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HODH)抑制剂用于治疗癌症、自身免疫性和炎性疾病的氟化喹啉和喹喔啉衍生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8327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式(I)的化合物:(I),其中X为CH;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式(I)的化合物是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HODH)抑制剂,并且可用于治疗炎性障碍、自身免疫性障碍和癌症,诸如例如淋巴瘤、白血病、癌和肉瘤。本说明书公开了示例性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以及其药理学数据(例如第60至136页;实施例1至39;表1和表2)。示例性化合物是例如: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作为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HODH)抑制剂用于治疗癌症、自身免疫性和炎性疾病的氟化喹啉和喹喔啉衍生物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2019年11月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929,163的优先权的权益,该临时申请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并且用于所有目的。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为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HODH)抑制剂的新型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用于治疗在抑制DHODH方面存在优势的疾病、障碍或医学病症。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含此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此类化合物和组合物的方法,以及此类化合物或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癌症以及自身免疫性和炎性疾病、综合征和障碍的方法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4]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是一种由在正常造血干细胞中发生的突变引起的血液和骨髓的克隆性疾病。AML是一种异质疾病,因为其具有一系列细胞遗传学、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且其特征在于克隆性的异常骨髓祖细胞(称为成髓细胞)的积聚。这些细胞显示出对正常骨髓分化和过度增殖的破坏,从而导致造血细胞的形成减少。可利用标准诱导化疗实现疾病缓解,但由于白血病干细胞持久存在,难治性和复发性疾病仍然是一个挑战。因此,AML代表了一种未得到满足的医疗需求,其中在美国每年有>20,000例新病例的5年总生存率低于30%(Stein ET等人,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16:193,2018)。
[0005]基于分化和干细胞自我更新的丧失在正常细胞中是相互关联的知识,分化疗法被认为是一种有吸引力的AML治疗方法。利用全反式视黄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占全部AML的10%

15%)是分化疗法的范例。视黄酸靶向由t(15,17)染色体易位编码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PML)

视黄酸受体

α(RAR

α)融合蛋白。靶向PML

RAR特异性提升了由融合蛋白诱导的转录介导的分化阻断,并且用单一试剂ATRA进行的早期临床试验证实了在所有被治疗的患者中具有完全血液缓解(McCulloch D等人,Onco Targets Ther 2017;10:1585

1601;Nowak D等人,Blood 113:3655,2009)。
[0006]虽然分化疗法取得了成功,但其仅适用于少数AML患者。研究工作旨在鉴定另外的分化诱导剂,但成效有限。最近,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HODH)作为潜在的更广泛适用的分化靶标出现在表型筛选中,该表型筛选旨在鉴定克服表达同源盒蛋白HoxA9的原代鼠骨髓细胞的成熟阻断的小分子。该蛋白质是参与平衡干细胞维持/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通常在造血祖细胞中表达并在诱导分化时下调,并且已发现在AML中广泛过表达(Sykes等人,Cell167:171,2016)。
[0007]DHODH是一种位于线粒体内膜的黄素单核苷酸(FMN)黄素蛋白,其催化二氢乳清酸氧化为乳清酸,这是嘧啶从头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第四步。抑制DHODH导致嘧啶合成减少,嘧啶是核苷酸合成以及糖蛋白和磷脂生物合成的重要前体(Reis RAG等人,Archives Biochem Biophysics 632:175,2017;Vyas VK等人,Mini Rev Med Chem 11:1039,2011)。
DHODH是分别利用FDA批准的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症的小分子DHODH抑制剂来氟米特和特立氟胺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有效靶点(Lolli ML等人,Recent patents on Anti

Cancer Drug Discovery 13:86,2018)。
[0008]自从Sykes等人首次观察证实了DHODH抑制驱动AML体外分化(如分化标志物CD11b和CD14的上调所证实),并且导致剂量依赖性抗白血病效果,白血病干细胞减少和体内存活率延长,出现了其他证据证实了小分子DHODH抑制剂介导针对AML细胞的抗增殖活性,伴随着细胞周期停滞、CD11b和CD14的上调以及细胞凋亡的诱导(Wu D等人,Haematologica 103:1472,2018;Sainas S等人,J Med Chem 61:6034,2018;Cao L等人,Mol Cancer Ther,印刷前10月23日电子版)。此外,临床前实体瘤体外和体内模型证实了DHODH抑制的有效性,并且DHODH被鉴定为在PTEN和KRAS突变实体瘤中具有合成致死性(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2018年10月19日电子版;Mathur D等人,Cancer Discovery 7:1,2017;Cell Chemical Biology25:1,2018)。
[0009]因此,仍然需要为患有癌症和/或炎性和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提供治疗有益效果的DHODH抑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涉及化合物、包含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制备和纯化所述化合物的方法,将所述化合物用作DHODH酶活性抑制剂的方法,以及使用所述化合物治疗患有或被诊断为患有疾病、障碍或医学病症(诸如自身免疫性或炎性障碍或疾病(诸如癌症))的受试者的方法。
[001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是式(I)的化合物,
[0012][0013]其中
[0014]X为CH或N;
[0015]Y为CH或N;
[0016]R1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C1‑6烷基;被OH或OCH3取代的C1‑6烷基;C2‑6烯基;C1‑6卤代烷基;被OH或OCH3取代的C1‑6卤代烷基;C3‑6环烷基;独立地被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各自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成员取代的C3‑6环烷基:卤代基、OH、C1‑6烷基和C1‑6卤代烷基;氧杂环丁烷基;四氢呋喃基;以及四氢吡喃基;
[0017]R2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
[0018]其中
[0019]R
b
为被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成员取代的C1‑6烷基:OH、卤代基、CN、OC1‑6烷基、OC1‑6卤代烷基和OC3‑6环烷基;
[0020]R
c
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C1‑6烷基、C1‑6卤代烷基、C3‑6环烷基和四氢

2H

吡喃基;
[0021]R3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
[0022](a)O

(C1‑6烷基)、N(C1‑6烷基)2、哌啶基、被CH3取代的哌啶基、O

C3‑6环烷基和N

C3‑6环烷基;
[0023](b)以及
[0024](c)其中
[0025]R
d
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H;卤代基;C1‑6烷基;被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成员取代的C1‑6烷基:OH、OC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的结构:其中X为CH;Y为CH或N;R1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C1‑6烷基;被OH或OCH3取代的C1‑6烷基;C2‑6烯基;C1‑6卤代烷基;被OH或OCH3取代的C1‑6卤代烷基;C3‑6环烷基;独立地被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各自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成员取代的C3‑6环烷基:卤代基、OH、C1‑6烷基和C1‑6卤代烷基;氧杂环丁烷基;四氢呋喃基;以及四氢吡喃基;R2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其中R
b
为被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成员取代的C1‑6烷基:OH、卤代基、CN、OC1‑6烷基、OC1‑6卤代烷基和OC3‑6环烷基;R
c
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C1‑6烷基、C1‑6卤代烷基、C3‑6环烷基和四氢

2H

吡喃基;并且R3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d)O

(C1‑6烷基)、N(C1‑6烷基)2、哌啶基、被CH3取代的哌啶基、O

C3‑6环烷基和N

C3‑6环烷基;(e)(f)其中R
d
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H;卤代基;C1‑6烷基;被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成员取代的C1‑6烷基:OH、OCH3、SCH3和OCF3;C1‑6卤代烷基;被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成员取代的C1‑6卤代烷基:OH和OCH3;N(CH3)2;OH;CN和OC1‑6烷基;
R
e
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卤代基;C1‑6烷基;被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成员取代的C1‑6烷基:OH、OCH3、SCH3和OCF3;C1‑6卤代烷基;被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成员取代的C1‑6卤代烷基:OH和OCH3;OH;OC1‑6烷基;以及C3‑6环烷基;R
f
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H;C1‑6烷基;被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成员取代的C1‑6烷基:OH、OCH3、SCH3和OCF3;C1‑6卤代烷基;以及被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成员取代的C1‑6卤代烷基:OH和OCH3;并且n为1或2;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Y为CH;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Y为N;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为C1‑4烷基;被OH或OCH3取代的C1‑4烷基;C2‑6烯基;C1‑4卤代烷基;被OH或OCH3取代的C1‑4卤代烷基;C3‑6环烷基;独立地被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各自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成员取代的C3‑6环烷基:卤代基、OH、C1‑4烷基和C1‑4卤代烷基;氧杂环丁烷基;四氢呋喃基;以及四氢吡喃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为CH(CH3)2;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为CH(CH3)(CF3);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或环己基;各自独立地被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成员取代的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或环己基:卤代基、OH、C1‑4烷基和C1‑4卤代烷基;氧杂环丁烷基;四氢呋喃基;以及四氢吡喃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为其中R
b
为被OH、卤代基、CN、OC1‑4烷基、OC1‑4卤代烷基或OC3‑6环烷基取代的C1‑4烷基;并且R
c
为C1‑4烷基、C1‑4卤代烷基或C3‑6环烷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为其中R
b
为被OH取代的C1‑4烷基;并且R
c
为C1‑4烷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为其中R
b
为被OH、卤代基、CN、OC1‑4烷基、OC1‑4卤代烷基或OC3‑6环烷基取代的C1‑4烷基;并且R
c
为C1‑4烷基、C1‑4卤代烷基或C3‑6环烷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1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为其中R
b
为被OH、卤代基、CN、OC1‑4烷基、OC1‑4卤代烷基或OC3‑6环烷基取代的C1‑4烷基;并且R
c
为C1‑4烷基、C1‑4卤代烷基或C3‑6环烷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13.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为其中R
b
为被OH取代的C1‑4烷基;并且R
c
为C1‑4烷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14.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为其中R
b
为被OH、卤代基、CN、OC1‑4烷基、OC1‑4卤代烷基或OC3‑6环烷基取代的C1‑4烷基;并且R
c
为C1‑4烷基、C1‑4卤代烷基或C3‑6环烷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15.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为其中R
c
为C1‑4烷基、C1‑4卤代烷基或C3‑6环烷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16.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为其中R
c
为C1‑4烷基、C1‑4卤代烷基或C3‑6环烷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为其中R
b
为被OH、卤代基、CN、OC1‑4烷基、OC1‑4卤代烷基或OC3‑6环烷基取代的C1‑4烷基;并且R
c
为C1‑4烷基、C1‑4卤代烷基或C3‑6环烷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18.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为O

(C1‑4烷基)、N(C1‑4烷基)2、哌啶基、被CH3取代的哌啶基、O

C3‑6环烷基或N

C3‑6环烷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为或者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21.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为其中R
d
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H;卤代基;C1‑4烷基;被OH、OCH3、SCH3或OCF3取代的C1‑4烷基;C1‑4卤代烷基;被OH或OCH3取代的C1‑4卤代烷基;CN;以及OC1‑4烷基;R
e
为卤代基;C1‑4烷基;被OH、OCH3、SCH3或OCF3取代的C1‑4烷基;C1‑4卤代烷基;或者被OH或OCH3取代的C1‑4卤代烷基;并且n为1或2;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22.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为或者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23.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为为其中R
d
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CH3、OCH3和OH;R
e
为卤代基、CH3或OCH3;并且n为1或2;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24.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为或者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25.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其中R
d
为H;卤代基;C1‑4烷基;被OH、OCH3、SCH3或OCF3取代的C1‑4烷基;C1‑4卤代烷基;被OH或OCH3取代的C1‑4卤代烷基;或者OC1‑4烷基;R
e
为卤代基;C1‑4烷基;被OH、OCH3、SCH3或OCF3取代的C1‑4烷基;C1‑4卤代烷基;C3‑6环烷基;或者被OH或OCH3取代的C1‑4卤代烷基;并且R
f
为H;C1‑4烷基;被OH、OCH3、SCH3或OCF3取代的C1‑4烷基;C1‑4卤代烷基;或者被OH或OCH3取代的C1‑4卤代烷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26.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为其中R
d
为H、Cl、C1‑4烷基或C1‑4卤代烷基;R
e
为卤代基、C1‑4烷基、C1‑4卤代烷基或环丙基;并且R
f
为H;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27.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为或者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
28.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为或者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A)的结构:其中R1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C1‑6烷基、C1‑6卤代烷基和并且R3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a)以及(b)(b)以及(c)其中R
d
为H、Cl、C1‑4烷基或C1‑4卤代烷基;R
e
为卤代基、C1‑4烷基、C1‑4卤代烷基或环丙基;并且R
f
为H;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B)的结构:其中R2为其中R
b
为被OH取代的C1‑4烷基;并且R
c
为C1‑4烷基;R3为其中R
d
为H、Cl、C1‑4烷基或C1‑4卤代烷基;R
e
为卤代基、C1‑4烷基、C1‑4卤代烷基或环丙基;并且R
f
为H;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C)的结构:R
1a
为CH3;R
1b
为CH3;R2为并且R3为其中R
d
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H、卤代基、C1‑6烷基和C1‑6卤代烷基;
R
e
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卤代基、C1‑6烷基、C1‑6卤代烷基和环丙基;并且R
f
为H;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变体或N

氧化物。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为CH(CH3)2、CH(CH3)(CF3)或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
c
为CH3。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
e
为C1‑4烷基。35.一种化合物,所述化合物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4

乙基
‑1‑
(7


‑4‑
异丙基
‑2‑
(2

甲氧基苯基)喹啉
‑6‑
基)
‑3‑
(羟甲基)

1H

1,2,4

三唑

5(4H)

酮;1

(2

(3


‑5‑
甲基

1H

吡唑
‑4‑
基)
‑7‑

‑4‑
异丙基喹啉
‑6‑
基)
‑4‑
乙基
‑3‑
(羟甲基)

1H

1,2,4

三唑

5(4H)

酮;4

乙基
‑1‑
(7


‑4‑
异丙基
‑2‑
(5

甲基
‑3‑
(三氟甲基)

1H

吡唑
‑4‑
基)喹啉
‑6‑
基)
‑3‑
(羟甲基)

1H

1,2,4

三唑

5(4H)

酮;4

乙基
‑1‑
(7


‑4‑
异丙基
‑2‑
(2

甲氧基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喹啉
‑6‑
基)
‑3‑
(羟甲基)

1H

1,2,4

三唑

5(4H)

酮;4

乙基
‑1‑
(7


‑4‑
异丙基
‑2‑
(戊烷
‑3‑
基氧基)喹啉
‑6‑
基)
‑3‑
(羟甲基)

1H

1,2,4

三唑

5(4H)

酮;1

(2

环丁氧基
‑7‑

‑4‑
异丙基喹啉
‑6‑
基)
‑4‑
乙基
‑3‑
(羟甲基)

1H

1,2,4

三唑

5(4H)

酮;1

(2

(3


‑2‑
甲氧基
‑5‑
甲基吡啶
‑4‑
基)
‑7‑

‑4‑
异丙基喹啉
‑6‑
基)
‑4‑
乙基
‑3‑
(羟甲基)

1H

1,2,4

三唑

5(4H)

酮;4

乙基
‑1‑
(7


‑4‑
异丙基
‑2‑
(2

甲氧基
‑5‑
甲基吡啶
‑4‑
基)喹啉
‑6‑
基)
‑3‑
(羟甲基)

1H

1,2,4

三唑

5(4H)

酮;4

乙基
‑1‑
(7


‑4‑
异丙基
‑2‑
(邻甲苯基)喹啉
‑6‑
基)
‑3‑
(羟甲基)

1H

1,2,4

三唑

5(4H)

酮;4

乙基
‑2‑
(7


‑4‑
异丙基
‑2‑
(邻甲苯基)喹唑啉
‑6‑
基)
‑5‑
(羟甲基)

2,4

二氢

3H

1,2,4

三唑
‑3‑
酮;4

乙基
‑2‑
(7


‑4‑
异丙基
‑2‑
(2

甲氧基
‑4‑
甲基吡啶
‑3‑
基)喹啉
‑6‑
基)
‑5‑
(羟甲基)

2,4

二氢

3H

1,2,4

三唑
‑3‑
酮;1

(2

(3,5

二甲基

1H

吡唑
‑1‑
基)
‑7‑

‑4‑
异丙基喹啉
‑6‑
基)
‑4‑
乙基
‑3‑
(羟甲基)

1H

1,2,4

三唑

5(4H)

酮;1

(2

(二乙基氨基)
‑7‑

‑4‑
异丙基喹啉
‑6‑
基)
‑4‑
乙基
‑3‑
(羟甲基)

1H

1,2,4

三唑

5(4H)

酮;4

乙基
‑1‑
(7


‑4‑
异丙基
‑2‑
(哌啶
‑1‑
基)喹啉
‑6‑
基)
‑3‑
(羟甲基)

1H

1,2,4

三唑

5(4H)

酮;1

(2

(3

环丙基

1H

吡唑
‑4‑
基)
‑7‑

‑4‑
异丙基喹啉
‑6‑
基)
‑4‑
乙基
‑3‑
(羟甲基)

1H

1,2,4

三唑

5(4H)

酮;4

乙基
‑2‑
(7


‑4‑
异丙基
‑2‑
(3

甲基

1H

吡唑
‑4‑
基)喹啉
‑6‑
基)
‑5‑
(羟甲基)

2,4

二氢

3H

1,2,4

三唑
‑3‑
酮;(S)
‑4‑
乙基
‑2‑
(7


‑4‑
异丙基
‑2‑
(2

甲基哌啶
‑1‑
基)喹啉
‑6‑
基)
‑5‑
(羟甲基)

2,4

二氢

3H

1,2,4

三唑
‑3‑
酮;(R)
‑4‑
乙基
‑2‑
(7


‑4‑
异丙基
‑2‑
(2

甲基哌啶
‑1‑
基)喹啉
‑6‑
基)
‑5‑
(羟甲基)

2,4

二氢

3H

1,2,4

三唑
‑3‑
酮;4

乙基
‑2‑
(7


‑2‑
(2

羟基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
‑4‑
异丙基喹啉
‑6‑
基)
‑5‑
(羟甲基)

2,4

二氢

3H

1,2,4

三唑
‑3‑
酮;4

乙基
‑1‑
(7


‑4‑
异丙基
‑2‑
(四氢

2H

吡喃
‑4‑
基)喹啉
‑6‑
基)
‑3‑
(羟甲基)

1H

1,2,4

三唑

5(4H)

酮;6

(4

乙基
‑3‑
(羟甲基)
‑5‑
氧代

4,5

二氢

1H

1,2,4

三唑
‑1‑
基)
‑7‑

‑4‑
异丙基
‑2‑
(邻甲苯基)喹啉
‑1‑
氧化物;4

乙基
‑1‑
(7


‑2‑
(2

羟基
‑3‑
甲基吡啶
‑4‑
基)
‑4‑
异丙基喹啉
‑6‑
基)
‑3‑
(羟甲基)

1H

1,2,4

三唑

5(4H)

酮;4

乙基
‑1‑
(7


‑4‑
异丙基
‑2‑
(3

(三氟甲基)

1H

吡唑
‑4‑
基)喹啉
‑6‑
基)
‑3‑
(羟甲基)

1H

1,2,4

三唑

5(4H)

酮;4

乙基
‑1‑
(7


‑2‑
(2

羟基
‑5‑
甲基吡啶
‑4‑
基)
‑4‑
异丙基喹啉
‑6‑
基)
‑3‑
(羟甲基)

1H

1,2,4

三唑

5(4H)

酮;2

(2

(4


‑3‑
羟基
‑1‑
甲基

1H

吡唑
‑5‑
基)
‑7‑

‑4‑
异丙基喹啉
‑6‑
基)
‑4‑
乙基
‑5‑
(羟甲基)

2,4

二氢

3H

1,2,4

三唑
‑3‑
酮;2

(2

(4


‑3‑
甲氧基
‑1‑
甲基

1H

吡唑
‑5‑
基)
‑7‑

‑4‑
异丙基喹啉
‑6‑
基)
‑4‑
乙基
‑5‑
(羟甲基)

2,4

二氢

3H

1,2,4

三唑
‑3‑
酮;1

(2

(5


‑3‑
(三氟甲基)

1H

吡唑
‑4‑
基)
‑7‑

‑4‑
异丙基喹啉
‑6‑
基)
‑4‑
乙基
‑3‑
(羟甲基)

1H

1,2,4

三唑

5(4H)

酮;(3

(7


‑4‑
异丙基
‑2‑
(3

甲基
‑5‑
(三氟甲基)

1H

吡唑
‑4‑
基)喹啉
‑6‑
基)
‑1‑
甲基

1H

1,2,4

三唑
‑5‑
基)甲醇;1

(3

(7


‑4‑
异丙基
‑2‑
(3

甲基
‑5‑
(三氟甲基)

1H

吡唑
‑4‑
基)喹啉
‑6‑
基)
‑1‑
甲基

1H

1,2,4

三唑
‑5‑
基)乙
‑1‑
醇;(3

(2

(5


‑3‑
甲基

1H

吡唑
‑4‑
基)
‑7‑

‑4‑
异丙基喹啉
‑6‑
基)
‑1‑
甲基

1H

1,2,4

三唑
‑5‑
基)甲醇;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
申请(专利权)人:詹森生物科技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