钢的21~44倍,导热率是不锈钢的10~29倍,优选选择使用金属铝基板。
[0026]可选地,所述氧化石墨烯中的氧碳原子比O/C为1:2.5~3.5,优选为1:3;所述聚四氟乙烯的分子量为5000~20000。
[0027]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1)将金属基板在第一浸渍液中进行第一浸渍,得到表面附着有凝胶层的金属基板;所述第一浸渍液为含有氧化石墨烯和交联剂的水溶液;所述交联剂为金属基板表面离解的铝离子;
[0029](2)将所述表面附着有凝胶层的金属基板在还原气氛中进行还原处理,得到表面附着有石墨烯层的金属基板;(3)将所述表面附着有石墨烯层的金属基板在第二浸渍液中进行第二浸渍,得到所述金属双极板;所述第二浸渍液为含有氧化石墨烯和聚四氟乙烯的混合液。
[0030]可选地,所述第一浸渍液中,所述氧化石墨烯与所述水的重量比为30~70:100,优选为50:100;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所述金属双极板包括金属基板和覆盖在所述金属基板上的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包括覆盖在所述金属基板上的第一涂层和覆盖在所述第一涂层上的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为具有孔洞的石墨烯涂层;所述第二涂层含有氧化石墨烯和聚四氟乙烯;所述孔洞中填充有所述氧化石墨烯和所述聚四氟乙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其中,所述具有孔洞的石墨烯层中,所述孔洞的孔径为0.5~1nm;所述第二涂层中,所述氧化石墨烯与所述聚四氟乙烯的重量比为0.003~0.1:1,优选为0.08~0.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板的厚度为1~1.1mm,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为25~67nm,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为2~15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板包括金属铝、铝合金、不锈钢和金属钛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金属铝和/或铝合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中的氧碳原子比O/C为1:2.5

3.5,优选为1:3;所述聚四氟乙烯的分子量为5000~20000。6.一种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金属基板在第一浸渍液中进行第一浸渍,得到表面附着有凝胶层的金属基板;所述第一浸渍液为含有氧化石墨烯的水溶液;(2)将所述表面附着有凝胶层的金属基板在还原气氛中进行还原处理,得到表面附着有石墨烯涂层的金属基板;(3)将所述表面附着有石墨烯涂层的金属基板在第二浸渍液中进行第二浸渍,得到所述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成伟李鹏赵红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远大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