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5K碳纤维原丝的制备方法及原丝和碳纤维技术

技术编号:3387972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5K碳纤维原丝的制备方法及原丝和碳纤维,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丙烯腈、丙烯酸甲酯和衣康酸经水相悬浮聚合反应得到聚合物,聚合物经螯合反应终止,再经过滤、烘干得到粉状聚合物;(2)将粉状聚合物溶解于DMAC中制得纺丝原液;(3)使步骤(2)制得的纺丝原液通过孔数为34500~35500的喷丝板,并以15~48m/min的速度喷丝后送入凝固浴成型得到初生纤维,初生纤维经水洗、上油、烘干、牵伸、定型得到原丝;所述步骤(3)中喷丝板压力为500~1000kPa,使经任一喷丝板孔的单丝线密度的CV值不大于8.5%。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减小单丝直径来增加纤维丝束的比表面积,使凝固浴成型过程中细旦化丝束的相扩散过程更为均匀,从内部结构改善纤维整体性能,适合推广使用。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5K碳纤维原丝的制备方法及原丝和碳纤维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碳纤维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35K碳纤维原丝的制备方法及原丝和碳纤维。

技术介绍

[0002]碳纤维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特种纤维。具有耐高温、抗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特性外形呈纤维状、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由于其石墨微晶结构沿纤维轴择优取向,因此沿纤维轴方向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碳纤维的密度小,因此比强度和比模量高。碳纤维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增强材料与树脂、金属、陶瓷及碳等复合,制造先进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比强度及比模量在现有工程材料中是最高的。
[0003]聚丙烯腈纤维是生产碳纤维的主要原料,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服装、装饰、建筑以及阻燃纤维制备等领域的高分子纤维材料。用于碳纤维生产的聚丙烯腈纤维有两大类,以每一束纤维内含有名义单根纤维数量来确定,其中1K品种一束纤维名义单根纤维数量为1000根,6K品种一束纤维名义单根纤维数量为6000根,24K品种一束纤维名义单根纤维数量为24000根;1K~3K品种属于小丝束领域范畴,主要用途在航空航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5K碳纤维原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丙烯腈、丙烯酸甲酯和衣康酸经水相悬浮聚合反应得到聚合物,聚合物经螯合反应终止,再经过滤、烘干得到粉状聚合物;(2)将粉状聚合物溶解于DMAC中制得纺丝原液;(3)使步骤(2)制得的纺丝原液通过孔数为34500~35500的喷丝板,并以15~48m/min的速度喷丝后送入凝固浴成型得到初生纤维,初生纤维经水洗、上油、烘干、牵伸、定型得到原丝;所述步骤(3)中喷丝板压力为500~1000kPa,使经任一喷丝板孔的单丝线密度的CV值不大于8.5%,出胶量为1.0~6.0L/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35K碳纤维原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经喷丝孔喷出的单丝直径不大于15μm,优选为10~11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35K碳纤维原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牵伸包括水洗段湿区牵伸、干区牵伸,所述水洗段湿区牵伸为在水洗过程中进行牵伸,所述干区牵伸为在干燥过程中进行牵伸,所述的水洗段湿区牵伸的牵伸倍数为5~10倍,干区牵伸的牵伸倍数为1.0~2.5倍;所述牵伸的总牵伸倍数为5~11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35K碳纤维原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水洗包括对初生纤维进行功率为100~1000w的超生波震荡波浪水洗超声波,震荡频率为20~60kHz,波浪数为10~20个/米;所述水洗温度为65~99℃,水洗至DMAC含量小于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35K碳纤维原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上油浓度为1.0~3.0%,优选上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德武郭甲东姜彦波张海鸥李凯陈浩王辉毛炳淇陈海军赵云峰吕宏宇单鑫郎健慧王立伟鞠占辉魏璐瑶王宇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