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角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618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广角镜头,该广角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该广角镜头具有成像靶面大、成像品质高、畸变小、重量轻、体积小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广角镜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像镜头
,特别是涉及一种广角镜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上社交、视频、直播类软件的流行,人们对于摄影的喜爱程度越来越高,对成像效果的追求也更加多元化,既要求高清的像质,还要求较广的视角,以记录更多的信息,这些使得广角高清成像镜头受到更多的关注。
[0003]由于广角镜头普遍存在较大的畸变,会使边缘成像效果较差,且由于广角镜头的有效焦距较短,周边光线进入会有较大的压缩变形。当然广角镜头有其独特的视角和包围感,但对于平变化的背景却显得严重失真。想克服广角镜头的畸变是一个难题,在矫正畸变的同时,会带来更多的像差,所以往往需要加入更多片镜片以校正像差。
[0004]芯片的发展也走向两个不同的方向,一个是大靶面芯片,其有良好的通光量,非常适合品质较高的图像处理需求。在相同光线条件下,其得到的光信息更多,像质表现更好,后期处理信息量更大。但同时带来的弊端是产品体积和重量偏大。二是芯片的小型化,优势在于整体模组的体积重量减小很多,使得成品便携性能提高。如何使广角镜头能够匹配两者的优点,既具有大靶面效果、成像品质高、畸变小的优点,又能够尽量减小模组重量、提高便携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广角镜头,具有成像靶面大、成像品质高、畸变小、重量轻、体积小的优点。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上述的目的。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广角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其中,所述广角镜头中包含至少一个非球面透镜。
[0008]相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广角镜头,采用7片具有特定光焦度的镜片,并且采用特定的表面形状搭配和合理的光焦度分配,在满足镜头高像质的同时还有效减小了镜头的重量和体积;镜头的成像面较大,能够匹配1英寸以上大靶面CMOS芯片的内接圆成像需求;镜头的畸变较小,可以减小相机软件对图像拉伸处理后像质变差的影响,也可快速匹配其他芯片和模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广角镜头满足了市场对大靶面芯片和高清晰成像的相机的
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MTF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f

tanθ畸变曲线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MTF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f

tanθ畸变曲线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MTF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f

tanθ畸变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1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
[001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广角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光阑,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及滤光片。
[0013]其中,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光阑;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其中,所述广角镜头中包含至少一个非球面透镜。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广角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5.5mm<f/tanθ<7.5mm;其中,f表示所述广角镜头的有效焦距,θ表示所述广角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满足上述条件式,可使镜头具有较大视场角且边缘畸变矫正良好,同时具有较大的成像面,能够匹配大靶面芯片的成像需求。
[0015]为限制系统的总长,并确保系统具有足够好的成像品质,所述广角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1.3<TTL/IH<1.8;其中,TTL表示所述广角镜头的光学总长,IH表示所述广角镜头在全视场对应的像高。当TTL/IH的值超过上限时,整体镜头的总长偏长,难以满足小型化的需求;或者说总长足够小的情况下靶面过小,难以匹配更大的芯片;当TTL/IH的值超过下限时,会导致各透镜的光焦度过大,镜头像差矫正困难,解像能力显著下降。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广角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3.8<f3/f<4.5;2.8<(R31+R32)/(R31

R32)<3.3;其中,f表示所述广角镜头的有效焦距,f3表示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R31表示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2表示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满足上述条件式,通过合理设置第三透镜的光焦度及面型,能够有效缓和光线的转折程度,有利于减小像差的矫正难度,提高整体成像品质。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广角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1.5<f4/f<2.0;

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其中,所述广角镜头中包含至少一个非球面透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5.5mm<f/tanθ<7.5mm;其中,f表示所述广角镜头的有效焦距,θ表示所述广角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1.3<TTL/IH<1.8;其中,TTL表示所述广角镜头的光学总长,IH表示所述广角镜头在全视场对应的像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3.8<f3/f<4.5;2.8<(R31+R32)/(R31

R32)<3.3;其中,f表示所述广角镜头的有效焦距,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R31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2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1.5<f4/f<2.0;

2.5<R41/R4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娜高博何晓源赖晗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