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023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柜,包括:充电柜体、轮体、定位件、紧固件以及顶升机构;轮体安装于充电柜体的底部;定位件固设于墙体上;紧固件固设于充电柜体上;顶升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支脚,驱动组件安装于充电柜体的下部,且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支脚传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支脚作升降运动,当驱动组件驱动支脚下降时,支脚能够与地面接触,紧固件的一端能够配合插设于定位件内;当驱动组件驱动支脚上升时,轮体能够与地面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紧固件与定位件配合卡接,保证了充电柜体安装的稳定性,而随着支脚的上升,紧固件与定位件相分离,且轮体与地面接触,便能够推动充电柜体,保证了充电柜体移动便捷。保证了充电柜体移动便捷。保证了充电柜体移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柜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柜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柜。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柜是为使用电动自行车出行用户提供在外快速更换电池服务的设备,一般市面上现有的充电柜体积较大,包含的电池仓较多,一但固定安装难以更换位置,而部分充电柜安装点并不需要大量更换电池的服务,充电柜难以根据不同地段的不同电池需求量覆盖,因此缺乏安装稳定且移动便捷的充电柜。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4728291 U,公开了一种换电柜防水结构及两轮换电柜,其主要技术点为:在柜体的底端安装若干万向轮,以实现快速移动的目的。
[0004]对于上述现有技术,万向轮可以实现柜体的移动,但无法对柜体的位置固定,即充电柜缺乏安装稳定以及移动便捷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柜,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柜缺乏安装稳定以及移动便捷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柜,包括:充电柜体、轮体、定位件、紧固件以及顶升机构;所述轮体安装于所述充电柜体的底部;所述定位件固设于墙体上;所述紧固件固设于所述充电柜体上;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支脚,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充电柜体的下部,且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支脚传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支脚作升降运动,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支脚下降时,所述支脚能够与地面接触,所述紧固件的一端能够配合插设于所述定位件内;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支脚上升时,所述轮体能够与地面接触。
[000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第一斜齿轮、驱动杆、第二斜齿轮、两个第三斜齿轮、两个第四斜齿轮和两个螺纹柱;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斜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斜齿轮与所述第二斜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斜齿轮的中心与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斜齿轮,两个所述第三斜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四斜齿轮相啮合,两个所述第四斜齿轮的中心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与所述支脚螺纹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支脚作升降运动。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脚的顶端具有螺纹套,所述螺纹柱与所述螺纹套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螺纹套作升降运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柜体的下部竖直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支脚的侧壁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脚还具有第一平行段、倾斜段和第二平行段,所述倾斜段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平行段和所述第二平行段连接、并形成折线形结构,所述第一平行段滑动
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倾斜段的下端底面与所述第二平行段的底面重合且能够与地面接触。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平行段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为定位环,所述紧固件插杆,所述插杆能够配合插设于所述定位环内。
[0013]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柜体内具有若干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的外侧壁上具有若干弯折件,所述弯折件内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与所述电池仓相连通。
[0014]进一步的,所述轮体为万向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轮体为福马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支脚传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支脚作升降运动,当驱动组件驱动支脚下降时,支脚能够与地面接触,紧固件的一端能够配合插设于定位件内;当驱动组件驱动支脚上升时,轮体能够与地面接触;通过上述设置方式,紧固件与定位件配合卡接,能够避免充电柜体左右移动,保证了充电柜体安装的稳定性,而随着支脚的上升,紧固件与定位件相分离,且轮体与地面接触,便能够推动充电柜体,保证了充电柜体移动便捷。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柜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根据图1中A结构的示意图;
[0020]图中:1.充电柜体,1a.导向槽,11.电池仓,111.弯折件,2.轮体,3.顶升机构,31.驱动组件,311.电机,312.第一斜齿轮,313.驱动杆,314.第二斜齿轮,315.第三斜齿轮,316.第四斜齿轮,317.螺纹柱,32.支脚,321.第一平行段,322.倾斜段,323.第二平行段,323a.安装孔,324.螺纹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2]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柜,包括:充电柜体1、轮体2、定位件、紧固件以及顶升机构3。
[0023]所述轮体2安装于所述充电柜体1的底部。
[0024]所述定位件固设于墙体上。
[0025]所述紧固件固设于所述充电柜体1上。
[0026]所述顶升机构3包括驱动组件31和支脚32,所述驱动组件31安装于所述充电柜体1的下部,且所述驱动组件31的输出端与所述支脚32传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支脚32作升降运动,当所述驱动组件31驱动所述支脚32下降时,所述支脚32能够与地面接触,所述紧固件的一端能够配合插设于所述定位件内;当所述驱动组件31驱动所述支脚32上升时,所述轮体2能够与地面接触。
[0027]于本实施例中,工作人员需先将定位件安装在墙体上,接着推动充电柜体1,当充电柜体1移动至定位件下方时,驱动组件31驱动支脚32下降,支脚32在与地面接触的过程中,充电柜体1相对于地面向上移动,直到紧固件的一端能够配合插设于定位件内,驱动组件31停止驱动;通过上述设置方式,紧固件与定位件配合卡接,能够避免充电柜体1左右移动,保证了充电柜体1安装的稳定性,而随着支脚32的上升,紧固件与定位件相分离,且轮体2与地面接触,便能够推动充电柜体1,使得充电柜体1移动便捷。
[002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31包括电机311、第一斜齿轮312、驱动杆313、第二斜齿轮314、两个第三斜齿轮315、两个第四斜齿轮316和两个螺纹柱317;所述电机31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斜齿轮312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斜齿轮312与所述第二斜齿轮314相啮合,所述第二斜齿轮314的中心与所述驱动杆31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3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斜齿轮315,两个所述第三斜齿轮315分别与两个所述第四斜齿轮316相啮合,两个所述第四斜齿轮316的中心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螺纹柱317,所述螺纹柱317与所述支脚32螺纹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支脚32作升降运动。
[0029]其中,所述电机311优选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一斜齿轮312的齿轮轴连接。
[0030]于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对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柜体、轮体、定位件、紧固件以及顶升机构;所述轮体安装于所述充电柜体的底部;所述定位件固设于墙体上;所述紧固件固设于所述充电柜体上;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支脚,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充电柜体的下部,且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支脚传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支脚作升降运动,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支脚下降时,所述支脚能够与地面接触,所述紧固件的一端能够配合插设于所述定位件内;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支脚上升时,所述轮体能够与地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第一斜齿轮、驱动杆、第二斜齿轮、两个第三斜齿轮、两个第四斜齿轮和两个螺纹柱;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斜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斜齿轮与所述第二斜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斜齿轮的中心与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斜齿轮,两个所述第三斜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四斜齿轮相啮合,两个所述第四斜齿轮的中心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与所述支脚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的顶端具有螺纹套,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遵翔舒芸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聚能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