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宝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740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针对现有的建筑工程中的支撑构件的自身强度不够,在使用过程中的隔震效果不好,抗震性能不佳,使用时的安全系数不够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橡胶隔震支座,且橡胶隔震支座的数量设置有四个,四个橡胶隔震支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滑动隔震支座,所述滑动隔震支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加固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之常规的用于建筑工程的支撑构件,提升了支撑柱自身的结构强度,能够提升支撑构件的减震和隔震效果,使用时的安全系数高。使用时的安全系数高。使用时的安全系数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为建设工程的一部分,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抗震建筑,是指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建筑。从全球的重大地震灾害调查中可以发现,95%以上的人命伤亡都是因为建筑物受损或倒塌所引致的,近年来,国家对于建筑的抗震效果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0003]现有的建筑工程中的支撑构件的自身强度不够,在使用过程中的隔震效果不好,抗震性能不佳,使用时的安全系数不够,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建筑工程中的支撑构件的自身强度不够,在使用过程中的隔震效果不好,抗震性能不佳,使用时的安全系数不够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橡胶隔震支座,且橡胶隔震支座的数量设置有四个,四个橡胶隔震支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滑动隔震支座,所述滑动隔震支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加固通道,所述加固通道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阻尼器,且两个阻尼器的底部均和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加固通道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安装有一号剪力板和二号剪力板,位于同侧的一号剪力板和二号剪力板交叉设置。
[0007]优选的,为了便于安装支撑柱,所述滑动隔震支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且顶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顶板和连接板的尺寸相一致,且顶板的外侧延伸至滑动隔震支座的外侧。
[0008]优选的,为了便于安装连接板,所述顶板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的数量设置有四个,四个固定螺栓的顶部均贯穿连接板的底部并均延伸至连接板的上方,且四个固定螺栓均和连接板螺纹连接。
[0009]优选的,为了提升支撑柱的结构强度,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加强环,且加强环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加强环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加强筋,且加强筋的数量设置有多个。
[0010]优选的,为了进一步提升支撑柱的结构强度,位于同侧的一号剪力板和二号剪力板靠近加固通道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T型连接柱,多个T型连接柱远离与其相对应的一号剪力板和二号剪力板的一侧分别与支撑柱的前侧和后侧固定安装。
[0011]优选的,为了更加合理的排布部件,两个阻尼器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位于固定座的左侧和右侧,且多个加强环均和支撑柱同轴设置,位于最下方的加强环位于加固通道的上方。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橡胶隔震支座、滑动隔震支座、加强环、加强筋、阻尼器、一号剪力板和二号剪力板的规格可以根据实际选用,使用过程中,橡胶隔震支座和滑动隔震支座配合使用,分别在支撑柱的纵向位置和横向位置进行隔震和减震,提升了隔震和减震的效果,支撑柱的外侧利用加固通道、加强环和加强筋进行加固,能够提升支撑柱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升支撑柱的减震和隔震效果,在加固通道的左侧和右侧还设置了阻尼器,阻尼器配合橡胶隔震支座和滑动隔震支座使用,在隔震和减震过后,使橡胶隔震支座和滑动隔震支座能够复位,较之常规的用于建筑工程的支撑构件,提升了支撑柱自身的结构强度,能够提升支撑构件的减震和隔震效果,使用时的安全系数高;
[0013]为了解决加固通道和支撑柱的连接紧密性不佳的问题,通过设置的一号剪力板、二号剪力板和T型连接柱,可以提升加固通道和支撑柱的连接强度,进而提升支撑柱的结构强度;
[0014]为了解决支撑柱自身的结构强度不高的问题,通过在支撑柱的外侧设置的多个加强环,在多个加强环外侧设置的多个加强筋,能够进一步提升支撑柱结构强度,抗震效果佳。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的支撑柱结构俯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的二号剪力板结构立体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的图1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1、基座;2、固定座;3、橡胶隔震支座;4、滑动隔震支座;5、顶板;6、固定螺栓;7、连接板;8、支撑柱;9、加强环;10、加强筋;11、加固通道;12、连接块;13、阻尼器;14、一号剪力板;15、二号剪力板;16、T型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实施例一
[0022]参照图1

4,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包括基座1,基座1呈长条状设置,
基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2,固定座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橡胶隔震支座3,橡胶隔震支座3的规格可以根据实际选用,工作过程是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且橡胶隔震支座3的数量设置有四个,四个橡胶隔震支座3呈矩阵设置,分担受力,使用寿命更长,四个橡胶隔震支座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滑动隔震支座4,滑动隔震支座4的规格可以根据实际选用,工作过程是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为了便于安装支撑柱8,滑动隔震支座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5,且顶板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7,顶板5和连接板7的尺寸相一致,连接板7的作用是用来安装支撑柱8,且顶板5的外侧延伸至滑动隔震支座4的外侧,为了便于安装连接板7,顶板5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6,且固定螺栓6的数量设置有四个,四个固定螺栓6呈矩阵设置,固定时的可靠性更高,不会出现滑脱的状况,四个固定螺栓6的顶部均贯穿连接板7的底部并均延伸至连接板7的上方,且四个固定螺栓6均和连接板7螺纹连接,在四个固定螺栓6的外侧均螺纹连接了螺帽,采用固定螺栓6固定的目的是一方面简化安装和拆卸的步骤,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利于推广使用,滑动隔震支座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8,且支撑柱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加固通道11,加固通道11和支撑柱8同轴设置,起到提升支撑柱8结构强度的作用,加固通道11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2,两个连接块12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阻尼器13,阻尼器13的规格可以根据实际选用,阻尼器13的作用一方面是提升减震隔震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便于复位,且两个阻尼器13的底部均和基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加固通道11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安装有一号剪力板14和二号剪力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橡胶隔震支座(3),且橡胶隔震支座(3)的数量设置有四个,四个橡胶隔震支座(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滑动隔震支座(4),所述滑动隔震支座(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8),且支撑柱(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加固通道(11),所述加固通道(11)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2),两个连接块(12)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阻尼器(13),且两个阻尼器(13)的底部均和基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加固通道(11)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安装有一号剪力板(14)和二号剪力板(15),位于同侧的一号剪力板(14)和二号剪力板(15)交叉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隔震支座(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5),且顶板(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7),所述顶板(5)和连接板(7)的尺寸相一致,且顶板(5)的外侧延伸至滑动隔震支座(4)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宝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罗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