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应急支撑装置及磁悬浮列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056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应急支撑装置及磁悬浮列车,包括摆动机构、滑靴和作动缸,摆动机构能摆动地与悬浮架连接,滑靴连接在摆动机构下方并能与支撑轨摩擦接触,作动缸的两端分别与悬浮架和摆动机构转动连接,作动缸通过伸缩驱动摆动机构摆动,当滑靴随摆动机构摆动至与支撑轨接触时,应急支撑装置将磁悬浮列车支撑在支撑轨上,且应急支撑装置通过滑靴和支撑轨之间的摩擦力制动磁悬浮列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急支撑装置采用应急支撑滑靴代替现有技术的应急着地轮,不仅可以在列车失去悬浮能力时紧急支撑列车,还兼具紧急制动功能。制动功能。制动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应急支撑装置及磁悬浮列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磁悬浮列车
,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应急支撑装置及磁悬浮列车。

技术介绍

[0002]当轨道交通车辆速度达到600km/h时,其空气阻力占总阻力的比重将达到90%,并由此带来了剧烈的振动、噪音,严重制约了轨道交通车辆的进一步提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作为让磁浮列车在低真空管道中运行的一种交通工具,可以有效规避空气阻力对速度提升的影响;此外,采用磁悬浮这种非接触运行方式代替传统的轮轨关系可以有效规避轮轨摩擦、粘着、振动对提速的限制,兼有平稳舒适、噪音小、爬坡能力强、安全性高、能耗较低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未来交通工具。
[0003]采用电动悬浮制式的低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是利用车载超导线圈磁场与地面线圈相互作用实现牵引、制动、悬浮及导向。受制于多方面因素,超导线圈失超冗余有限,一旦发生失超,列车在短时间内失去悬浮力和导向力,此时存在较大的撞轨风险,有必要安装机械支撑装置,以在紧急情况时支撑车体,保障其失超安全;此外,若地面电机故障,可能导致反馈制动失效,此时飞车若在高速运行阶段则无制动能力,需要安装紧急制动装置。
[0004]现有的一种机械支撑装置是磁悬浮列车紧急着地轮装置,其是将非磁性且耐热性优良的不锈钢或钛合金制的从动轮嵌合在非磁性耐热钢支撑的旋转轴中,旋转轴两端采用陶瓷制滚珠轴承支承以承受涡流引起的发热和电蚀,在磁浮列车紧急着地时,使用紧急着地轮在起落架装置被推出前一段时间内暂时支撑车体,以及用于在起落架下降不良时支撑车体。在发生磁体失超等故障时,列车首先依靠紧急着地轮进行临时支撑,再伸出起落架和导向轮稳住列车。这种紧急支撑方案在车速600km/h时尚可起到保护作用,但若运用到车速1000km/h的低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悬浮列车上,则需要解决高承载、高转速非磁性轴承和高速起落架技术等难题。调研发现,目前尚无同时满足1000km/h超高速磁悬浮列车所要求的高承载和高转速的非磁性轴承,而且目前起落架轮胎的最高速度也只能达到380km/h~400km/h;此外,现有技术中,应急轮与起落架在投入一段时间后才能达到1000km/h的线速度,从而使轮体产生不均匀磨耗,不利于稳定运行;运行过程中应急轮会产生大量的热,影响润滑脂性能,可能造成轴承温升过高。
[0005]因此将轮式紧急支撑方案运用到低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悬浮列车上技术难度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应急支撑装置及磁悬浮列车,以解决低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缺少紧急支撑装置和紧急制动装置的问题。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应急支撑滑靴装置,其能安装于磁悬浮列车的悬浮架下方,用于将所述磁悬浮列车支撑在支撑轨上,所述应急支撑装置包括摆动机构、滑靴和作动缸,所述摆动机构能摆动地与所述悬浮架连接,所述
滑靴连接在所述摆动机构下方并能与所述支撑轨摩擦接触,所述作动缸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悬浮架和所述摆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作动缸通过伸缩驱动所述摆动机构摆动,当所述滑靴随所述摆动机构摆动至与所述支撑轨接触时,所述应急支撑装置将所述磁悬浮列车支撑在所述支撑轨上,且所述应急支撑装置通过所述滑靴和所述支撑轨之间的摩擦力制动所述磁悬浮列车。
[0008]如上所述的应急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应急支撑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摆动机构和所述滑靴的点头座和侧摆座,所述点头座通过一第一转轴与所述摆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侧摆座通过一第二转轴与所述点头座转动连接,所述滑靴与所述侧摆座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二转轴。
[0009]如上所述的应急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摆动机构包括左右相对并间隔设置的两个平行四连杆机构,两个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分别与所述悬浮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的下端连接并能同步摆动,两个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点头座和所述作动缸连接。
[0010]如上所述的应急支撑装置,其中,每个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包括一前支撑杆、一后支撑杆和一基座,所述前支撑杆和所述后支撑杆平行且前后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的前支撑杆的上端和后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悬浮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的前支撑杆的下端之间通过前转轴连接,两个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的后支撑杆的下端之间通过后转轴连接,两个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的基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转轴和所述后转轴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的基座均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所述前转轴和所述后转轴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所述前支撑杆和所述后支撑杆。
[0011]如上所述的应急支撑装置,其中,所述点头座和所述第一转轴的连接处为第一连接处,两个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的基座和所述第一转轴的连接处为两个第二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处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处之间;所述作动缸为两个,两个所述作动缸和所述第一转轴的连接处为两个第三连接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处位于两个所述第三连接处之间。
[0012]如上所述的应急支撑装置,其中,两个所述基座的两端的底部与所述侧摆座的顶部相对并相间隔,两个所述基座的两端的底部分别设有复位弹簧,各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与对应的所述基座的底部连接,各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与所述侧摆座的顶部连接。
[0013]如上所述的应急支撑装置,其中,所述作动缸的伸缩杆与所述摆动机构连接,所述作动缸的伸缩杆具有伸出锁定位置和收回锁定位置,当所述伸缩杆处于伸出锁定位置时,所述滑靴与所述支撑轨接触,当所述伸缩杆处于收回锁定位置时,所述滑靴与所述支撑轨分离,所述作动缸内置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能将所述伸缩杆固定在所述伸出锁定位置和所述收回锁定位置。
[0014]如上所述的应急支撑装置,其中,所述作动缸为液压作动缸,所述液压作动缸的外接油路上设有液压锁,通过所述液压锁调节所述液压作动缸的伸缩量,以调节所述液压作动缸施加给所述滑靴的朝向所述支撑轨的压力。
[0015]如上所述的应急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滑靴包括与所述摆动机构连接的靴体和固定在所述靴体底部的磨耗层,所述滑靴通过所述磨耗层与所述支撑轨摩擦接触,所述磨耗层的硬度小于所述支撑轨的硬度。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磁悬浮列车,其包括多个悬浮架和上述的应急支撑装置,每个
所述悬浮架下放安装多套所述应急支撑装置。
[0017]本专利技术的适用于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应急支撑装置及磁悬浮列车的特点和优点是:
[0018]1.本专利技术采用应急支撑滑靴代替现有技术的应急着地轮,当列车由于各种原因失去悬浮能力时,作动缸作动将滑靴下放至接触支撑轨,滑靴接触支撑轨实现紧急支撑,防止列车撞轨;当列车反馈制动失效时,或列车高速运行时制动力不足,作动缸作动将滑靴下放至接触支撑轨并对滑靴施加足够的压力,使滑靴与支撑轨之间产生摩擦力,通过施加不同等级的压力实现多级制动,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在列车失去悬浮能力时紧急支撑列车,还兼具紧急制动功能,当列车电制动正常时也可采用滑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应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支撑装置能安装于磁悬浮列车的悬浮架下方,用于将所述磁悬浮列车支撑在支撑轨上,所述应急支撑装置包括摆动机构、滑靴和作动缸,所述摆动机构能摆动地与所述悬浮架连接,所述滑靴连接在所述摆动机构下方并能与所述支撑轨摩擦接触,所述作动缸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悬浮架和所述摆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作动缸通过伸缩驱动所述摆动机构摆动,当所述滑靴随所述摆动机构摆动至与所述支撑轨接触时,所述应急支撑装置将所述磁悬浮列车支撑在所述支撑轨上,且所述应急支撑装置通过所述滑靴和所述支撑轨之间的摩擦力制动所述磁悬浮列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支撑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摆动机构和所述滑靴的点头座和侧摆座,所述点头座通过一第一转轴与所述摆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侧摆座通过一第二转轴与所述点头座转动连接,所述滑靴与所述侧摆座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二转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包括左右相对并间隔设置的两个平行四连杆机构,两个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分别与所述悬浮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的下端连接并能同步摆动,两个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点头座和所述作动缸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包括一前支撑杆、一后支撑杆和一基座,所述前支撑杆和所述后支撑杆平行且前后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的前支撑杆的上端和后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悬浮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的前支撑杆的下端之间通过前转轴连接,两个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的后支撑杆的下端之间通过后转轴连接,两个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的基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转轴和所述后转轴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的基座均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所述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聪毛凯刘德刚赵明李少伟武震啸陈慧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