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施工用基座隔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座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建筑基座是建筑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随着世界上地震的频发,地震摧坏建筑基座会导致建筑物的坍塌,目前建筑物的地基大多深深的浇铸在地下的岩层上,将建筑物同底层土地刚性的捆绑为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使房屋同地层“合二为一”用“以刚克刚”的方式,来达到地震来临时使建筑物不会坍塌的目的,但是这种使地基与地质层“融合”的方式使地震的冲击更容易传递给建筑物,使建筑物内的人员遭受较大的地震冲击,不利于对人员的安全逃离,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更大的损失。
[0003]目前人们正在逐步研发结构隔震的建筑体系,结构隔震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在上部结构和地基之间设置隔震层,使变形主要集中在隔震层之内,以保护上部结构,大大减小上部结构受到的地震冲击。
[0004]现有技术中,隔震效果较好的就是采用下底面面积较大的地基基础,以此提高地基的荷载力,但此结构抗震能力较差,地震时,地基基础的底面直接承受着地壳断裂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施工用基座隔震装置,包括固定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1)中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内腔(2),所述固定基座(1)中部设有上下轴向且位于内腔(2)内的建筑物基座(3),所述固定基座(1)的外侧设有可在固定基座(1)上滑动的隔震体(4),所述固定基座(1)的周侧开设有多个沿其周向均布且可与内腔(2)连通的压缩腔(5),每个所述压缩腔(5)内均设有可滑动的压缩杆(6),每个所述压缩杆(6)上均同轴套装有第一压簧(7),每个所述第一压簧(7)的另一端均与固定基座(1)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压缩杆(6)远离压缩腔(5)的一端均与隔震体(4)接触连接,每个所述压缩腔(5)靠近内腔(2)的一端均设有可向内腔(2)注入气体的充气机构,所述固定基座(1)内设有可向压缩腔(5)内通入气体的进气机构,所述内腔(2)内设有可转动的转动体(8),所述转动体(8)的下侧开设有多个沿其周向均布的隔板(9),每个所述隔板(9)的另一端均与内腔(2)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基座(1)上端开设有多个开口向上且沿其周向均布的固定槽孔(10),每个所述固定槽孔(10)内均设有弧形压簧(11),每个所述弧形压簧(11)的另一端均与转动体(8)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基座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包括连通孔(12)、滑动塞(13)、充气压簧(14),每个压缩腔(5)靠近内腔(2)的一端均开设有与内腔(2)连通的连通孔(12),每个所述连通孔(12)内均滑动连接有可对连通孔(12)进行封闭的滑动塞(13),每个所述滑动塞(13)靠近内腔(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充气压簧(14),每个所述充气压簧(14)的另一端均与固定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