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角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569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广角镜头,该广角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该广角镜头具有小头部、大广角、高像素的优点。高像素的优点。高像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广角镜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广角镜头
,特别是涉及一种广角镜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图像传感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像素的尺寸被做的越来越小,相应的,对搭配的摄像头的解析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具有摄像功能的电子产品,为迎合市场需求,不仅要求解析能力强,能用于较暗环境,结构小巧的特点,还要求具有大广角的特点,以此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广角镜头,具有小头部、大广角、高像素的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上述的目的。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广角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均为非球面透镜;所述广角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0.1<DM11/DM52<0.3;其中,DM1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口径,DM52表示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口径。
[0007]相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广角镜头,通过五片具有特定光焦度及镜片形状的合理搭配,并且在第一透镜之前设有光阑,使得该广角镜头在具有足够成像能力的前提下,能够实现超大角度拍摄,且头部较小,能够满足当下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场曲曲线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轴上点球差色差曲线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横向色差曲线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场曲曲线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轴上点球差色差曲线图;
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横向色差曲线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场曲曲线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轴上点球差色差曲线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横向色差曲线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场曲曲线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轴上点球差色差曲线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横向色差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1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
[001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广角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光阑、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滤光片。
[0012]其中,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广角镜头满足条件式:0.1<DM11/DM52<0.3;(1)其中,DM1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口径,DM52表示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口径。
[0013]满足条件式(1)时,可以控制头部尺寸与镜头整体尺寸的占比,在满足足够成像能力的情况下实现小头部效果,有利于增加安装该广角镜头的设备的屏占比。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广角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0.7<f*tan(FOV/2)*(1+Distortion)/TTL<0.9;(2)其中,TTL表示所述广角镜头的光学总长,f表示所述广角镜头的有效焦距,FOV表示所述广角镜头的最大视场角,Distortion表示所述广角镜头在最大视场角处的光学畸变。
[0015]满足条件式(2)时,可用来约束光学总长,在满足最大成像圆的情况下减小光学总长,从而实现“超薄”效果,迎合当下市场需求。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广角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126
°
<FOV<130
°
;(3)其中,FOV表示所述广角镜头的最大视场角。
[0017]满足条件式(3)时,可用来限制视场角范围,实现超大角度拍摄,用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广角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5mm
‑1<(AC34/CT4)/R41<0;(4)其中,CT4表示所述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AC34表示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距,R41表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0019]满足条件式(4)时,能够合理的控制第三透镜像侧面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距离,既能有效改善像差,又能有效降低镜头的光学总长。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广角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2mm<f*(R41+R42)/(R41

R42)<4mm;(5)其中,f表示所述广角镜头的有效焦距,R41表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42表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0021]满足条件式(5)时,能通过控制第四透镜的形状,有效改善像差,提高成像质量,同时通过形状的合理控制,也有利于镜片的成型,降低镜片制作成本。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广角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2.5<D/DM21<3.7;(6)其中,D表示所述广角镜头的光阑直径,DM21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口径。
[0023]满足条件式(6)时,可用于控制光线从光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均为非球面透镜;所述广角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0.1<DM11/DM52<0.3;其中,DM1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口径,DM52表示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口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0.7<f*tan(FOV/2)*(1+Distortion)/TTL<0.9;其中,TTL表示所述广角镜头的光学总长,f表示所述广角镜头的有效焦距,FOV表示所述广角镜头的最大视场角,Distortion表示所述广角镜头在最大视场角处的光学畸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126
°
<FOV<130
°
;其中,FOV表示所述广角镜头的最大视场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5mm
‑1<(AC34/CT4)/R41<0;其中,CT4表示所述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AC34表示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距,R41表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彬炜谢先国曾昊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