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车辆的车身框架、搬运车辆、以及搬运车辆的车身框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839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16
在搬运车辆的车身框架中,前车架以及后车架中的至少前车架具备具有一对侧梁及横梁的车架主体、及通过焊接将侧梁与横梁相互固定的车架焊接部,在车架焊接部的包含焊趾部的区域中具有沿着车架焊接部延伸的冲击痕。前车架还具备作为横梁的铰接部件,铰接部件具备多个板材、以及通过焊接将该多个板材相互固定的铰接部件焊接部,在铰接部件焊接部的包含焊趾部的区域中具有沿着该铰接部件焊接部延伸的冲击痕。痕。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搬运车辆的车身框架、搬运车辆、以及搬运车辆的车身框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搬运车辆的车身框架、搬运车辆、以及搬运车辆的车身框架制造方法。
[0002]本申请针对2019年11月12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9

204759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介绍

[0003]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自卸车(搬运车辆)的车身框架的构造。车身框架通过利用焊接部将一对侧梁、以及横跨该一对侧梁配置的横梁固定而构成。
[0004]先行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4786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然而,在上述那样的搬运车辆中,谋求更高的生产率以及低燃耗性。为了应对该要求而实现车身框架的轻型化,例如存在与以往相比将高强度的钢材薄壁化来使用的情况。然而,在对高强度的钢材进行焊接而形成车身框架的情况下,焊接部的拉伸残余应力变大,因此仅仅进行适于薄壁化了的钢材的板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搬运车辆的车身框架,所述搬运车辆具备前车架、后车架以及连结所述前车架及所述后车架的万向接头,其中,所述车身框架具备所述前车架以及所述后车架,所述前车架以及所述后车架中的至少所述前车架具备:车架主体,其具有在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侧梁以及横跨所述一对侧梁且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横梁;以及至少一处车架焊接部,其通过焊接将所述侧梁与所述横梁相互固定,在所述车架焊接部的包含焊趾部的区域中具有沿着该车架焊接部延伸的冲击痕,所述前车架还具备与所述万向接头连结的作为所述横梁的铰接部件,该铰接部件具备:多个板材;以及至少一处铰接部件焊接部,其通过焊接将该多个板材相互固定,在所述铰接部件焊接部的包含焊趾部的区域中具有沿着该铰接部件焊接部延伸的冲击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车辆的车身框架,其中,所述侧梁在该侧梁的端部具有平面部或者坡口部,所述车架焊接部是通过角焊将所述侧梁的平面部或者坡口部与所述横梁固定的焊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搬运车辆的车身框架,其中,所述板材在该板材的端部具有坡口部,所述铰接部件焊接部通过角焊将所述板材的端部的坡口部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搬运车辆的车身框架,其中,所述搬运车辆的车身框架还具备:托架,其配置于所述车架主体,能够支承构造物;以及至少一处托架焊接部,其通过角焊将所述车架主体与所述托架相互固定,在所述托架焊接部的包含焊趾部的区域中具有沿着该托架焊接部延伸的冲击痕。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搬运车辆的车身框架,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辻元健照三轮博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