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玻组件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804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全玻组件接线盒,包括,设有出线口的盒体、盒盖,所述盒体内设置有一个旁路二极管,所述旁路二极管两极连接有导电连接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全玻组件接线盒由于在盒体内只设置一个旁路二极管,不需要使用体积较大的汇流带,大大节省了接线盒盒体的体积,如此小体积的全玻组件接线盒可方便放置于建筑的龙骨中,易于隐藏,不影响幕墙建筑的美观。(*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盒,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安装在利用全玻组件发 电的建筑物上的全玻组件接线盒。技术背景参照图1,利用太阳能产生电能的全玻组件的核心发电单元是太阳能电池片16,几片太阳能电池片16通过焊带19串联形成太阳能电池串17,几串 太阳能电池串17通过汇流带18串联形成全玻组件,太阳能电池串17通过所 述焊带19并联连接接有接线盒20。参照图2,所述接线盒20的核心部件为旁路二极管4,所述焊带19连接 所述接线盒20内的旁路二极管4,以实现太阳能电池串和所述接线盒20内 的旁路二极管4的连接。下面对旁路二极管4的工作原理进行简介。由于全玻组件中的所有太阳能电池片16是一种串联关系,如果一片太阳 能电池片16产生下述两种情况l.本身发生故障,2.因被阴影遮挡而产生热 斑效应,导致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被烧毁,则全玻组件将会出现断路而不能正 常发电。接线盒20中的旁路二极管4作用是一旦某片电池片16(进而到整 串太阳能电池串17)发生故障后,可以使电流绕过所述故障太阳能电池片16 所在的太阳能电池串17经过旁路二极管4到达另一极,可以保证非故障部分 的太阳能电池串17继续发电工作。但在全玻组件正常工作情况下,旁路二极 管4不会导通,全玻组件通过太阳能电池片16组成的回路工作。由于一个全玻组件包括大量太阳能电池串17,所以一个全玻组件需要并 联对应太阳能电池串17个数的旁路二极管4。目前釆用的接线盒20是将一 个全玻组件中需要的旁路二极管4均设置在一个接线盒20中。所述旁路二极 管4之间通过汇流端子(未在图2中示出)和焊带并联连接,由于所述汇流端子本身具有一定的体积,而大量烊带19也占据了接线盒20相当的空间。 由于通常在所述接线盒20的盒盖和盒体上还设置了防水锁头(图2中未示出),虽然实现了所述接线盒20盒盖和盒体的连接,但这种结构进一步增大 了所述接线盒20的整体体积。如此大体积的所述接线盒20使其在安装时, 不能隐蔽设置于建筑的龙骨中,只能暴露安装在全玻幕墙的明框边,影响全 玻组件幕墙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能 够隐蔽设置于建筑的龙骨中的全玻组件接线盒,不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本技术提供一种全玻组件接线盒,包括,设有出线口的盒体、盒盖, 所述盒体内设置有一个旁路二极管,所述旁路二极管两极连接有导电连接片。优选地,所述导电连接片连接有一线缆的导线,所述线缆由所述盒体的出 线口引出。优选地,所述盒体的出线口处连接设置有一个两側具有进线口的固线体, 所述导电连接片 一端伸入到所述固线体内连接所述线缆的导线。优选地,所述线缆绝缘皮设置在所述固线体内,所述固线体上对应所述 线缆绝缘皮范围设置有一豁口 。优选地,所述盒体为长方体形。优选地,所述固线体为圆柱形。优选地,所述旁路二极管与所述盒体内壁的垂直距离大于等于2mm。优选地,所述导电连接片与所述线缆导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盒体上端面设有插孔,所述盒盖上对应所述插孔位置设置 插脚,所述插孔与所述插脚匹配。优选地,所述插孔对应的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设置螺紋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全玻组件接线盒由于在盒体内 只设置一个旁路二极管,不需要使用体积较大的汇流端子,大大节省了全玻 组件接线盒盒体的体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全玻组件接线盒能够设置于 建筑的龙骨中,易于隐藏,不影响幕墙建筑的美观。附图说明图l是现有技术中全玻组件与接线盒连接的结枸示意囷; 图2是图1中焊带与接线盒相连接的示意图3是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盒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剖视图; 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盒盖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盒体側壁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体积小、能够隐蔽设置于建筑的龙骨中的全玻组件 全玻组件接线盒,不影响建筑物的美观。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 参见图3,该图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本技术所述全玻组件全玻组件接线盒笫 一种实施例, 一种全玻组件 全玻组件接线盒,包括两端侧设有出线口 2的盒体1,盒盖3,所述盒体1 内设置有一个旁路二极管4,所述旁路二极管4两极分别通过两个端接头5 连接导电连接片6的一端。本技术实施例盒体l内只设置一个旁路二极 管4,不需要汇流端子和汇流带,所以盒体1体积4艮小。所述旁路二极管4和所述端接头5可以通过锡焊和铆钉(图中未示出) 等固定方式固定连接,这样可以防止所述旁路二极管4和导电连接片6连接 处松动。本技术优选采用锡焊和铆钉固定连接方式,使得固定更加牢固, 并且焊接方便快捷,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所述全玻组件全玻组件接线盒第二种实施例参照图4和图 5,相对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所述盒体l出线口 2处还可设置有一具有 进线口 7的固线体8。所述导电连接片6—端连接所述端接头5,另一端从所 述盒体l出线口 2伸入到所述固线体8内,所述线缆9的导线IO从所述固线 体8的进线口 7伸入所述固线体8内,并通过焊片和铆钉(图中未示出)等 固定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线缆9导线10 —端,避免了传统大全玻组件接线盒人 工接线容易开脱的特点。所述旁路二极管4通过所述端接头5连接所述线缆 9的导线10。这种连接方式省去每次使用全玻组件接线盒时重新在所述导电连接片6上连接线缆9的麻烦,使用时直接将所述线缆9的导线10连接全玻 组件即可,方便接线使用,节省了工序。在所述固线体8内连接所述导电连 接片6和所述线缆9的导线10,可以起到中间过渡和连接的作用。再参照图4和图5,所述固线体8上与所述线缆9绝缘皮ll对应位置设 有豁口 12。此处豁口 12有以下优点1、将所述线缆9伸入到所述固线体8内时, 在所述豁口 12处将所述线缆9绝缘皮11与固线体8压制连接;2、可利用所 述豁口 12将所述全玻组件接线盒固定在玻璃幕墙上,固定效果较之没有豁口 12直接固定全玻组件接线盒更加牢固,不易松动,减轻了后续维修的麻烦; 3、所述豁口 12可以使所述全玻组件接线盒盒体1承受一定的弯度力,不易 使线缆9折断。所述固线体8为圓柱形,所述圓柱的直径一般为llmm,长为17.5mm。 由于一般通用线缆9为圆柱形,而固线体8进线口 7引出线缆9,因此优选 方式将所述固线体8设计成圓柱形,与线缆9呈流线型,视觉上更有流线效 果,更加美观。且圆柱形受力效果比方形等形状的受力能力强,增加耐弯力, 不易使线缆9被折断。请同时参照图3、图4,所述盒体1上端面还可以均匀设置有四个插孔 14。参照图6,所述盒盖3上对应所述插孔14位置设置有四个插脚15。当然 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2个或者其它个数的插孔14和插脚15,只要满足 所述插孔14和插脚15相配合固定即可。参照图7,在所述插孔14的側壁的对应位置上还可以设置一个螺紋孔13。 可以在每个插孔14的对应位置的侧壁上均设置所述螺紋孔13,也可以根据 实际需要在其中一个或两个插孔14的对应位置的侧壁上设置所述螺紋孔13。所述盒盖3的插脚15插入到所述盒体1插孔14中,可以使用螺钉通过 所述螺紋孔13进一步固定所述插脚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玻组件接线盒,包括,设有出线口的盒体、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设置有一个旁路二极管,所述旁路二极管两极连接有导电连接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景峰于波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