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宗泉专利>正文

地面自动升降阻车装置及自动阻车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664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面自动升降阻车装置及自动阻车系统,阻车装置包括第一箱体、浮箱、盖板和阻车柱;第一箱体埋设于地面下方,第一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积水的空腔,第一箱体的上端设置为开口,盖板设置在开口处,盖板上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注水槽和多个导向孔,浮箱设置在空腔内,浮箱的上端面设置有多个阻车柱,当地面积水经导水槽进入第一箱体,使空腔内的积水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在积水的浮力作用下,浮箱上升并带动阻车柱伸出至导向孔的上方,进而可以实现自动阻止/放行车辆进入地下隧道、地下涵洞的目的。地下涵洞的目的。地下涵洞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面自动升降阻车装置及自动阻车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辅助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地面自动升降阻车装置及自动阻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因突发恶劣天气的原因,地下隧道及地下涵洞暴雨积水会急剧上涨,会导致经过隧道或涵洞的车辆熄火、发生交通堵塞,特别是在交通堵塞时,暴雨积水会导致淹没车辆而引发重大人身、财产安全事故,同时,暴雨过程中还会面临电力中断、夜间无人值守、无人指挥交通等恶劣情况,倘若不能及时将车辆在进入隧道或涵洞前进行阻隔,将会对车辆和人身造成重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面自动升降阻车装置及自动阻车系统,其能够对在暴雨积水的恶劣环境下,及时地将车辆阻隔在隧道或涵洞前,降低因积水带来的安全隐患。
[0004]基于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面自动升降阻车装置,包括:第一箱体、浮箱、盖板和阻车柱;
[0005]所述第一箱体埋设于地面下方,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积水的空腔,所述第一箱体的上端设置为开口,所述盖板设置在开口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面自动升降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体、浮箱、盖板和阻车柱;所述第一箱体埋设于地面下方,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积水的空腔,所述第一箱体的上端设置为开口,所述盖板设置在开口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注水槽及多个导向孔,所述浮箱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浮箱的上端面设置有多个阻车柱,所述空腔内产生积水时,在积水的浮力作用下,所述浮箱上升并带动所述阻车柱伸出至所述导向孔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自动升降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侧壁设置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空腔连通,使空腔内的积水能够经所述第一管道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自动升降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两侧设置为隆起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以支撑浮箱,并且所述浮箱下落至支撑部上时,所述阻车柱的顶端伸入在所述导向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自动升降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为金属材质,其内部填充泡沫,以防止因浮箱漏水而失去浮力。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自动升降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与所述阻车柱之间的孔隙大于5mm。6.一种自动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积水水位联动装置、排水装置以及权利要求2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地面自动升降阻车装置;所述地下积水水位联动装置布置在隧道或者涵洞底部的排水沟处,所述地下积水水位联动装置包括水位桶、水位垫片和浮力阀体;所述水位桶的底部呈镂空状,所述水位垫片位于所述水位桶的内部,并且所述水位垫片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水位桶的侧壁可拆卸连接,所述浮力阀体位于所述镂空水位桶的内部,并且位于所述水位垫片的上方;所述排水装置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水位桶的顶部连通,所述排水装置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当隧道或者涵洞的最低处产生积水,积水通过水位桶的底部镂空注入水位桶,当积水深度达到限值水位越过水位垫片的高度时,浮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宗泉孙凯
申请(专利权)人:于宗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