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内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0106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空内模板,其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以及若干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连接件位于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并分别和第一模板、第二模板连接;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内均中空;相邻连接件之间亦中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中空内模板采用PVC材质注塑成型,重量轻,成本低,不易生锈,且制造方便;且其通过预制2种厚度的模板以及2种宽度的连接件,从而能够根据需要装配出6种不同厚度的墙体,使用灵活。使用灵活。使用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空内模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模板,具体涉及一种中空内模板,属于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现有的建筑物越来越多的使用钢结构装配式结构,后期采用隔墙将建筑内部分割成不同的功能空间。目前隔墙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隔墙;另外一种为轻钢轻混隔墙。
[0003]现有技术的轻钢轻混隔墙通常由建筑网模以及在建筑网模中填充轻质混凝土组成。建筑网模的具体结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技术专利第200910300184.2号所示,其由龙骨、卡条和钢板网等几部分组成。
[0004]然而,上述轻钢轻混隔墙在实际生产和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网模组成部件多,装配工序复杂,费工费时,不利于大规模推广使用;2),网模中的龙骨、卡条和钢板网容易生锈,使用寿命短;3),龙骨和龙骨之间不易定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差。
[0005]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创新的中空内模板,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不易锈蚀的中空内模板。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空内模板,其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以及若干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连接件位于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并分别和第一模板、第二模板连接;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内均中空;相邻连接件之间亦中空。
[0008]本技术的中空内模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结构相同,其包括板体部I、板体部II以及腹板;所述板体部I、板体部II和腹板一体成型或为分体式;所述腹板位于板体部I和板体部II之间,并连接板体部I和板体部II。
[0009]本技术的中空内模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连接件均为PVC材质;
[0010]本技术的中空内模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模板厚度为50mm或75mm;所述第二模板厚度为50mm或75mm;所述连接件的宽度为50mm或100mm,使模板系统具有6种厚度规格。
[0011]本技术的中空内模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和腹板上开设有通孔。
[0012]本技术的中空内模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连接件三者为一体式结构。
[0013]本技术的中空内模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连接件三者
为分体式结构。
[0014]本技术的中空内模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板体部II和腹板的连接处设有一凸肋;所述凸肋上开设有一插槽;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有一插头;所述插头插入插槽中。
[0015]本技术的中空内模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头和插槽的形状相匹配。
[0016]本技术的中空内模板还设置为:所述模板的一侧设有一公接头,另一侧设有一母接头;所述公接头和相邻模板的母接头相对接,使相邻两块模板左右拼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的中空内模板采用PVC材质注塑成型,重量轻,成本低,不易生锈,且制造方便。
[0019]2.本技术的中空内模板可预制2种厚度的模板以及2种宽度的连接件,从而能够根据需要装配出6种不同厚度的墙体,使用灵活。
[0020]3.本技术的中空内模板可对填充于模板内的填料进行约束,无需额外支模。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中空内模板的实施例1的立体图。
[0022]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3是图1中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的立体图。
[0024]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5是图1中连接件的立体图。
[0026]图6是本技术的中空内模板的实施例2的立体图。
[0027]图7是本技术的中空内模板的实施例3的立体图。
[0028]图8是图7中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的立体图。
[0029]图9是图7中连接件的立体图。
[0030]图10是本技术的中空内模板的实施例4的立体图。
[0031]图11是本技术的中空内模板的实施例5的立体图。
[0032]图12是图10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实施例1
[0034]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5所示,其为本技术的一种中空内模板的第一实施方式,其由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以及若干连接件3等几部分组成。
[0035]其中,所述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内均中空,中空部位内可填充各种建筑材料,如磷石膏、混凝土砂浆、隔音棉等。而通过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来约束建筑材料,从而无需额外支模,且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可充当骨架,以提高结构强度。
[0036]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结构相同,其厚度均为50mm。其中,所述第一模板1由板体部I11、板体部II12以及腹板13等几部分组成。且所述板体部I11、板体部II12和腹板13一体成型,使加工方便,当然也可分别先预制板体部I11、板体部II12和腹板13,再将板体部I11、板体部II12和腹板13组装在一起而形成模板。所述腹板13位于板
体部I11和板体部II12之间,并连接板体部I11和板体部II12。
[0037]所述连接件3位于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之间,并分别和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并连接,使模板系统具有一定的厚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3的宽度为50mm,从而使本实施例的模板系统厚度为150mm。所述相邻连接件3之间亦中空,中空部位也可填充建筑材料。所述连接件3和腹板13上开设有通孔4,以便于填充的建筑材料和模板系统咬合,以增加结合强度。
[003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和连接件3均为PVC材质,其采用PVC材质注塑成型,重量轻,成本低,不易生锈,且制造方便。所述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均可独立充当模板使用,并可在工厂进行大量预制备用。
[0039]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和连接件3三者为分体式结构,通过连接件3将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连接在一起。具体的说,所述模板的板体部II12和腹板13的连接处设有一凸肋15。所述凸肋15上开设有一插槽16。所述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插头31;所述插头31插入插槽16中,使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和连接件3三者相结合。所述插头31和插槽16的形状相匹配,避免第一模板1和连接件3、第二模板2和连接件3之间松动。
[0040]再进一步的,所述模板1、2的一侧设有一公接头7,另一侧设有一母接头8。所述公接头7和相邻模板的母接头8相对接,从而根据需要将相邻两块模板左右拼接。
[0041]实施例2
[0042]请参阅说明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内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以及若干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连接件位于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并分别和第一模板、第二模板连接;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内均中空;相邻连接件之间亦中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内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包括板体部I、板体部II以及腹板;所述板体部I、板体部II和腹板一体成型或为分体式结构;所述腹板位于板体部I和板体部II之间,并连接板体部I和板体部II。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内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连接件均为PVC材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内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模板厚度为50mm或75mm;所述第二模板厚度为50mm或75mm;所述连接件的宽度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东伟骆宇龙林宛云邢潇婷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一元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