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污组件及其拖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8512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17
集污组件及其拖地机,集污组件包括导污组件,导污组件上设置有导污通道,至少导污通道的一部分位于滚筒的中心位置的上方;导污通道设置为沿滚筒的长度轴线Y方向延伸伸出至滚筒的两侧端面以内的区域位置形成一距离M且导污通道朝向滚筒的水平轴线X方向延伸伸出一距离N并形成具有中空结构的导污腔;导污通道上靠近滚筒的一侧位置上设置有导污口,导污通道上远离滚筒的一侧位置上设置有出污口,导污口和出污口与导污腔相连通;导污通道上靠近滚筒的一侧位置上还设置有与滚筒的外表面呈相接触的挡污件;拖地机,包括前述的集污组件。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拖地机存在的对污水收集效果差、不方便用户来对收集污水的结构部分进行清洗维护的问题。护的问题。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污组件及其拖地机


[0001]本技术涉及到对地面的清洁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集污组件及其拖地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拖地机主要在地面上来执行拖地清洁任务,对应的设置滚筒来接触地面进行清洁,并设置有清水箱和污水箱,清水箱来对滚筒供给清水,污水箱来对滚筒上形成的污水进行收集,进而实现对地面的有效清洁处理。
[0003]但是,目前的拖地机在收集污水的过程中存在对污水的收集效果差,且收集污水的效率低的问题,在收集污水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污水外溢或渗漏引起对地面的二次污染;同时拖地机上收集污水的结构部分不方便用户来拆卸进行维护清洗,在较长时间下容易发霉、发臭,同时容易引起堵塞的问题,导致收集污水的结构部分长时间处于较为脏污的状态,严重影响拖地机的性能及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污组件及其拖地机,主要解决现有拖地机存在的对污水收集效果差、不方便用户来对收集污水的结构部分进行清洗维护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集污组件,用于对滚筒进行收集污水,包括导污组件,导污组件上设置有导污通道,至少导污通道的一部分位于滚筒的中心位置的上方;
[0007]导污通道设置为沿滚筒的长度轴线Y方向延伸伸出至滚筒的两侧端面以内的区域位置形成一距离M且导污通道朝向滚筒的水平轴线X方向延伸伸出一距离N并形成具有中空结构的导污腔;
[0008]导污通道上靠近滚筒的一侧位置上设置有导污口,导污口与导污腔相连通;
[0009]导污通道上远离滚筒的一侧位置上设置有出污口,出污口与导污腔相连通;
[0010]导污通道上靠近滚筒的一侧位置上设置有朝向滚筒外表面方向并至少部分朝向滚筒下侧方向延伸伸出的挡污件,至少挡污件的一部分设置为与滚筒的外表面呈相接触的结构。
[0011]前述的集污组件,导污口的下端位置上设置有导污部,导污部设置为朝向滚筒的外表面方向延伸伸出并沿滚筒的水平轴线X方向延伸伸出形成与滚筒的外表面呈相互接触的结构。
[0012]前述的集污组件,导污部设置为相对滚筒的水平轴线X方向且由导污口方向朝向出污口方向呈由高至低逐渐倾斜的结构;
[0013]和/或,导污腔的内底部端面设置为相对滚筒的水平轴线X方向且由导污口方向朝向出污口方向呈由高至低逐渐倾斜的结构。
[0014]前述的集污组件,导污部上设置有触接部且触接部设置为与滚筒的外表面呈相互接触的结构;
[0015]设置触接部与滚筒的外表面相互接触的位置形成沿滚筒的周向方向呈具有一距离Q的弧面结构或平面结构;
[0016]或,设置当触接部与滚筒的外表面相互接触时触接部朝向滚筒的内部方向呈弧形结构或平面结构。
[0017]前述的集污组件,设置导污口的下端位置和导污腔的内底部端面均位于滚筒的顶部端面以下的区域位置内,且出污口的下端位置位于滚筒的顶部端面以下的区域位置内。
[0018]前述的集污组件,导污腔的内底部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朝向上侧方向凸起的凸起部,多个凸起部沿导污腔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呈间隔并列分布布置结构;
[0019]相邻两个凸起部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设置为P,P小于等于3毫米;
[0020]凸起部的高度设置为K,K大于等于1毫米。
[0021]前述的集污组件,设置导污腔上靠近导污口的一侧位置上的凸起部的高度为K1,且设置导污腔上靠近出污口的一侧位置上的凸起部的高度为K2,并设置K2大于K1,或设置K2为K1的两倍以上;
[0022]或,设置导污腔上靠近导污口的一侧位置上的相邻两个凸起部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导污腔上靠近出污口的一侧位置上的相邻两个凸起部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
[0023]前述的集污组件,挡污件上设置有多个朝向滚筒外表面方向并朝向滚筒的下侧方向延伸伸出的挡污部,且挡污部设置为与滚筒的外表面呈相互接触的结构,相邻两个挡污部之间形成有间隙部;
[0024]挡污件的数量设置为一个及以上,当挡污件的数量设置有多个时,多个挡污件设置为沿滚筒的水平轴线X方向呈并列分布结构,且相邻两个挡污件上的挡污部呈错位分布结构。
[0025]前述的集污组件,挡污部与滚筒外表面相接触的位置至导污部与滚筒外表面相接触的位置之间与滚筒的外表面构成有空隙区,空隙区位于滚筒的顶部端面以下。
[0026]前述的集污组件,导污组件包括上盖件和导污件,上盖件与导污件共同构成导污组件内部的导污通道和导污腔;
[0027]上盖件与导污件设置为可拆卸的相连结构,或,至少上盖件的上部的一部分设置为呈透明结构。
[0028]前述的集污组件,导污组件上还设置有污水通道,污水通道的一端设置为与出污口相连通,污水通道的另一端设置为朝向滚筒的下部位置方向呈开口结构,且污水通道和导污通道形成弯折形结构。
[0029]前述的集污组件,还包括容污组件,导污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容污组件的上部位置,容污组件上设置有与污水通道相连通的容污腔,容污腔靠近滚筒的一侧位置上设置有进污口,进污口设置为向上延伸至挡污件的底部端面位置。
[0030]前述的集污组件,容污腔内设置有在竖直方向具有一高度H的隔污件,隔污件将容污腔分隔形成第一容污区和第二容污区,第一容污区位于靠近滚筒的一侧位置,第二容污区位于第一容污区远离滚筒的一侧位置且第二容污区的上部位置与污水通道相连通;
[0031]第一容污区的内底部端面位于第二容污区的内底部的端面的上侧并形成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高度距离,和/或,第一容污区和第二容污区之间设置有容污通道。
[0032]前述的集污组件,容污腔内设置有吸污通道,吸污通道与容污腔之间设置有数量
为一个及以上的过污部,且过污部位于容污腔的中部以下的区域位置上;
[0033]设置过污部位于吸污通道上或设置过污部位于容污腔上。
[0034]拖地机,包括机器主体,机器主体上设置有筒腔,滚筒可拆卸地安装于筒腔内,滚筒设置为沿A方向旋转滚动运动的结构;
[0035]还包括如前所述的集污组件;
[0036]机器主体上设置有安装部,集污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部内,且集污组件设置为位于沿A方向由滚筒的底部位置至滚筒的顶部位置之间的外侧区域位置上;
[0037]机器主体上还设置有压接部,压接部位于滚筒的上方且设置为朝向滚筒外表面方向延伸伸出并形成与滚筒的外表面呈相互接触的结构,且压接部位于集污组件上靠近滚筒的一侧的外侧区域位置上。
[0038]前述的拖地机,机器主体上设置有出污腔,出污腔位于压接部与导污口之间的区域位置上,且出污腔设置为与导污口相连通的结构来用于污水的流动通过。
[0039]前述的拖地机,机器主体上远离滚筒的一侧位置上安装有可旋转的推动杆,且机器主体上设置有清水箱,清水箱位于集污组件与推动杆之间的区域位置上来用于对滚筒供给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集污组件,用于对滚筒进行收集污水,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污组件,导污组件上设置有导污通道,至少导污通道的一部分位于滚筒的中心位置的上方;导污通道设置为沿滚筒的长度轴线Y方向延伸伸出至滚筒的两侧端面以内的区域位置形成一距离M且导污通道朝向滚筒的水平轴线X方向延伸伸出一距离N并形成具有中空结构的导污腔;导污通道上靠近滚筒的一侧位置上设置有导污口,导污口与导污腔相连通;导污通道上远离滚筒的一侧位置上设置有出污口,出污口与导污腔相连通;导污通道上靠近滚筒的一侧位置上设置有朝向滚筒外表面方向并至少部分朝向滚筒下侧方向延伸伸出的挡污件,至少挡污件的一部分设置为与滚筒的外表面呈相接触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污组件,其特征在于:导污口的下端位置上设置有导污部,导污部设置为朝向滚筒的外表面方向延伸伸出并沿滚筒的水平轴线X方向延伸伸出形成与滚筒的外表面呈相互接触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污组件,其特征在于:导污部设置为相对滚筒的水平轴线X方向且由导污口方向朝向出污口方向呈由高至低逐渐倾斜的结构;和/或,导污腔的内底部端面设置为相对滚筒的水平轴线X方向且由导污口方向朝向出污口方向呈由高至低逐渐倾斜的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污组件,其特征在于:导污部上设置有触接部且触接部设置为与滚筒的外表面呈相互接触的结构;设置触接部与滚筒的外表面相互接触的位置形成沿滚筒的周向方向呈具有一距离Q的弧面结构或平面结构;或,设置当触接部与滚筒的外表面相互接触时触接部朝向滚筒的内部方向呈弧形结构或平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污组件,其特征在于:设置导污口的下端位置和导污腔的内底部端面均位于滚筒的顶部端面以下的区域位置内,且出污口的下端位置位于滚筒的顶部端面以下的区域位置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污组件,其特征在于:导污腔的内底部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朝向上侧方向凸起的凸起部,多个凸起部沿导污腔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呈间隔并列分布布置结构;相邻两个凸起部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设置为P,P小于等于3毫米;凸起部的高度设置为K,K大于等于1毫米。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污组件,其特征在于:设置导污腔上靠近导污口的一侧位置上的凸起部的高度为K1,且设置导污腔上靠近出污口的一侧位置上的凸起部的高度为K2,并设置K2大于K1,或设置K2为K1的两倍以上;或,设置导污腔上靠近导污口的一侧位置上的相邻两个凸起部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导污腔上靠近出污口的一侧位置上的相邻两个凸起部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污组件,其特征在于:挡污件上设置有多个朝向滚筒外表面方向并朝向滚筒的下侧方向延伸伸出的挡污部,且挡污部设置为与滚筒的外表面呈相互接触的结构,相邻两个挡污部之间形成有间隙部;
挡污件的数量设置为一个及以上,当挡污件的数量设置有多个时,多个挡污件设置为沿滚筒的水平轴线X方向呈并列分布结构,且相邻两个挡污件上的挡污部呈错位分布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新忠高令宇方恩光唐美平王勇邓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英乐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