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篷车的尾门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98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敞篷车的尾门安装结构,敞篷车包括车身,车身包括两个侧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安装结构包括尾门、安装板、涂装架和多个主连接件,所述尾门包括上边缘和下边缘,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车身尾端的上部,且位于两个所述侧围板之间;所述涂装架一端与所述尾门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侧围板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涂装架装配于所述侧围板上或从所述侧围板上拆卸,所述涂装架装配于所述侧围板上时,所述涂装架支撑所述尾门进行涂装;所述涂装架从所述侧围板上拆卸时,所述主连接件将所述尾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涂装架可使得尾门与车身顺利完成涂装,安装板与主连接件的配合能够降低尾门的安装难度。的安装难度。的安装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敞篷车的尾门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敞篷车
,特别涉及一种敞篷车的尾门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敞篷车是指带有折叠式可开启车顶的轿车。敞篷车取消了顶盖之后将无法为开启式尾门提供安装点,市面上也存在将尾门作为焊接件焊接到车身的安装方式。
[0003]将尾门作为焊接件的方式中,尾门的安装过程非常繁琐,敞篷车的侧围后灯罩区域涂胶困难,会影响密封以及防腐性能并且敞篷车的后大灯、后蒙皮以及尾门饰板都将无法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敞篷车的尾门安装结构,旨在解决敞篷车的尾门安装过程以及涂装过程比较困难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敞篷车的尾门安装结构,所述敞篷车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包括两个侧围板,所述尾门安装结构包括尾门、安装板、涂装架和多个主连接件,所述尾门包括上边缘和下边缘,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车身尾端的上部,且位于两个所述侧围板之间;所述涂装架一端与所述尾门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侧围板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涂装架装配于所述侧围板上或从所述侧围板上拆卸,所述涂装架装配于所述侧围板上时,所述涂装架支撑所述尾门进行涂装;所述涂装架从所述侧围板上拆卸时,多个所述主连接件将所述尾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
[0006]优选地,所述涂装架包括安装部、支撑部以及连接部;所述涂装架装配于所述侧围板上时,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侧围板上,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安装部的上方并用于支撑所述尾门,所述连接部自所述安装部向所述支撑部延伸以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支撑部。
[0007]优选地,所述尾门的上边缘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定位销。
[0008]优选地,所述定位销上还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所述尾门抵接;所述支撑环与所述定位销一体成型制造。
[0009]优选地,所述定位销与所述支撑部之间设置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一端与所述支撑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架另一端安装有所述定位销。
[0010]优选地,所述尾门的上边缘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主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一连接件,所述涂装架从所述侧围板上拆卸时,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配合以固定所述尾门。
[0011]优选地,所述尾门的下边缘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安装板的下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主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应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二安装孔配合以固定所述尾门。
[0012]优选地,所述尾门安装结构还包括次连接件,所述尾门的上边缘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车身尾端还开设有两个灯罩流水槽,其中一个所述灯罩流水槽位于其中一个所述侧围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另一个所述灯罩流水槽位于另一个所述侧围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两个所述灯罩流水槽内均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涂装架从所述侧围板上拆卸时,所述次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三安装孔配合以固定所述尾门。
[0013]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焊接在所述车身尾端的上部。
[0014]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螺栓。
[001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车身尾端设置的安装板为尾门提供了安装点,只需要通过主连接件与安装板的配合就能完成尾门的安装,降低了尾门安装的难度,并为后大灯、高位制动灯、后蒙皮以及尾门饰板提供了安装区域。本技术的尾门安装后拆卸困难,涂装架支撑尾门时,尾门与车身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高度差,避免了车身进行涂装工序时需要将尾门拆下的情况发生,可顺利对敞篷车的车身进行涂胶处理,简化了尾门的涂装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敞篷车的尾门安装结构中尾门的装配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敞篷车的尾门安装结构中尾门与敞篷车车身的分解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敞篷车的尾门安装结构中涂装架的装配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敞篷车的尾门安装结构中涂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1的第一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6为图1的第二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7为图1的第三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附图标号说明:
[0025]1尾门5涂装架11上边缘51安装部111定位孔52连接部112第一连接孔53支撑部12下边缘54定位销121第二连接孔541支撑环2安装板55转动架3侧围板71第一连接件4灯罩流水槽72第二连接件41第三连接孔73次连接件
[0026]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9]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0]本技术提出一种敞篷车的尾门安装结构。
[0031]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的尾门安装结构包括尾门1、安装板2、涂装架5和多个主连接件,尾门1包括上边缘11和下边缘12,安装板2固定于车身尾端的上部,且位于两个侧围板3之间;涂装架5一端与尾门1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侧围板3可拆卸连接,以使涂装架5装配于侧围板3上或从侧围板3上拆卸,涂装架5装配于侧围板3上时,涂装架5支撑尾门1进行涂装;涂装架5从侧围板3上拆卸时,多个主连接件将尾门1安装于安装板2上。
[0032]本实施例的敞篷车的尾门安装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敞篷车的尾门安装结构,所述敞篷车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包括两个侧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安装结构包括尾门、安装板、涂装架和多个主连接件,所述尾门包括上边缘和下边缘,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车身尾端的上部,且位于两个所述侧围板之间;所述涂装架一端与所述尾门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侧围板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涂装架装配于所述侧围板上或从所述侧围板上拆卸,所述涂装架装配于所述侧围板上时,所述涂装架支撑所述尾门进行涂装;所述涂装架从所述侧围板上拆卸时,多个所述主连接件将所述尾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敞篷车的尾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装架包括安装部、支撑部以及连接部;所述涂装架装配于所述侧围板上时,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侧围板上,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安装部的上方并用于支撑所述尾门,所述连接部自所述安装部向所述支撑部延伸以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支撑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敞篷车的尾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的上边缘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定位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敞篷车的尾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上还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所述尾门抵接;所述支撑环与所述定位销一体成型制造。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敞篷车的尾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与所述支撑部之间设置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一端与所述支撑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架另一端安装有所述定位销。6.如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大煜保振安熊落闯王俊伟林茂青林启航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