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0627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胶模具,包括上模、下模、芯模以及驱动组件,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相对并形成模腔,所述芯模伸入所述模腔内;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芯模,并能够驱动所述芯模升降;所述芯模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端部,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芯模转动,以切换所述芯模的不同端部分别运动至所述模腔内与所述模腔外;位于所述模腔内的所述端部用于注塑成型,位于所述模腔外的所述端部用于盛放待加工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包胶模具,待加工工件的拆装过程不在模腔内进行,而在在模腔之外进行拆装,与传统结构相比拆装的空间较大,而且芯模的多工位加工也提高了加工效率。的多工位加工也提高了加工效率。的多工位加工也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胶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包胶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包胶模具是注塑模具的一种,其用于实现对待加工工件的二次注塑。待加工工件先经历过第一次注塑,具有内层塑胶层;包胶模具就是用于实现待加工工件在外层塑胶层的注塑加工;经过包胶模具的加工,工件的表面能够形成两个塑胶层,以满足工程环境对工件内部和表面不同性能的要求。
[0003]但是现有的二次注塑工件,要么是通过特定的双色注塑机这样的大型设备来进行自动化加工,成本非常高昂;要么是通过包胶模具这样的小型设备进行模腔内待加工工件的安放,模腔内狭小的空间不利于操作人员的放置,导致加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兼顾成本优势以及加工效率的包胶模具。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胶模具,包括上模、下模、芯模以及驱动组件,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相对并形成模腔,所述芯模伸入所述模腔内;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芯模,并能够驱动所述芯模升降;
[0006]所述芯模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端部,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芯模转动,以切换所述芯模的不同端部分别运动至所述模腔内与所述模腔外;位于所述模腔内的所述端部用于注塑成型,位于所述模腔外的所述端部用于盛放待加工工件。
[0007]进一步地,所述芯模的两个所述端部相背离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元件以及第一传动单元,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包括相互啮合的齿条以及齿轮;所述包胶模具还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穿设并固定连接于所述齿轮的,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芯模,所述齿条连接于所述驱动元件并能够带动所述芯模转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元件,所述包胶模具还包括活动底座,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以及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均安装于所述活动底座;所述第二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活动底座,所述第二驱动元件能够驱动所述活动底座升降以带动所述芯模升降。
[0010]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底座上还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凸设于所述活动底座并朝向所述下模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为气缸或者液压缸。
[0012]进一步地,所述包胶模具还设置有顶件,所述顶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模或所述下模并伸入所述模腔内,所述顶件与所述芯模相对。
[0013]进一步地,所述芯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芯模相互间隔设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上模或所述下模的内侧面还开设有导流道,所述导流道连通于所述模腔并延伸至所述芯模处。
[001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传动单元,所述第二传动单元设置于所述芯模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之间,所述第一驱动元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单元驱动所述芯模升降。
[0016]进一步地,包胶模具还包括侧板,所述活动底座抵持所述侧板,所述侧板用于导向所述活动底座的滑动过程。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胶模具,待加工工件的拆装过程不在模腔内进行,而在在模腔之外进行拆装,与传统结构相比拆装的空间较大,而且芯模的多工位加工也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包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包胶模具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所示包胶模具在省略上模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包胶模具进一步省略部分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1所示包胶模具中芯模与第一传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00、包胶模具;10、上模;11、模腔;20、下模;30、芯模;31、第一端;32、第二端;34、连接轴;40、驱动组件;41、第一驱动元件;42、第一传动单元;421、齿条;422、齿轮;43、活动底座;431、限位柱;44、侧板;50、顶件;51、塑胶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7]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另外,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0]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包胶模具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包胶模具100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包胶模具100在省略上模10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包胶模具100进一步省略部分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1]包胶模具100用作注塑模具,其用于实现对待加工工件的二次注塑。在实际使用中,待加工工件将先经历第一次注塑,使自身形成内层塑胶层;包胶模具100再针对待加工工件的外层进行注塑加工,使得工件形成外层塑胶层,以满足工程环境对工件内部和表面不同性能的要求。
[0032]内层与外层的塑胶层一般材质上形成区别,其中软胶常用人工橡胶、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R(热塑性橡胶材料)等胶料,硬胶可为ABS(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PC(聚碳酸酯)、PP(聚丙烯)等。
[0033]具体地,包胶模具100包括上模10、下模20、芯模30以及驱动组件40,上模10与下模20之间相互扣合并能够形成模腔11;模腔11用于进行注塑成型。上模10上一般还开设有浇筑口(图未示),浇筑口与模腔11相互连通,浇筑口供熔融态的塑料液浇入,以使熔融态的塑料液可以填充在模腔11内,从而完成注塑成形过程。...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胶模具,包括上模、下模、芯模以及驱动组件,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相对并形成模腔,所述芯模伸入所述模腔内;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芯模,并能够驱动所述芯模升降;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端部,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芯模转动,以切换所述芯模的不同端部分别运动至所述模腔内与所述模腔外;位于所述模腔内的所述端部用于注塑成型,位于所述模腔外的所述端部用于盛放待加工工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的两个所述端部相背离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元件以及第一传动单元,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包括相互啮合的齿条以及齿轮;所述包胶模具还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穿设并固定连接于所述齿轮的,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芯模,所述齿条连接于所述驱动元件并能够带动所述芯模转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元件,所述包胶模具还包括活动底座,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以及所述第一传动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林光王伟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