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环真空泵泵体翻转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真空泵
,具体为水环真空泵泵体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水环真空泵的泵体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需要对上下端面进行逐一加工,因此,必须要进行翻转才能完成上下端面的加工,生产车间现行的翻转方法是用吊链将泵体的一端吊起,以零件的底端为支点,通过行车的水平移动将其翻转,但传统的翻转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对泵体进行限位,从而导致泵体安装的便捷性较差,降低了操作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水环真空泵泵体翻转装置,具备提高限位效果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翻转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对泵体进行限位,从而导致泵体安装的便捷性较差,降低了操作的便捷性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水环真空泵泵体翻转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右侧螺纹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右侧贯穿操作台的内腔并延伸至操作台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环真空泵泵体翻转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台(2),所述操作台(2)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右侧螺纹连接有螺纹管(5),所述螺纹管(5)的右侧贯穿操作台(2)的内腔并延伸至操作台(2)的外部,所述螺纹管(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柱(6),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柱(7),所述第一移动柱(6)左侧的顶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外壳(8),所述第二移动柱(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壳体(9),所述壳体(9)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11),所述第一转杆(11)的右侧贯穿壳体(9)的左侧并延伸至壳体(9)的内腔,所述第一转杆(11)的右侧通过轴承与壳体(9)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2),所述壳体(9)内腔左侧的顶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3),所述第二转杆(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4),所述第二皮带轮(14)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1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杆(13)的右侧贯穿壳体(9)的内腔并延伸至壳体(9)的外部,所述第二转杆(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壳(15),所述第一外壳(8)的顶部和第二外壳(15)的顶部均贯穿设置有丝杆(16),所述丝杆(1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7),所述螺纹套(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延海,韩强,王明钟,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华中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