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泡沫金属材料的光伏电池组件散热降温结构,安装于框架内的光伏电池组件的背面设置泡沫金属板,所述泡沫金属板上设置一接线盒安装位,所述接线盒安装位内固定光伏电池组件接线盒,所述光伏电池组件接线盒与光伏电池组件连接,所述泡沫金属板固定于框架内,所述泡沫金属板与光伏电池组件之间通过导热硅脂紧密结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散热降温效果好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Radiation cooling structure of photovoltaic cell module using foamed metal materia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oling structure of the photovoltaic battery component heat dissipation of foam metal materials, the photovoltaic cell assembly is install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setting of the foam metal plate, the metal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oam box, the junction box is installed within the fixed PV junction box, the photovoltaic battery assembly wiring box and photovoltaic cell assembly connection, the foam metal plate is fixed on the frame between the foam metal plate and the photovoltaic module closely through thermal greas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assembly, good cooling effect and has good market application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泡沫金属材料的光伏电池组件散热降温结构
本技术涉及光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泡沫金属材料的光伏电池组件散热降温结构。
技术介绍
光伏电池受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当温度升高时,光伏电池输出电压将下降,一般温度每升高1,电压值下降约2~3mV。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光伏电池的发电效能,传统的方法是采用最大功率跟踪控制,使光伏电池在任何条件下都运行于其对应的最大功率点上或附近。由于温度升高,必将使得输出功率减小,即使采用最大功率跟踪,也只能是保证在当前条件下获得最大功率,虽然这样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只是事后补救措施,没有解决引起功率变化的根本问题。因此,设法降低光伏电池温度是解决功率损失的根本途径。现有技术中,如九倍跌光钟控跟日水冷降温式光伏发电装置,申请号:200710017736;多点循环水冷降温储热机构,申请号:200720031648,上述两项专利涉及到多点循环水冷降温储热机构,但该机构的目的是只用于聚光式光伏发电系统中降低太阳能电池板的高温,虽然客观上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光伏电池的利用效率,但由于聚光过多,光伏电池板温度非常高,采用这种水冷降温装置后,特别是循环装置兼具储热功能,使得太阳能电池板的温度仍然很高,能量损失仍然很大,实际效果其实并不理想。并且其水冷降温储热机构结构复杂,容易损坏,给设备维护带来不便,并且成本也很高。现有技术中,如基于具有散热通道的铝型材光伏建筑一体化构件,申请号为201520494728.4,该技术是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构件,采用铝质中空复合材料;该结构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将光伏组件放置于构件内部,组件正面之上增加了一层透明覆盖层,增加了光线反射,不利于散热,结构比较笨重复杂,成本较高。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在技术存在的缺陷,通过自然对流或风冷,使光伏电池的温度降到环境温度附近,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泡沫金属材料的光伏电池组件散热降温结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文案,一种采用泡沫金属材料的光伏电池组件散热降温结构,安装于框架内的光伏电池组件的背面设置泡沫金属板,所述泡沫金属板上设置一接线盒安装位,所述接线盒安装位内固定光伏电池组件接线盒,所述光伏电池组件接线盒与光伏电池组件连接,所述泡沫金属板固定于框架内,所述泡沫金属板与光伏电池组件之间通过导热硅脂紧密结合。优选地,框架固定泡沫金属板的边缘处设置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一端固定于框架边缘,另一端连接泡沫金属板,所述弹性装置呈压缩状态,用于将泡沫金属板与光伏电池组件紧密结合。优选地,所述框架设置一活动边,所述活动边与框架转成方形框,活动边的一端铰连于框架上,另一端通过卡扣固定于框架上。优选地,所述接线盒安装位贯穿泡沫金属板,所述接线盒安装位的内壁上设置卡扣母口,所述光伏电池组件接线盒的外壁上设置与卡扣母口相匹配的卡扣公口。优选地,所述泡沫金属板为开孔泡沫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与光伏电池组件相接触的面设置为平滑面。优选地,所述泡沫金属板为泡沫铝板或泡沫镁板或泡沫铜板或泡沫铁板或泡沫合金板。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对原有光伏组件的兼容性好;采用自然对流,不需要水冷或风冷装置等机械运动部件,可靠性高,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泡沫金属板的导热系数高,热交换面积大,热交换方式多,散热降温效果好,将其与光伏电池组件结合后对于提高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效率明显;本技术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散热降温效果好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技术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一,一种采用泡沫金属材料的光伏电池组件散热降温结构,安装于框架5内的光伏电池组件1的背面设置泡沫金属板2,所述泡沫金属板2上设置一接线盒安装位,所述接线盒安装位内固定光伏电池组件接线盒3,所述光伏电池组件接线盒3与光伏电池组件1连接,所述泡沫金属板2固定于框架5内,所述泡沫金属板2与光伏电池组件1之间通过导热硅脂4紧密结合。优选地,框架5固定泡沫金属板2的边缘处设置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一端固定于框架5边缘,另一端连接泡沫金属板2,所述弹性装置呈压缩状态,用于将泡沫金属板2与光伏电池组件1紧密结合。优选地,所述框架5设置一活动边,所述活动边与框架5转成方形框,活动边的一端铰连于框架5上,另一端通过卡扣固定于框架5上。例如所述活动边及活动边相对的边上均设置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相对设置,所述固定柱的顶端设置锥形头,所述泡沫金属板2的侧面上设置与固定柱相匹配的孔洞,所述固定柱穿插于孔洞内,所述固定柱用于固定泡沫金属板2。优选地,所述接线盒安装位贯穿泡沫金属板2,所述接线盒安装位的内壁上设置卡扣母口,所述光伏电池组件接线盒3的外壁上设置与卡扣母口相匹配的卡扣公口。优选地,所述泡沫金属板2为开孔泡沫金属板2,所述金属板与光伏电池组件1相接触的面设置为平滑面。优选地,所述泡沫金属板2为泡沫铝板或泡沫镁板或泡沫铜板或泡沫铁板或泡沫合金板。所述开孔泡沫金属板2包括金属骨架和固定于金属骨架上的孔洞,所述孔洞相互连通,这样开孔泡沫金属板2具有较大的散热表面积和良好的流通性能,使得流体从泡沫金属板2较大的热交换面积进行散热,同时金属材料良好的导热性能使得温度能更均匀地分布,在强迫对流条件下流体在泡沫金属板2内产生的复杂紊流运动都促进了热量的交换。例如,开孔泡沫金属板2的厚度小于5cm,优选地,所述开孔泡沫金属板2的厚度小于4cm,进一步地,所述开孔泡沫金属板2的厚度小于3cm。优选地,所述框架5设置为镂空式框架5,利于泡沫金属板2通过框架5的镂空孔内进行散热。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取消框架5的使用,所述泡沫金属板2的上表面上设置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置光伏电池组件1,所述凹槽内设置接线盒安装位,取消框架5的使用,节约资源,同时泡沫金属板2将光伏电池组件1的四周及底面进行包裹,实现了更大面积的导热,增加了散热效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泡沫金属材料的光伏电池组件散热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于框架内的光伏电池组件的背面设置泡沫金属板,所述泡沫金属板上设置一接线盒安装位,所述接线盒安装位内固定光伏电池组件接线盒,所述光伏电池组件接线盒与光伏电池组件连接,所述泡沫金属板固定于框架内,所述泡沫金属板与光伏电池组件之间通过导热硅脂紧密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泡沫金属材料的光伏电池组件散热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于框架内的光伏电池组件的背面设置泡沫金属板,所述泡沫金属板上设置一接线盒安装位,所述接线盒安装位内固定光伏电池组件接线盒,所述光伏电池组件接线盒与光伏电池组件连接,所述泡沫金属板固定于框架内,所述泡沫金属板与光伏电池组件之间通过导热硅脂紧密结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用泡沫金属材料的光伏电池组件散热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框架固定泡沫金属板的边缘处设置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一端固定于框架边缘,另一端连接泡沫金属板,所述弹性装置呈压缩状态,用于将泡沫金属板与光伏电池组件紧密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采用泡沫金属材料的光伏电池组件散热降温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波,白政民,于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