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多孔催化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86392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多孔催化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多孔催化层中包括催化剂、全氟磺酸树脂和造孔剂,其中,所述造孔剂包括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催化层中加入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造孔的同时可以稳定存在于催化层中,具有较好透气性、疏水性且不易形变,有效地改善了催化层因受到挤压而造成孔隙率减小的现象,进而提升了膜电极的性能。而提升了膜电极的性能。而提升了膜电极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多孔催化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料电池
,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多孔催化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不受卡诺循环限制,具有高效、零排放、无污染等优点,目前被认为是替代化石燃料内燃机最理想和最有前途的动力系统。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寿命也有大的提升,成本下降比较明显。目前随着示范城市群政策的出台,使得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展步伐向前迈出了更大的一步。但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目前仍存在许多急需改进的地方,距离其真正的全面商业化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0003]膜电极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核心部件之一,其组成分为:阳极气体扩散层、阳极催化层、质子交换膜、阴极催化层、阴极气体扩散层。阴阳极气体扩散层用来传递反应产生的电子、将反应气体均匀分配到催化层并将催化层反应产生的水及时排出。质子交换膜在膜电极中起到隔绝阴阳极反应气体、传递质子、绝缘垫子的作用。阴阳极催化层是燃料和氧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场所,催化层中活性位点是气液固三相交汇点。燃料在活性位点上发生反应产生质子、电子,氧化剂在活性位点上接收电子和质子产生水。因此催化层中暴露出活性位点的多少决定着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即影响着膜电极的性能。
[0004]为使活性位点尽可能暴露出来,催化层微观结构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催化层从微观结构设计上可分为无序催化层、梯度催化层和有序催化层,目前商业化膜电极的催化层主要是无需结构。梯度催化层和有序化催化层目前仍处于实验室阶段距离批量化生产仍有较长的路要走。所以怎样提高无序催化层中活性位点的暴露量是目前催化层微观结构研究的热点之一。现阶段多为提高无序催化层的活性位点的暴露量。
[0005]CN113066999A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多孔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催化剂、全氟磺酸树脂溶液、溶剂和铵盐类造孔剂混合,得到催化剂浆料;将所述催化剂浆料喷涂或涂布至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或转印膜表面,加热成型,去除溶剂和铵盐类造孔剂,得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多孔电极。CN109713321A公开了一种孔隙结构可调的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膜电极包括:阳极催化层和多孔的阴极催化层置于质子交换膜上;所述阳极催化层由阳极催化剂浆料制成,阴极催化层由阴极催化剂浆料制成。所述阴极催化层和阳极催化层均包括催化剂和离子树脂组成的固相成分,和形状不规则的孔隙结构;所述孔隙结构包括:固相成分团聚堆积形成的原生孔隙和造孔剂去除后留下的次生孔隙。
[0006]上述两篇文献均通过造孔剂来提升催化层的孔隙率来实现的。在浆料制备过程中加入,在高温烘干中造孔剂受热升华从而达到增加催化层孔隙率的目的。但是电堆在装配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装堆压力,该作用力同样会施加到催化层上,从而使原本形成的孔隙因
受到挤压而减少。在电堆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反复的热胀冷缩效应同样会使已形成的孔隙坍塌掉,进而使催化层活性位点被覆盖掉,从而造成膜电极性能不断下降。
[0007]因此,如何改善膜电极中改善催化层因受到挤压而造成孔隙率减小的现象,提升膜电极性能,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多孔催化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催化层中加入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造孔的同时可以稳定存在于催化层中,具有较好透气性、疏水性且不易形变,有效地改善了催化层因受到挤压而造成孔隙率减小的现象,进而提升了膜电极的性能。
[0009]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多孔催化层,所述多孔催化层中包括催化剂、全氟磺酸树脂和造孔剂,其中,所述造孔剂包括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
[001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催化层中加入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起到造孔作用的同时还可以稳定存在于催化层中,具有较好透气性、疏水性且不易形变,有效地改善了催化层因受到挤压而造成孔隙率减小的现象,进而提升了膜电极的性能。
[0012]气相二氧化硅具有多孔性,无毒无味无污染,耐高温,同时它具备的化学惰性,且其为经过疏水处理后的气相二氧化硅,具有较优秀的疏水性,在催化层中加入二氧化硅后不仅能够起到增加孔隙率的目的,同时还能调节催化层水分布将催化层中产生的水及时排除从而达到防止水淹阻碍气体传输目的。
[0013]本专利技术的催化层中,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造孔剂不会被去除,而是可以稳定存在于催化层中,相比于其他类型的造孔剂,如铵盐类的造孔剂等,后续需要去除,会存在废弃物收集处理的问题,增加制备工艺的复杂性。
[0014]本专利技术中,如果气相二氧化硅为亲水性的,则无法解决因堵水造成气体传输的问题。
[0015]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包括铂碳催化剂、铂合金催化剂或非铂类催化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6]优选地,所述催化层的孔隙率为30~60%,例如30%、35%、40%、45%、50%、55%或60%等。
[0017]优选地,所述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尺寸范围为5~20nm,例如5nm、6nm、7nm、8nm、9nm、10nm、11nm、12nm、13nm、14nm、15nm、16nm、17nm、18nm、19nm或20nm等。
[0018]本专利技术中,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尺寸过小,小于载体尺寸则不能起到改善催化层孔隙率的目的,而如果其尺寸过大,则会导致催化层催化剂颗粒受挤压而降低催化层孔隙率。
[0019]优选地,所述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的比表面积为100~230m2/g,例如100m2/g、110m2/g、120m2/g、130m2/g、140m2/g、150m2/g、160m2/g、170m2/g、180m2/g、190m2/g、200m2/g、210m2/g、220m2/g或230m2/g等。
[0020]本专利技术中,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的比表面积过小,不利于孔隙率的提升。
[002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多孔催化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0022]将催化剂、全氟磺酸树脂离聚物、造孔剂和溶剂混合,得到催化层浆料,将催化层浆料涂覆于质子交换膜表面,得到多孔催化层;
[0023]其中,所述造孔剂包括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
[0024]优选地,所述全氟磺酸树脂离聚物与催化剂中的载体的质量比为(0.2~1.2):1,例如0.2:1、0.5:1、0.8:1、1:1或1.2:1等。
[0025]优选地,所述造孔剂与催化剂中的载体的质量比为(0.1~0.5):1,例如0.1:1、0.2:1、0.3:1、0.4:1或0.5:1等。
[0026]本专利技术中,造孔剂与催化剂中的载体的质量比过大,即造孔剂过多,不仅无法起到提升膜电极性能的作用,反而会本末倒置,增大催化层的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多孔催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催化层中包括催化剂、全氟磺酸树脂和造孔剂,其中,所述造孔剂包括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多孔催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铂碳催化剂、铂合金催化剂或非铂类催化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催化层的孔隙率为30~6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多孔催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尺寸范围为5~20nm。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多孔催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的比表面积为100~230m2/g。5.一种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多孔催化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催化剂、全氟磺酸树脂离聚物、造孔剂和溶剂混合,得到催化层浆料,将催化层浆料涂覆于质子交换膜表面,得到多孔催化层;其中,所述造孔剂包括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多孔催化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磺酸树脂离聚物与催化剂中的载体的质量比为(0.2~1.2):1;优选地,所述造孔剂与催化剂中的载体的质量比为(0.1~0.5):1。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祝传贺李潇龙袁振华李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