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输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681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循环输送线,包括:两条运输方向相反的输送线,输送线用于运输托板;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围绕第一限位组件布置;第一拨动装置,包括第一拨杆和第一驱动组件,第一拨动装置设于输送线的输出侧并用于推动托板,第一驱动组件连接并驱动第一拨杆沿垂直于输送线的输送方向水平运动;第二拨动装置,包括第二拨杆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二拨动装置设于输送线的输入侧并用于推动托板,第二驱动组件连接并驱动第二拨杆沿平行于输送线的输送方向运动。通过输送线、第一拨动装置和第二拨动装置配合,托板上的工件在机架上循环输送,适用于工件存在工序调换或工序重复的加工步骤,有效节省加工设备购置资金和场地需求。金和场地需求。金和场地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输送线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工件输送领域,特别涉及循环输送线。

技术介绍

[0002]自动化生产领域中,对于多个工序加工而成工件,往往采用输送线连接上一工序与下一工序。当工件需要重复前几道工序加工,常规的厂房布局是通过增设加工设备和输送线,使之与每一道加工工序一一对应。但是,购置加工设备和输送线需要耗费更多的资金,占据更大的场地,导致经济效益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循环输送线,所述循环输送线能将工件循环输送,适用于工件存在工序调换或工序重复的加工步骤,有效节省加工设备购置资金,节约场地占用面积,提高经济效益。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循环输送线,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置有两条运输方向相反的输送线,所述输送线用于运输托板,所述机架设置有环形的第一限位组件和环形的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围绕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布置,所述托板在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之间移动;两个第一拨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拨动装置与所述输送线一一对应并位于所述输送线的输出侧,所述第一拨动装置包括第一拨杆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拨杆沿垂直于所述输送线的输送方向水平运动,以推动所述托板移动;两个第二拨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二拨动装置与所述输送线一一对应并位于所述输送线的输入侧,所述第二拨动装置包括第二拨杆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拨杆沿平行于所述输送线的输送方向运动,以推动所述托板移动。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循环输送线,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输送线、第一拨动装置和第二拨动装置配合运作,放置于托板上的工件能够在机架上循环输送,且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能够避免托板输送中的偏移,适用于工件存在工序调换或工序重复的加工步骤,有效节省加工设备购置资金,节约场地占用面积,提高经济效益。
[0006]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循环输送线,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限位块和两个第一挡块,两个所述第一挡块相互平行布置,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挡块的两端并与两个所述第一挡块相连;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二限位块和两个第二挡块,两个所述第二挡块相互平行布置,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挡块的两端并与两个所述第二挡块相连。
[0007]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循环输送线,所述机架还设置有两个第一基板,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和所述第一基板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安装有多个万向滚珠,所述托板抵接于所述万向滚珠。万向滚珠的采用能够减少所述托板移动时产生的摩擦力,使托板移动更为顺畅。
[0008]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循环输送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无杆气缸,所述第一无杆气缸安装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无杆气缸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拨杆沿垂直于所述输送线的输送方向水平运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无杆气缸,所述第二无杆气缸安装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无杆气缸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拨杆沿平行于所述输送线的输送方向运动;所述第一基板设置有相互垂直布置的第一避空槽和第二避空槽,所述第一拨杆置于所述第一避空槽中并伸出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上端,所述第二拨杆置于所述第二避空槽中并伸出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上端。
[0009]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循环输送线,所述第一拨动装置还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无杆气缸的驱动座,所述第一气缸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气缸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拨杆沿竖直方向运动。当第一拨杆不推动托板,第一气缸连接并驱动第一拨杆向下运动,不妨碍托板的正常输送。
[0010]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循环输送线,所述托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一拨杆能够插入所述定位孔,能够准确输送托板。
[0011]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循环输送线,所述托板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用于引导所述托板移动至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
[0012]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循环输送线,所述机架还设置有两条第一型材和两条第二型材,所述第一型材与所述第一挡块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型材与所述第二挡块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型材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型材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输送线包括两条同步转动的输送链,两条所述输送链分别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中。
[0013]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循环输送线,所述机架还设置有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下方,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控制线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控制线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使得电线的隐蔽性更好,人工操作时安全性更高。
[0014]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循环输送线,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两个线路安装件,两个所述线路安装件相互垂直布置。
[00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循环输送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循环输送线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示出的第一拨动装置和第二拨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循环输送线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号说明:
[0022]机架100;第一输送线110;第二输送线120;托板130;导向部131;第一限位组件140;第一限位块141;第一型材142;第一挡块1421;第一安装槽1422;第二限位组件150;第二限位块151;第二型材152;第二挡块1521;第二安装槽1522;第一基板160;万向滚珠161;
第一避空槽162;第二避空槽163;第二基板170;
[0023]第一拨动装置200;第一驱动组件210;第一连接板211;第一拨杆220;第一气缸230;第一线路安装件240;
[0024]第二拨动装置300;第二驱动组件310;第二连接板311;第二拨杆320;第二气缸33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循环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置有两条运输方向相反的输送线,所述输送线用于运输托板,所述机架设置有环形的第一限位组件和环形的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围绕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布置,所述托板在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之间移动;两个第一拨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拨动装置与所述输送线一一对应并位于所述输送线的输出侧,所述第一拨动装置包括第一拨杆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拨杆沿垂直于所述输送线的输送方向水平运动,以推动所述托板移动;两个第二拨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二拨动装置与所述输送线一一对应并位于所述输送线的输入侧,所述第二拨动装置包括第二拨杆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拨杆沿平行于所述输送线的输送方向运动,以推动所述托板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限位块和两个第一挡块,两个所述第一挡块相互平行布置,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挡块的两端并与两个所述第一挡块相连;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二限位块和两个第二挡块,两个所述第二挡块相互平行布置,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挡块的两端并与两个所述第二挡块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还设置有两个第一基板,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和所述第一基板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安装有多个万向滚珠,所述托板抵接于所述万向滚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无杆气缸,所述第一无杆气缸安装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无杆气缸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拨杆沿垂直于所述输送线的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宝盛五金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