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DOC搭载NTP联合再生DPF的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112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DOC搭载NTP联合再生DPF的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主要包括后处理系统、NTP喷射系统、电源电路以及控制单元。后处理系统、NTP喷射系统、电源电路均与控制单元相连,控制单元依据各传感器反馈的信号对各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调节。在柴油机停机时,NTP活性物质喷入排气管与DPF中PM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实现DPF的离线再生;柴油机运行时,控制NTP喷射系统联合DOC交替或共同在线再生DPF。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NTP喷射系统的自主控制,通过在线再生和离线再生相结合的方式,实现DPF在不同排气温度下的再生,可有效拓宽DPF再生温度区间,达到DPF长期高效使用的目的。到DPF长期高效使用的目的。到DPF长期高效使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OC搭载NTP联合再生DPF的系统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柴油机尾气后处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DOC搭载NTP联合再生DPF的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柴油机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是一种可悬浮在空气中的细颗粒,一定条件下会形成雾霾,遮蔽阳光影响植物生长,给交通出行带来安全隐患。且PM可随人体呼吸进入肺部和血液中,会大大增加患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甚至诱发癌症。可见,柴油机PM危及人体健康,并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各个国家通过颁布严格的排放法规对其加以限制。随着排放法规的不断严格,对柴油机后处理系统的设计和制造有了更高的要求。
[0003]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技术是目前降低PM排放最为有效的后处理手段,其捕集效率可达90%以上。然而,DPF会因PM捕集过多而堵塞,造成DPF背压升高、捕集性能降低及车辆燃油消耗增大等问题。因此,利用DPF降低柴油机PM排放的关键在于DPF的再生,即在DPF堵塞后及时清除DPF内堆积的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OC搭载NTP联合再生DPF的系统,包括柴油机(100)和NTP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机(100)的排气管(201)内安装有DOC(202)和DPF(203);所述DOC(202)安装于DPF(203)上游;所述DOC(202)将排气中NO氧化成NO2,并协同NTP喷射系统一起对DPF(203)进行再生;所述NTP喷射系统包括NTP发生器(300)、供气泵(304)、喷射管(306)、电子流量计(303)和电磁阀(307),所述喷射管(306)安装在所述DOC(202)的下游和 DPF(203)的上游,所述供气泵(304)经电子流量计(303)与NTP发生器(300)连接;所述NTP发生器(300)产生的活性物质,通过电磁阀(307)的开闭,由喷射管(306)喷入DPF(2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OC搭载NTP联合再生DPF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NTP发生器(300)包括进气端(3001)、出气端(3002)、入口(3003)和出口(3004),供气泵(304)提供的气源通过进气端(3001)进入NTP发生器(300),从出气端(3002)流入喷射管(3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DOC搭载NTP联合再生DPF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NTP喷射系统还包括冷却液箱(301)、NTP温度监测计(305)和冷却泵(302),所述冷却液箱(301)通过冷却泵(302)将冷却液从入口(3003)流入NTP发生器(300),从出口(3004)流回冷却液箱(301),所述NTP发生器(300)表面温度由NTP温度监测计(305)监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OC搭载NTP联合再生DPF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PF(203)前后端压差通过压力传感器(207)测得;所述DPF(203)内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204)测得;所述阀门(205)在柴油机(100)停机时开启,活性物质与PM的氧化分解产物流经阀门(205)通过CO2传感器(206)测得;所述压力传感器(207)、温度传感器(204)和CO2传感器(206)通过导线与控制单元(500)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OC搭载NTP联合再生DPF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机(100)和NTP发生器(300)与电源供给装置(400)相连;所述电源供给装置(400)向NTP发生器(300)供电,控制电压为17 kV~23 kV,放电频率为7 kHz~10 kHz,使NTP发生器(300)击穿气源产生活性物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DOC搭载NTP联合再生DPF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500)根据电子流量计(303)反馈的气源流量,通过调控供气泵(304)调节气源流量。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DOC搭载NTP联合再生DPF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500)根据NTP温度监测计(305)反馈的NTP发生器(300)表面温度,通过调控冷却液箱(301)流出的冷却液流量,调节NTP发生器(300)的表面温度。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DOC搭载NTP联合再生DPF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500)根据压差传感器(207)反馈参数、温度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蕴曦周银蔡忆昔何勇卢奕睿杨寅钦谢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