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爪摄像吊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813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爪摄像吊舱装置,包括舱体;舱体包括上舱体和下舱体,上舱体和下舱体上均设置有机翼连接结构;机翼安装在机翼连接结构上,机翼上安装有电动云台,电动云台上设置有摄像摄影组件;控制单元包括主控器和电源模块,主控器配置有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配置有天线;主控器与摄像摄影组件连接用于接收信号,主控器与电动云台连接用于控制电动云台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舱体上固定多个机翼,在中空的机翼上安装摄像摄影组件,摄像摄影组件通过电动云台进行带动,电动云台受主控器的信号进行控制,同时每个摄像摄影组件的信号传输到主控器进行无线发送至网络。网络。网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爪摄像吊舱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多摄像机安装设备
,具体涉及到多爪摄像吊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已经有通过无人机进行拍摄实现旅游观光的技术公开,例如本专利技术人申请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2110161915.0,专利名称:一种远程控制多摄像头载具实现旅游观光的方法及系统。上述专利的用户能够通过独立控制的摄像头完成景区景色的观看。
[0003]由于上述专利的载具需要同时搭载多个摄像机,这样能够使用一个载具让多个用户同时操作对应的摄像机进行观看,能够大大降低运营成本。现有技术中的载具例如无人机往往只搭载了一个摄像头,不能够实现上述功能。
[0004]然而,若对无人机本身进行改造,即在无人机上直接安装多个摄像机等设备,这样需要对无人机进行非常大的改动,也使得改造后的无人机成为了一个专用设备,不方便用于其他用途,这样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成本上升。此外,能够进行飞行的载具不仅限于无人机,也可能是其他飞行器,例如飞艇等,只要能够进行飞行的器具均可以进行摄像机的安装。因此如果需要将多个摄像机和传感器安装到飞行器上,可以是直接将摄像机组件等安装在飞行器上,也可以是将摄像机组件等组建成一个吊舱。若直接安装在飞行器,需要对不同的飞行器进行改装,使用方式有限,因此最优选的方式是将多个摄像机组装形成一个吊舱,将吊舱安装在飞行器上。
[0005]现有技术中并未公开具有多个摄像机组件和传感器的吊舱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爪摄像吊舱装置,能够挂载在飞行器或者其他移动载具上,搭载多个摄像机实现多用户远程进行旅游观光、摄像摄影或者辅助救援的功能。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爪摄像吊舱装置,包括:
[0008]舱体;舱体包括上舱体和下舱体,上舱体和下舱体上均设置有机翼连接结构;舱体上设置有挂载连接结构用于将舱体固定在移动载体上;
[0009]机翼;机翼安装在机翼连接结构上,机翼上安装有电动云台,电动云台上设置有摄像摄影组件;
[0010]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主控器和电源模块,主控器配置有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配置有天线;主控器与摄像摄影组件连接用于接收信号,主控器与电动云台连接用于控制电动云台的工作状态。
[0011]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中,上舱体和下舱体的机翼连接结构交替设置;上舱体上设置有两个机翼连接结构,下舱体的机翼连接结构设置在上舱体两个机翼连接结构之间。
[0012]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中,舱体上设置的挂载连接结构为带孔挂耳,挂载连接结构可以再配置减震结构,使得舱体搭载在移动载体后更加稳定。移动载体为飞行器,也可以为其他可以移动的载具,例如飞艇、机器人等。
[0013]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中,舱体上设置有通风孔,舱体内部设置有托架,托架上设置有散热风扇。
[0014]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中,上舱体上设置有激光测距传感器,下舱体的底部设置有电动云台,电动云台上设置有设置摄像摄影组件。
[0015]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中,机翼连接结构为卡槽,机翼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孔,机翼的内部是中空的,电动云台和摄像摄影组件的线路通过机翼和机翼连接结构进入到舱体内部与控制单元连接。
[0016]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中,电动云台的上端设置有中空的安装杆,安装杆的上端通过螺母固定在安装孔上;安装杆的侧壁上设置有过线孔,线路经过过线孔进入机翼内部。
[0017]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中,天线设置在机翼的外侧端部,天线的线路穿过机翼内部与控制单元连接。
[0018]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中,摄像摄影组件为可见光摄像机、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多普勒摄像机或者星光夜视仪。
[0019]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中,舱体上还搭载有传感组件,传感组件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多普勒测速仪、环境数据采集传感器和姿态感应传感器。
[0020]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中,机翼连接结构为电动旋转连接结构,电动旋转连接结构带动机翼在竖直平面内偏转。
[002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2]1、本技术通过在舱体上固定多个机翼,在中空的机翼上安装摄像摄影组件,摄像摄影组件通过电动云台进行带动,电动云台受主控器的信号进行控制,同时每个摄像摄影组件的信号传输到主控器进行无线发送至网络。摄像摄影组件也可以在本专利的基础上,再配置信号传输单元,根据信号情况选择独立将信号传输至服务器和网络。
[0023]2、本技术的舱体独立组装,能够通过挂载连接结构固定在移动载体上,不需要对移动载体进行改造,大大增加了适用范围,减少了不同移动载体挂载吊舱所产生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吊舱装置的立体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吊舱装置的仰视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吊舱装置舱体的分解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吊舱装置舱体的分解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吊舱装置的电动云台部分的立体图。
[0029]其中,1、上舱体;2、下舱体;3、机翼连接结构;4、挂载连接结构;5、机翼;6、电动云台;7、摄像摄影组件;8、主控器;9、通风孔;10、托架;11、散热风扇;12、激光测距传感器;13、摄像摄影组件;14、安装杆;15、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爪摄像吊舱装置,包括舱体、机翼5和控制单元。舱体是吊舱装置的主体,其主要是用于安装其他设备,提供安装固定的位置,舱体内部还可以形成
容纳区域,能够安装控制单元等电子元器件,这样能够避免电子元器件设置在外部容易损坏的问题。机翼是安装摄像摄影组件的部件,舱体上机翼的安装数量可以根据舱体的尺寸决定,优选在舱体上安装6个机翼即可。控制单元是能够将摄像摄影组件拍摄的视频或者图像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或者用户终端,使得远端能够实时观看到摄像摄影组件拍摄的画面。
[0031]为了能够便于安装和组装,舱体需要能够打开,这样有利于在内部进行安装控制单元和其他零部件,因此舱体可以包括上舱体1和下舱体2,上舱体1和下舱体2可以通过卡扣或者螺栓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上舱体1和下舱体2上均设置有机翼连接结构3,机翼连接结构3用于固定连接机翼,机翼连接结构3可以直接与舱体内部相通,这样能够便于过线。
[0032]机翼连接结构可以为卡槽,此时机翼可以通过嵌入或者过盈配合的方式与机翼连接结构3进行连接,也可以采用螺栓等进行加固连接。舱体上还设置有挂载连接结构4用于将舱体固定在移动载体上,在需要使用时可以直接将舱体固定到移动载体上即可。机翼连接结构也可以为电动旋转连接结构,电动旋转连接结构带动机翼在竖直平面内偏转。
[0033]机翼安装在机翼连接结构3上,机翼上安装有电动云台6,电动云台上设置有摄像摄影组件7。电动云台优选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机翼上,摄像摄影组件也优选通过可以拆卸的方式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爪摄像吊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包括上舱体和下舱体,上舱体和下舱体上均设置有机翼连接结构;舱体上设置有挂载连接结构用于将舱体固定在移动载体上;机翼;所述机翼安装在机翼连接结构上,机翼上安装有电动云台,电动云台上设置有摄像摄影组件;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主控器和电源模块,主控器配置有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配置有天线;所述主控器与摄像摄影组件连接用于接收信号,主控器与电动云台连接用于控制电动云台的工作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爪摄像吊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舱体和下舱体的机翼连接结构交替设置;上舱体上设置有两个机翼连接结构,下舱体的机翼连接结构设置在上舱体两个机翼连接结构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爪摄像吊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上设置的挂载连接结构为带孔挂耳,所述移动载体为飞行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爪摄像吊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上设置有通风孔,舱体内部设置有托架,托架上设置有散热风扇。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爪摄像吊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舱体上设置有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下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武星浩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