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扳手制造技术_技高网

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381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扳手,包括扳手本体、驱动件、齿部、第一棘爪组件及弹性件,驱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扳手本体,并用于驱动外部元件;齿部同轴设置于驱动件的侧面,并能够与驱动件同步转动;第一棘爪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扳手本体,第一棘爪组件包括沿齿部的周向布置的第一棘爪及第二棘爪,第一棘爪及第二棘爪均能够与齿部啮合,以限制齿部相对于扳手本体沿预设方向转动,其中,第一棘爪与齿部啮合时,第二棘爪与齿部处于非完全啮合状态;弹性件能够对第一棘爪及第二棘爪施加弹性力,以使得第一棘爪及第二棘爪具有向靠近齿部一侧运动的趋势。该扳手能够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实现在狭窄的操作空间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操作工具,特别是一种扳手


技术介绍

1、扳手是一种用于转紧或转松套筒、螺帽及螺栓等元件的工具。现有的棘轮扳手是在主轴与套筒、螺帽及螺栓等元件配合后,通过手柄进行旋转施力操作,此时主轴能够与手柄同步转动以达到转紧或转松套筒、螺帽及螺栓等元件的目的。当操作空间较小时,需要将手柄反向旋转一定的角度,此时主轴相对于套筒、螺帽及螺栓等元件固定,当手柄反向旋转至初始位置时,再次旋转施力以转紧或转松套筒、螺帽及螺栓等元件。

2、当手柄反向旋转时,最少需要转动棘轮的一个齿槽的角度。但是,当操作空间狭小而无法转动一个齿槽的角度时,就无法使用该棘轮扳手,导致该棘轮扳手的应用范围受限。

3、在相关现有技术中,有的棘轮扳手通过的缩小齿型以增加齿数,实现多倍数齿的效果,但齿型较小可能发生扭力不足或崩齿的情况,导致该扳手强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扳手,该扳手能够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实现在狭窄的操作空间内使用。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扳手,包括:扳手本体;驱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扳手本体,并用于驱动外部元件;齿部,同轴设置于所述驱动件的侧面,并能够与所述驱动件同步转动;第一棘爪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扳手本体,所述第一棘爪组件包括沿所述齿部的周向布置的第一棘爪及第二棘爪,所述第一棘爪及所述第二棘爪均能够与所述齿部啮合,以使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扳手本体沿预设方向同步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棘爪与所述齿部啮合时,所述第二棘爪与所述齿部处于非完全啮合状态;以及弹性件,能够对所述第一棘爪及所述第二棘爪施加弹性力,以使得所述第一棘爪及所述第二棘爪具有向靠近所述齿部一侧运动的趋势。

3、上述扳手中,驱动件与外部元件配合,控制扳手本体沿预设方向转动,由于第一棘爪或第二棘爪与齿部啮合时能够使驱动件与扳手本体以驱动件的中心为旋转中心,沿预设方向同步转动,此时,驱动件能够转紧或转松外部元件;控制扳手本体沿预设方向的反向转动,齿部与第一棘爪及第二棘爪之间打滑,扳手本体能够单独转动,而齿部及驱动件则相对于外部元件固定。当第一棘爪与齿部啮合时,第二棘爪与齿部处于非完全啮合状态,当第二棘爪与齿部啮合时,第一棘爪与齿部处于非完全啮合状态,这样,扳手本体在单独转动时,只需要转动小于齿部的一个齿槽的角度就能够再次带动齿部及驱动件同步转动以转紧或转松外部元件,以实现多倍数齿的效果,从而实现在狭窄的操作空间内使用该扳手。弹性件能够对第一棘爪及第二棘爪施加朝向齿部的预紧力,辅助第一棘爪及第二棘爪与齿部啮合。并且,第一棘爪及第二棘爪沿齿部的周向布置,第一棘爪及第二棘爪的宽度都能够等于或略大于齿部的宽度,从而增大了第一棘爪及第二棘爪与齿部之间的接触面积,保证第一棘爪及第二棘爪与齿部之间的传动强度,避免由于第一棘爪及第二棘爪与齿部之间的扭力不足而导致崩齿,从而保证了该扳手的强度。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扳手还包括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扳手本体的第二棘爪组件,所述第二棘爪组件能够与所述齿部啮合,以使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扳手本体沿所述预设方向的反向同步转动;所述扳手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扳手本体的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用于改变所述第一棘爪组件及所述第二棘爪组件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一棘爪组件及所述第二棘爪组件中的至少一者能够与所述齿部啮合。

5、如此设置,当换向组件控制第一棘爪组件与齿部啮合时,扳手能够沿预设方向的反向转动以转紧或转松外部元件,当换向组件控制第二棘爪组件与齿部啮合时,扳手能够沿预设方向转动以转紧或转松外部元件,从而能够实现扳手便捷操作,使用方便。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棘爪组件包括沿所述齿部的周向布置的第三棘爪及第四棘爪,所述第三棘爪及所述第四棘爪均能够与所述齿部啮合;其中,所述第三棘爪与所述齿部啮合时,所述第四棘爪与所述齿部处于非完全啮合状态。

7、如此设置,扳手本体在沿预设方向的反向转动时,只需要转动半个齿部的齿槽的角度就能够再次沿预设方向转动以转紧或转松外部元件,以实现多倍数齿的效果,从而实现在狭窄的操作空间内使用该扳手。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扳手本体具有凹槽及自所述凹槽的内周壁向外延伸的限位槽,所述齿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棘爪组件及所述第二棘爪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扳手本体沿所述预设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棘爪组件与所述齿部处于啮合状态,所述第一棘爪组件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相抵时能够限制所述第一棘爪组件与所述齿部脱离,以使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扳手本体同步转动;所述扳手本体沿所述预设方向的反向转动时,所述第二棘爪组件与所述齿部处于啮合状态,所述第二棘爪组件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相抵时能够限制所述第二棘爪组件与所述齿部脱离,以使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扳手本体同步转动。

9、如此设置,限位槽用于限制第一棘爪组件及第二棘爪组件的活动范围,以在第一棘爪组件及第二棘爪组件与限位槽的内壁相抵时限制第一棘爪组件及第二棘爪组件与齿部脱离,从而使得驱动件与扳手本体同步转动。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向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扳手本体的换向件,所述换向件与所述齿部同轴设置,所述换向件转动时能够改变所述第一棘爪组件及所述第二棘爪组件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一棘爪组件及所述第二棘爪组件中的至少一者能够与所述齿部啮合。

11、如此设置,通过换向件的转动来切换第一棘爪组件与齿部啮合或第二棘爪组件与齿部啮合,调节方式简单方便,零件数量少。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向组件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换向件通过齿啮合传动。

13、如此设置,通过驱动件与换向件啮合的方式驱动换向件则能够避免直接驱动换向件而与齿部或驱动件产生干涉。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向件的外周包括凸起部及凹陷部;所述凸起部能够与所述限位槽围设形成限制空间,以限制所述第一棘爪组件或所述第二棘爪组件与所述齿部啮合;所述凹陷部能够与所述限位槽围设形成啮合空间,以使得所述第一棘爪组件或所述第二棘爪组件能够与所述齿部啮合。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向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转动时能够改变所述第一棘爪组件及所述第二棘爪组件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一棘爪组件及所述第二棘爪组件中的至少一者能够与所述齿部啮合。

16、如此设置,通过驱动部的转动来切换第一棘爪组件与齿部啮合或第二棘爪组件与齿部啮合,调节方式简单方便,零件数量少。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向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的第一转动件及第二转动件,所述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转动件及所述第二转动件同步转动;所述第一棘爪及所述第三棘爪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外周,所述第二棘爪及所述第四棘爪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外周。

18、如此设置,通过第一转动件及第二转动件的转动来切换第一棘爪组件与齿部啮合或第二棘爪组件与齿部啮合,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还包括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扳手本体(1)的第二棘爪组件(5),所述第二棘爪组件(5)能够与所述齿部(3)啮合,以使所述驱动件(2)与所述扳手本体(1)沿所述预设方向的反向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棘爪组件(5)包括沿所述齿部(3)的周向布置的第三棘爪(51)及第四棘爪(52),所述第三棘爪(51)及所述第四棘爪(52)均能够与所述齿部(3)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本体(1)具有凹槽(11)及自所述凹槽(11)的内周壁向外延伸的限位槽(12),所述齿部(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凹槽(11)内,所述第一棘爪组件(4)及所述第二棘爪组件(5)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限位槽(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6)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扳手本体(1)的换向件(61),所述换向件(61)与所述齿部(3)同轴设置,所述换向件(61)转动时能够改变所述第一棘爪组件(4)及所述第二棘爪组件(5)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一棘爪组件(4)及所述第二棘爪组件(5)中的至少一者能够与所述齿部(3)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6)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限位槽(12)内的驱动部(62),所述驱动部(62)与所述换向件(61)通过齿啮合传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件(61)的外周包括凸起部(611)及凹陷部(61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6)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限位槽(12)内的驱动部(62),所述驱动部(62)转动时能够改变所述第一棘爪组件(4)及所述第二棘爪组件(5)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一棘爪组件(4)及所述第二棘爪组件(5)中的至少一者能够与所述齿部(3)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6)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限位槽(12)内的第一转动件(63)及第二转动件(64),所述驱动部(62)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转动件(63)及所述第二转动件(64)同步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6)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件(63)的第一传动件(65)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件(64)的第二传动件(66),所述换向组件(6)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限位槽(12)内的驱动部(62),所述驱动部(62)与所述第一传动件(65)及所述第二传动件(66)通过齿啮合传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63)及所述第二转动件(64)均开设有弧形槽(67),所述第一传动件(65)及所述第二传动件(66)均设有能够卡入所述弧形槽(67)的弧形块(68),所述弧形块(68)与所述弧形槽(67)间隙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6)还包括可活动地设置于与所述扳手本体(1)并与所述驱动部(62)连接的拨动件(69),至少部分所述拨动件(69)伸出所述扳手本体(1)外。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棘爪组件(4)还包括能够与所述齿部(3)啮合的第五棘爪(43),其中,所述第一棘爪(41)、所述第二棘爪(42)及所述第五棘爪(43)中的一者与所述齿部(3)啮合时,其他两者与所述齿部(3)处于非完全啮合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2)包括驱动轴或驱动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还包括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扳手本体(1)的第二棘爪组件(5),所述第二棘爪组件(5)能够与所述齿部(3)啮合,以使所述驱动件(2)与所述扳手本体(1)沿所述预设方向的反向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棘爪组件(5)包括沿所述齿部(3)的周向布置的第三棘爪(51)及第四棘爪(52),所述第三棘爪(51)及所述第四棘爪(52)均能够与所述齿部(3)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本体(1)具有凹槽(11)及自所述凹槽(11)的内周壁向外延伸的限位槽(12),所述齿部(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凹槽(11)内,所述第一棘爪组件(4)及所述第二棘爪组件(5)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限位槽(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6)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扳手本体(1)的换向件(61),所述换向件(61)与所述齿部(3)同轴设置,所述换向件(61)转动时能够改变所述第一棘爪组件(4)及所述第二棘爪组件(5)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一棘爪组件(4)及所述第二棘爪组件(5)中的至少一者能够与所述齿部(3)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6)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限位槽(12)内的驱动部(62),所述驱动部(62)与所述换向件(61)通过齿啮合传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件(61)的外周包括凸起部(611)及凹陷部(61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6)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限位槽(12)内的驱动部(62),所述驱动部(62)转动时能够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