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7421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第1驱动装置具备:机电转换元件,其在规定的基准线的延伸方向上伸缩;驱动轴,其被安装于延伸方向的机电转换元件的一端;被驱动体,其被摩擦卡合于驱动轴;支架,其相对于延伸方向从侧方支承机电转换元件;偏置部件,其在延伸方向上偏置机电转换元件。第2驱动装置具备:机电转换元件,其在规定的基准线的延伸方向上伸缩;中空驱动轴,其被安装于延伸方向的机电转换元件的一端;被驱动体,其被摩擦卡合于驱动轴;支架,其在支承机电转换元件的同时具有驱动轴的轴承部;支承部件,其被设置于轴承部,并具有被固定于支架的固定部及在驱动轴内从一端侧被嵌入的嵌合部;偏置部件,其被配置在驱动轴内的机电转换元件和嵌合部之间并在延伸方向上偏置机电转换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例如适合于在带相机的移动电话或小型数码相机等中驱动 透镜等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上述
的驱动装置,公知具备下述部件机电转换元 件,其在规定的基准线的延伸方向上伸缩;驱动轴,其被配置于规定的基准线 的延伸方向的机电转换元件的一端侧;被驱动体,其被摩擦卡合于驱动轴;支 架,在支承机电转换元件及驱动轴的同时,为使机电转换元件和驱动轴接触, 偏置(付勢)机电转换元件的另一端及驱动轴的一端(例如,参照日本特开 2006-91210号公报)。需要说明的是,还已知有采用从另一端侧挤压机电转换 元件的结构的驱动装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7-49873号)。另外,作为以往的上述
的驱动装置,公知具备下述部件机电转 换元件,其在规定的基准线的延伸方向上伸縮;驱动轴,其被安装于规定的基 准线的延伸方向的机电转换元件的一端;被驱动体,其被摩擦卡合于驱动轴; 支架,在支承机电转换元件的同时,具有驱动轴的轴承孔(例如,参照日本特 开2002-142470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337055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6-311794号公报)。在这样的驱动装置中,给机电转换元件施加具有锯齿状波形的驱动脉冲, 以伸长速度和收缩速度不同的状态使机电转换元件变形。当机电转换元件慢速 变形时,被驱动体在摩擦的作用下相对于驱动轴静止,反过来,当机电转换元 件快速变形时,被驱动体通过惯性相对于驱动轴移动。因此,通过给机电转换 元件反复施加具有锯齿状波形的驱动脉冲,可使被驱动体以细小的间隔间歇性 移动。然而,如上所述的驱动装置,因通过支架偏置机电转换元件的另一端及驱 动轴的一端,使机电转换元件和驱动轴抵接,所以,尽管提高了机电转换元件 的支承稳定性,但难以进一步加大机电转换元件的伸縮。另一方面,为进一步 加大机电转换元件的伸缩,使机电转换元件弹性支承于支架的技术是有效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7-74889号)。然而,在采用使机电转换元件弹性支承于支架的技术的驱动装置中,希望 进一步提高机电转换元件的支承稳定性。特别是在带相机的移动电话或小型数 码相机等中驱动透镜等时,因要求极高的光学性能,所以,若因落下等冲击而 在机电转换元件产生偏差,即使该偏差小,也会造成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其可进 一步加大机电转换元件的伸縮,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机电转换元件的支承稳定 性的。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1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机电转换元件,其在规定的基准线的延伸方向上伸缩;驱动轴,其被安装于延伸 方向的机电转换元件的一端;被驱动体,其被摩擦卡合于驱动轴;支架,其相 对于延伸方向从侧方支承机电转换元件;偏置部件,其在延伸方向上偏置机电 转换元件。在该第1驱动装置中,通过在支架弹性支承机电转换元件,可进一步加大 机电转换元件的伸缩。此时,因通过偏置部件机电转换元件在其伸縮方向上被 偏置,所以,可进一步提高机电转换元件的支承稳定性。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1驱动装置中,偏置部件优选在机电转换元件的另一 端侧在延伸方向上偏置机电转换元件。此时,不必在机电转换元件的另一端安 装用于使机电转换元件的一端的位移大于另一端的锤部件等。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1驱动装置中,偏置部件是以按压机电转换元件的另 一端的方式被螺合于支架的螺丝。此时,根据螺丝的拧入状态,可调整机电转 换元件的支承稳定性或驱动装置的驱动性能。另外,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2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 备机电转换元件,其在规定的基准线的延伸方向上伸縮;中空驱动轴,其被 安装于延伸方向的机电转换元件的一端;被驱动体,其被摩擦卡合于驱动轴; 支架,其在支承机电转换元件的同时,具有驱动轴的轴承部;支承部件,其被设置于轴承部的同时,具有被固定于支架的固定部及在驱动轴内从一端侧被嵌 合的嵌合部;偏置部件,其被配置在驱动轴内的机电转换元件和嵌合部之间并 在延伸方向上偏置机电转换元件。该第2驱动装置通过使机电转换元件弹性支承于支架,可进一步加大机电 转换元件的伸缩。此时,因通过被配置在中空驱动轴内的机电转换元件和支承 部件的嵌合部之间的偏置部件,机电转换元件在其伸縮方向上被偏置,所以, 可进一步提高机电转换元件的支承稳定性。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2驱动装置中,偏置部件优选为在驱动轴内以被压縮 的状态配置于机电转换元件和嵌合部之间的弹簧。此时,通过改变弹簧的弹簧 常数,可调整机电转换元件的支承稳定性或驱动装置的驱动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在进一步加大机电转换元件的伸縮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机 电转换元件的支承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1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A是沿图1A所示的II-II线的部分剖面图。图2B是沿图1B所示的II-II线的部分剖面图。图3是使图1A及图2A所示的压电元件动作的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图4是输入图3所示的驱动电路的输入信号的波形图。图5是从图3所示的驱动电路输出的输出信号的波形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部分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适合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 各图中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图1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A是 沿图1A所示的n-n线的部分剖面图;图1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驱动装置 的第2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B是沿图1B所示的II-II线的部分剖面图。如 图1A、 1B、 2A、 2B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及第2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是沿光轴OA驱动透镜框架(被驱动体)2保持的透镜的装置,例如, 适用于带相机的移动电话或小型数码相机等。驱动装置1、 10具备收容透镜框架2的支架3。支架3支承在平行于光轴 OA的基准线FL的延伸方向上伸缩的压电元件(机电转换元件)4。具体而言, 通过由硅酮粘结剂被粘结于支架3的硅酮帽5,相对于基准线FL的延伸方向从 侧方保持压电元件4,由此,该压电元件4被支架3弹性支承。需要说明的 是,在压电元件4设置有用于施加驱动脉冲的输入端子4a、 4b。在基准线FL的延伸方向的压电元件4的一端,以沿基准线FL延伸的方式 通过粘结剂7固定有驱动轴6。在第2实施方式,驱动轴为中空。驱动轴6例 如由石墨复合体在第1实施方式形成为圆柱状,在第2实施方式形成为圆筒 状,所述石墨复合体通过强固地复合石墨碳等石墨结晶而成。驱动轴6的一端部被间隙嵌合在形成于支架3具有的隔板部11的轴承孔 lla (轴承部)。另一方面,驱动轴6的另一端部插通形成于支架3具有的隔 板部12的贯通孔12a。由此,驱动轴6可沿基准线FL往返移动。透镜框架2的卡合部2a摩擦卡合在驱动轴6上,该透镜框架2由隔板部 11、 12来限制在它们之间的移动区域。具体而言,被固定于卡合部2a的剖面 为V字状的板部件13和通过卡止在卡合部2a上的板弹簧14而偏置于板部件 13侧的剖面为V字状的板部件15夹持驱动轴6,由此使卡合部2a以在其移动 时产生一定的摩擦力的方式安装在驱动轴6上。需要说明的是,在支架3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机电转换元件,其在规定的基准线的延伸方向上伸缩; 驱动轴,其被安装于上述延伸方向的上述机电转换元件的一端; 被驱动体,其被摩擦卡合于上述驱动轴; 支架,其相对于上述延伸方向从侧方支承上述机电转换元件; 偏置部件,其在上述延伸方向上偏置上述机电转换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龙太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